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籃球史上最好的籃球國家隊!
這是最精彩的奧運會籃球決賽!
這是水平最高的一屆籃球大賽!
美國隊的十二名籃球巨星齊齊地站上領(lǐng)獎臺,捧著鮮花、掛著金牌,臉上洋溢著驕傲,在一場驚心動魄的絞殺戰(zhàn)之后,他們是勝利者,他們用三年的準備完成了對命運的挑戰(zhàn)。
八年失落,一朝夢回!
十二個人的夢
當決賽還有26秒結(jié)束的時候,勒布朗·詹姆斯已經(jīng)躥到基德和保羅的懷里,在決定性時刻命中一記不可思議的“打四分”的科比,已經(jīng)和隊友們開始輪流擁抱。
擁抱結(jié)束,跳躍結(jié)束,詹姆斯把大家叫到一起,團團圍住——沒有一點空隙。十二名球員不約而同地伸直手臂,立起食指,12根手指聚在一起,指向天空。這樣的POSE,他們曾經(jīng)做過,但那是在耐克為他們拍的宣傳畫里,而現(xiàn)在,夢變成了現(xiàn)實。
這時科比沒有忘記場邊還有一個人,也應(yīng)該是他們中的一部分。他跑到球場邊的電視評論員席,向一個灰白頭發(fā)的評論員伸出雙手,那人也伸出手來,四只手緊緊握在一起——道格·科林斯,NBC的轉(zhuǎn)播評論員,作為美國男籃的隊員,他曾參加了1972年首次在奧運會上失利的那次奧運男籃金牌決戰(zhàn)。“道格曾在拉斯維加斯開營時給我們做過一個激動人心的講話?!笨票日f,“他打動了我們所有人。我們都能感受到因為輸給對手而留在內(nèi)心的創(chuàng)痛。所以,我們想和他分享這激動的時刻?!?/p>
在北京奧運會的最后時刻,當他們從領(lǐng)獎臺上走下來之后,這些掛著金牌的小伙子們一起快步往里走——他們本應(yīng)該在混合區(qū)留下來接受記者們的采訪,有人試圖攔住他們,“小皇帝”往新聞發(fā)布會那邊一指,說:“去那兒!我們都會去的!”
十二人都去?沒錯!
當結(jié)束了新聞發(fā)布會的加索爾和西班牙隊主帥阿伊托準備離開的時候,他們被浩浩蕩蕩的美國人嚇了一跳——“K教練”走在前面,十二名勇士緊緊跟隨,最后面是球隊的大主管克朗杰羅。這一盛況讓在場的記者也為之一愣,接下來便是全場的掌聲。十二名巨星都穿著同樣的領(lǐng)獎服,他們中有的人把美國國旗圍在了脖子上,而詹姆斯則像1992年在登上巴塞羅那奧運會領(lǐng)獎臺的前輩一樣,把國旗披在了肩上,就像超人的披風。
所有人走到臺前,依次落座?!癒教練”居中,左有詹姆斯、韋德,右有科比、基德,其他人則從臺下拉來椅子,十二個人擠在了一起,在桌子的最右邊,坐下了克朗杰羅。
專家和好事的人都在討論美國男籃在連續(xù)三次世界大賽失利后重新崛起的秘訣——貫穿整個奧運會期間,但從美國男籃嘴里說出來的,只有“團隊”這個詞。
事實上,已經(jīng)不用任何語言,美國隊在奪冠后的一系列表現(xiàn)已給“團隊”作了最完美詮釋。
“今天大家看到的是一支真正的團隊。每個人都在說,NBA球員是多么自私自利、驕傲自大、個人主義,但你們今天看到的是緊緊團結(jié)在一起的一個團隊,我們一直面臨著逆境,現(xiàn)在終于靠一場至關(guān)重要的勝利來到了這里。”這是科比為國家隊做的總結(jié),很真實,也很完美,八年一夢,由十二個人協(xié)作完成。
最簡單、最有效
一直以來,由NBA球員組成的美國男籃在國際大賽上只有一種戰(zhàn)術(shù):“壓迫性防守+快攻”。這種建立在球員必須擁有超強的個人能力前提下的最簡單、最有效的戰(zhàn)術(shù)僅適合美國隊。
同以往幾屆“夢系列”的球隊相比,這屆美國男籃在基本戰(zhàn)術(shù)上沒有任何改變,但在團結(jié)協(xié)作的基礎(chǔ)上,他們增加了對國際籃球規(guī)則的了解,掌握了主要對手的特點,而且比以往的任何時候都認真、耐心,這使得他們戰(zhàn)無不勝。
毫無疑問,這屆美國男籃是一個“超級團隊”,這里沒有主次之分,首發(fā)和板凳之間也沒有任何不一樣。全隊12名球員中只有布澤爾一人的上場時間不足10分鐘,但場均上場時間超過20分鐘的球員卻只有詹姆斯、科比和保羅三人,其中“小皇帝”最多,但也不過24.8分鐘,而全隊的得分王韋德場均上場時間不足19分鐘。八場比賽,有五名不同的球員成為單場得分王,集體主義在這里發(fā)揮到了極致。
