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指身體的病痛,也指精神上的疼痛折磨。有人說痛苦帶來財富,也有人把痛苦視為禍患。而我覺得痛苦是好是歹,并非在于它本身,而在于我們面對痛苦時的心態(tài)。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睆墓胖两駴]有人的成功是一帆風順的。人的一生,難免會經歷各種惡劣的天氣,是化為鯤鵬勇敢面對疾風閃電,“扶搖直上九萬里”,還是效仿落葉浮萍,盡量逃避一切痛苦?這在于個人的選擇!
如果我們能以積極的心態(tài)主動面對痛苦,化解痛苦,那么痛苦也許會成為直達云頂的天梯。西漢太史公司馬遷在遭受宮刑之后,飽受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折磨。但他沒有倒下,反而舉起如椽之筆,為后世編撰了一部“史家之絕唱”。俄羅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經流亡他國,還患有癲癇之癥,生不如死。但他沒有就此了卻一生,而是將平素所見所感寫成小說發(fā)表。他為自己發(fā)言,也為普天之下所有被侮辱、被損害者發(fā)言,他的《窮人》一經發(fā)表,立即名聲大噪,從此文壇留名。痛苦,并非一無是處,如果應對得當,痛苦真的就是財富,或者給人帶來財富。
此外,痛苦也是扎醒人們的一根利刺。路遙《人生》中的高加林本來終日迷惘昏沉,在嘗盡失去一切的痛苦后,他卻俯伏在土地上高喊:“我還有這片土地!”無獨有偶,《靜靜的頓河》中格里高利在外征戰(zhàn),漂泊半生回來后卻發(fā)現家破人亡,他在痛苦絕望之余發(fā)現兒子尚在,于是他抱著兒子終于找到了心靈的歸宿。一切苦難都不值得頌揚,但對于已經降臨的痛苦,我們只能直面它們,不必怨天,也不必尤人;我們要始終懷有對美好明天的期盼,努力學會從痛苦中發(fā)現希望。正如《飄》中所寫:“畢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p>
要么在痛苦中爆發(fā),要么在痛苦中滅亡。任何消極地面對痛苦、郁郁終日的行為都是不可取的。項羽由于無法面對戰(zhàn)敗的痛苦,最終在烏江放棄了生路,選擇從此別過;《三國演義》中周瑜雖然年少有為,風流倜儻,但不堪諸葛亮處處用計高他一籌,最后竟被活活氣死。豈不知,今日固然痛苦,但五行相生相克,明日也許就云開霧散了。
所以人生在世,我們要積極地面對所有降臨到身上的痛苦,對世界要永遠懷有期盼?!痘钪分心俏皇ヒ磺小㈡萑灰簧淼母YF最后都能選擇“活著”,那么我們?yōu)楹尉筒荒苣兀客邮显裕骸拔抑粨囊患?,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難。”如果痛苦不能使我們成長,那一切的痛苦豈非白白經受了?因此,我們要擁有面對痛苦的勇氣,也要擁有在痛苦中成長的決心。人就算被摧毀,也不能被打敗!
評析
本文立意較高,選材豐富,思路非常清晰,語言也非常干練;不足在于對痛苦帶來的困擾論述較少,削弱了本文的思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