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亮相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君子有三鑒:鑒乎前,鑒乎人,鑒乎鏡?!苯梃b經驗可以讓我們少走彎路,但有時也會限制我們走出新路。
這兩句話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想與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課后練兵
(2024年高考新課標Ⅱ卷作文題)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本試卷現代文閱讀Ⅰ提到,長久以來,人們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號”探月任務揭開了月背的神秘面紗;隨著“天問一號”飛離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遙遠的深空……
正如人類的太空之旅,我們每個人也都在不斷抵達未知之境。
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想與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導引
這是2024年高考新課標Ⅱ卷作文題。作文材料關聯現代文閱讀Ⅰ,以材料三為主要內容,兼及材料二,并以“太空之旅”一詞照應材料一,展現出人類的太空探索歷程。作文材料最后一句“正如人類的太空之旅,我們每個人也都在不斷抵達未知之境”,將偉大的人類探索之旅拉回到考生的現實生活場景,其中的關鍵短語是“抵達未知之境”。未知之境既包含對于時間、空間維度的認識,也包括對于未來的認知與判斷。
任何形式的寫作,都是作者與自己、與他人、與社會、與世界對話的過程。在考場上,考生要建立并充當“對話”的發(fā)起者、推進者的角色,形成并確立“對話”的邏輯起點、思考過程、邏輯終點等。而對于這道作文題目,由人類的太空之旅,到我們每個人的未知之境,背景可以是宏闊的社會變遷、信息技術、科學等的不斷發(fā)展以及人類對于太空、信息、生物等各個領域的探索過程。而寫作的過程也是考生認識自己、體驗這個世界、用已知對話未知的創(chuàng)作過程。既要有浪漫的想象,也要有理性的判斷,這樣的寫作才是有趣味并且有生命力的。所以考生在寫作文時,不能止步于對“航天精神”的謳歌,而要回到“我們每個人”這一語境,使“抵達未知之境”的太空之旅與青少年的成長發(fā)展之間構成一種新的觀照維度。成長過程中的艱辛與喜悅、對于未知世界的憧憬與期盼,都是考生展開聯想與思考的著力點。
行文構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觀點,如探索未知之境,收獲生命厚度。接下來從怎么辦的角度展開論述:第一,需要有探索未知的勇氣,勇敢邁出第一步;第二,需要有堅持不懈的奮斗,一步一步向未知靠近;第三,需要有永不滿足的心態(tài),向下一個未知之境進發(fā)。最后總結觀點,生命因探索而變得厚重,我們只有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不斷前行,才能抵達更遠的地方。
參考立意:探索未知之境,成就無限可能;我以探索之心,追逐未知之境;勇于挑戰(zhàn),不斷成長,抵達未知;始于好奇,續(xù)于探索,成于新境。
【鐘玲/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