同樣是緊逼防守,但以科比為首的這屆美國男籃的球員們比以往任何一屆國家隊都要投入,因此在本屆奧運會上,美國男籃場均造成對手19.4次失誤,而由此獲得的快攻得分每場都在20分以上,而且除了決賽的西班牙隊之外,其余的球隊都沒能在美國隊的身上拿到85分以上——包括阿根廷隊。通過比賽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到,幾乎所有參賽隊的首發(fā)陣容都足以同美國隊對抗至少20分鐘,但美國隊最終仍然取得了場均近30分的優(yōu)勢,每場比賽美國隊都會在對手體力下降或準備不足的時候打出高潮,對中國隊第三節(jié)25-11,對安哥拉隊第三節(jié)26-16,對希臘隊第二節(jié)31-16,對澳大利亞隊第三節(jié)34-19,對阿根廷隊第一節(jié)30-11,貫穿全場的防守強度和斗志是他們?nèi)俚姆▽殹?/p>
顯然,“K教練”居功至偉,除了打造出史上最強的防守以外,他在換人和排兵布陣方面也很有藝術(shù),美國籃球的優(yōu)勢在于意識和速度,在一板一眼的陣地進攻中,他們的優(yōu)勢并不大,早在1996年的奧運會上就已經(jīng)證明了這一點。本屆奧運會上,“K教練”更清楚地看到了這一點,并加以利用,因此在很多比賽中,他都放棄了大個子球員,而讓身體強壯的詹姆斯和安東尼去打內(nèi)線,這種靈活多變的“全明星小個子陣容”在讓對手措手不及的同時還更好地發(fā)揮了己隊的優(yōu)勢。
這屆美國男籃面對每一個對手都認真對待,全力以赴,他們甚至還認真地研究了聯(lián)防戰(zhàn)術(shù),在決賽首節(jié)過半的時候,狡猾的西班牙隊祭出了原本應(yīng)該是美國人最怵的“二三聯(lián)防”,但令人驚訝的一幕出現(xiàn)了:2.06米的普林斯突然出現(xiàn)在了罰球弧上,站在五名西班牙隊員的中心,成為了美國隊進攻的一個“橋”,其他球員都可以通過這個“橋”來獲得進攻機會,這是歐洲最傳統(tǒng)的破聯(lián)防打法,而美國隊卻已經(jīng)掌握得非常嫻熟了。
“以前,我們總是認為美國在向世界傳播籃球文化。現(xiàn)在,大家都在共同分享關(guān)于籃球的知識。我覺得,全世界都看到了這種轉(zhuǎn)變?!薄癒教練”說,美國隊的謙虛態(tài)度促使世界籃球和NBA進一步融合。
從逆境走出
當終場鈴聲響起的剎那,韋德和安東尼緊緊地抱在了一起,久久不愿松開,而站在他們身邊的科比卻一個人興奮地扯著球衣跳啊跳。
科比很激動,但他并不能體會幾個小兄弟的感受,因為在國家隊,他沒有經(jīng)歷過逆境。
美國男籃從2002年世錦賽開始走下“神壇”,已經(jīng)連續(xù)三屆世界大賽與冠軍無緣,其中最讓美國人心痛的便是2004年奧運會,這是他們在1992年之后首次沒能獲得金牌。而詹姆斯、安東尼和韋德這三位2003年出道的“同年”,正是四年之前的直接“受傷者”。
四年里,這三名球員在NBA中早已成為超級巨星,但“奧運之痛”卻是他們始終無法釋懷的,因此本屆奧運會上他們都拿出了百分之百的身體和精神狀態(tài)。
安東尼終于找到了在國家隊中的位置,不再是四年前的超級板凳和兩年前面對聯(lián)防的孤獨投手,在不足20分鐘的上場時間里,安東尼專心地為全隊提供外線火力?!拔覀冏哌^了如此漫長的道路?!卑矕|尼說,“尤其對我們幾個曾打過2004年奧運會的人而言,所以現(xiàn)在這個光榮時刻我們也要享受很長時間?!?/p>
安東尼的話足以代表詹姆斯和韋德,這三個經(jīng)歷過奧運失敗的“黃金一代”已經(jīng)成長為美國男籃的頂梁柱,他們和科比一起,得分列全隊的前四名,其中傷愈復出的韋德更是居功至偉。幾乎一年沒有打比賽的韋德選擇在國家隊復出,雖然只是隊中的“第六人”,但卻帶來了非常強勁的沖擊力和十足的能量。在決賽的上半場便攻下21分,并且投中四個三分球,毫無疑問韋德是奧運會金牌戰(zhàn)的MVP??票日f:“他今天打出了一個真正的自己,那個韋德已經(jīng)回來了,健康無比,現(xiàn)在他那么強壯,又可以為所欲為。”
