科學混配農藥
合理復配藥劑,可以防治同時期發(fā)生的不同病蟲害,減少打藥次數(shù),提高防治效果。農藥混配要根據(jù)農藥特性及其合理配對順序進行混配。在混配過程中,不能隨意改變藥劑使用倍數(shù),以免造成浪費或出現(xiàn)藥害。
對癥選藥,適時用藥
了解不同病蟲害的危害癥狀,選擇有效農藥,根據(jù)防治對象選擇合適的農藥,才能提高防治效果。了解病蟲害的發(fā)生規(guī)律,抓住其初發(fā)期或盛發(fā)期,及時使用有效藥劑便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蘋果花期前后使用齊蠟素防治紅蜘蛛,蘋果套袋前噴甲基托布津與多抗霉素溶液防輪紋病、黑點病,葡萄發(fā)芽后噴吡蟲啉溶液防治綠育蜷等。
不盲目趕“新潮”
日常要仔細觀察、認真學習、多方請教、不斷提高識別病蟲害的能力,有針對性地選用正規(guī)廠家生產的,或農業(yè)技術部門推廣的,或經(jīng)過實踐證明有效的藥劑,千萬不能輕信藥販子的花言巧語使用“三證”不全的假劣產品,更不要盲目趕“新潮”,誤用偽劣“新藥”,以確保防治效果。目前農藥市場上的農藥商品名繁多,很多農藥商品名不同但有效成分卻基本相同。例如愛福丁、蟲蜻克星的主要成分都是阿維菌素(或齊蠟素),撲虱蚜和蚜虱一次凈主要成分都是吡蟲啉。
用藥間隔期不能超過藥劑有效期
藥劑只有在其有效期內,才能收到應有的防治效果。一般殺菌劑、殺蟲劑為7~10天,波爾多液不超過15天。間隔期過長易出現(xiàn)藥效空當,造成病蟲害大發(fā)生。
輪換用藥
要交替使用不同的農藥,減少用藥次數(shù),延緩病蟲害抗性的產生,提高防效。例如保護性殺菌劑與內吸性殺菌劑交替使用,有機、無機農藥交替使用,不同藥劑混合使用或在殺蟲劑中加入多功能增效劑等增加藥效,不要連續(xù)單一使用同一種藥,這樣既可避免病蟲害產生抗性,又能提高防治效果。
保證噴藥質量
用藥時要全面均勻,葉背面更要全面著藥,根據(jù)用藥部位準確用藥。噴藥時要做到細、勻、密,著藥部位準確,枝、干、葉、果都要噴到,并且要做到不漏不淌,每平方厘米以70~80個霧點為宜。尤其要注意噴好葉背、枝葉茂密處及樹冠頂部。
預防為主,綜合防治
病害的防治首先要通過各種栽培管理措施促壯樹體,提高抗病性,再用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