“黃金一代”的表現(xiàn)感染了很多年輕球員,兩年前還很少發(fā)揮作用的保羅已經(jīng)是隊中最值得信賴的球員,他的總共33次助攻也是全隊最多的,而同樣年輕的德隆在場均不到19分鐘的上場時間里,他為全隊貢獻了14個三分球,命中率高達50%。
這樣的奧運金牌,價值超過了靠球星自我炫耀就拿來的冠軍,因此格外值得珍惜。保羅說:“我要把金牌帶回家里,不過此時此刻,我要一直戴著它,今天晚上無論我到哪里我都要戴著它,甚至下個星期,再下個星期,我也要一直戴著。
然后,我要在家里找一個安全的地方,藏起來。”
當然,在“黃金一代”的背后,還有默默無聞的老將基德的功勞。無論場上場下,他都像一個導師那樣引領(lǐng)全隊前進。對西班牙隊的決賽,當美國隊開局4-5落后的時候,基德毫不猶豫地突破上籃成功,這是他在本屆奧運會上的第五次投籃,這個球等于為全隊吹響了沖鋒號:讓我們?yōu)榱私鹋疲_始吧!
“為什么這支隊伍能做到的,在2004年做不到呢?”基德總是這樣溫文爾雅,但他能體會詹姆斯等人的激動,就像他八年前做過的那樣,“這是因為,現(xiàn)在我們只有一個‘自我’,那就是團隊的‘自我’。我們的所有成員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有的場次你能上場很長時間,有的場次一次投籃都沒有,可你能為你的隊友加油啊!”
偉大的球隊,偉大的球員,“黃金一代”同美國籃球一起從逆境走出。
籃球大使
除了奧運會冠軍,這支美國隊還有一個名字是“籃球大使”,他們在本次奧運會中成功地扮演了國家和體育運動完美形象大使的角色。
我們根本無從查詢他們到底贏得或者征服了多少人心,不只是球迷,還有那些來自其他國家的運動員們。
這是奧運會開始發(fā)生的一個小故事:勒布朗·詹姆斯在奧運會期間簽名超過了1000次,還贈送過一雙球鞋,那是在比賽開始之前的一天,當時的詹姆斯正在仰望著北京師范大學球隊訓練場的上層,他看到了一個正在觀看夢八訓練,由媽媽陪伴的12歲小女孩。“小皇帝”招手讓小女孩下來,帶她見了球隊的其他球星們,跟她合影,然后詹姆斯脫下球鞋,簽名后贈給了女孩。
當時在場的科比也同那個小女孩進行了簡單的握手,這讓他感觸良多?!氨荣惡?,我正要上大巴。”科比說,“然后我同她握了手,她當時哭了起來,那場景真是……”
其實科比和他的隊友們早就決定了該怎樣做,他們到賓館后,馬上集體下樓,并去了運動員村。雖然周圍的人非常多,“場面簡直有點嚇人”——克里斯·波什語,但美國隊的球員們還是在那待了幾個小時,并盡力和大家打成了一片。
四年前的雅典,美國男籃運動員在入場前被隔離在了包廂里。其他運動員對此舉動如此憎惡,以至于他們開始到處對記者們宣稱這些籃球運動員們看起來是多么的孤傲冷淡。那屆美國隊甚至連許多美國國內(nèi)人士都看不慣。比如在現(xiàn)場觀看女籃比賽時,他們看起來非常心不在焉,坐在一起戴著耳機,仿佛都沉醉在自己的世界中。
鏡頭之外的他們同樣對他人不冷不熱,就像在貝爾格萊德奧運熱身賽時,和塞爾維亞的總統(tǒng)一起就餐的他們居然全圍坐在一個角落里,這讓東道主非常不快。
“遺憾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是那樣的,但對外,我們是一個整體?!痹谀谴螄谊犘Я^的布澤爾回憶道,“希望我們這一次的表現(xiàn)能改變在人們心目中的印象和看法,我們可不想被人們看成傻瓜或者是……我們希望可以榮耀地代表自己的國家,談吐舉止得體,并拿下比賽。
事實上,在比賽中美國男籃的球員們也做得非常好,強悍但不粗野,強大而不傲慢,只有安東尼在同阿根廷隊的比賽中同對手有過一些不愉快——在被對手侵犯之后,當然最終止于“語言交流”。
“沒人告訴我們?nèi)ネ旎刈晕业男蜗?,可我們真的想這么做。因為,我們是一群友善的人?!笨票鹊莱隽嗣课弧皦舭恕背蓡T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