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介紹了體驗式景觀設計在體驗經濟時代背景下的發(fā)展。首先,本文詳細探討了體驗式景觀設計的四大原則,即互動性、生態(tài)保護、功能性和文化性,并且分析了不同的體驗類型,包括娛樂體驗、審美體驗、教育體驗、遁世體驗,以及這四種體驗融為一體的綜合體驗。其次,文章通過探討主題化、感官等體驗式景觀設計的應用方法,進一步證明了體驗式景觀設計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前景。最后,本文認為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體驗式景觀設計將變得更智能化和個性化,需要對其繼續(xù)深入研究,以促進景觀設計行業(yè)的創(chuàng)新和可持續(xù)性發(fā)展。
關鍵詞:體驗式景觀;景觀設計;應用研究
1 前言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景觀設計不再僅僅滿足于視覺上的享受,而是越來越注重人們的體驗和參與。體驗式景觀設計以其獨特的設計理念和方法,逐漸成為現(xiàn)代景觀設計的重要趨勢。它強調通過人的五感體驗,創(chuàng)造互動性強、能夠喚起記憶和想象的景觀空間,以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環(huán)境的追求。
2體驗式景觀的概念與背景
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和科技的飛速發(fā)展中,人們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經濟時代——體驗經濟時代。這一時代的到來標志著人們對于生活質量的追求已經從物質滿足轉向了對體驗和情感的渴望。在這個時代背景下,體驗式景觀設計應運而生,它不僅僅是一種設計理念,更是一種響應人們需求變化、追求個性化體驗的生活態(tài)度的體現(xiàn)。
體驗式景觀設計強調“以人為本”,將人的需求和體驗放在設計的中心位置。正如約翰·O·西蒙茲在《景觀設計學:場地規(guī)劃與設計手冊》中所指出的:“人們規(guī)劃的不是場所、不是空間、也不是內容,人們規(guī)劃的是體驗?!边@種設計旨在創(chuàng)造一個能夠激發(fā)人們感官和情感共鳴的環(huán)境,讓人們與景觀之間建立起一種深刻的聯(lián)系。通過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多種感官體驗,體驗式景觀設計成為一種能夠觸動人心、引發(fā)情感共鳴的藝術形式。
3體驗式景觀設計原則
3.1互動性原則
在體驗式景觀設計的理念中,關鍵的一環(huán)是激勵和增加游人的參與以及互動。體驗式景觀設計通過塑造一個多元化的感官環(huán)境來加強與游人的互動,它不僅僅依賴于視覺,還融入了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等多種感覺。
3.2生態(tài)保護原則
體驗式景觀設計在改造自然時需重視生態(tài)保護,避免對環(huán)境造成破壞。設計需考慮生態(tài)安全,保護自然資源,實現(xiàn)景觀的可持續(xù)性。維持生態(tài)平衡對環(huán)境及游客體驗都有益。設計前要深入了解場地資源,優(yōu)先保護原有生物,確保生態(tài)的完整性。
3.3功能性原則
體驗式景觀設計注重人本原則,追求滿足多元需求和創(chuàng)造實用空間。設計要兼顧美學和實用,優(yōu)先考慮自然元素,促進人與自然的互動,并確保景觀空間能滿足廣泛用戶的需求。
3.4文化性原則
體驗式景觀設計注重結合地方特色和文化,追求人與環(huán)境深度互動和精神層面的滿足。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設計旨在融合人文和自然元素,激發(fā)參與和情感共鳴,滿足人們對景觀的精神追求。
4體驗式景觀的類型
4.1娛樂體驗
娛樂體驗是景觀體驗的第一層次,它源于體驗者在無需主動參與的情況下從景觀中獲得的愉悅感。例如,在公園中,游客通過乘坐游船、騎腳踏車或玩旋轉木馬等活動享受樂趣,同樣地,沐浴在陽光下或在草地上奔跑也能帶來快樂。這種體驗通常不需要個人內心的積極參與或是外界環(huán)境的特別互動,而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由景觀本身引起的快樂反應。例如,在大唐不夜城內,游人們在裝有燈飾的鋼琴圖案地面上散步或是奔跑(圖1),每行進一步都會有不同顏色的燈飾亮起,形成了與地面景觀燈飾之間的互動,從簡單的散步、奔跑行為中獲得的是單純的快樂。
4.2審美體驗
審美體驗屬于景觀體驗的更深層次,它超越了簡單的娛樂享受。這種體驗要求外部環(huán)境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和表現(xiàn)力,能夠觸動人心,使體驗者完全沉浸在其中。這種依賴于環(huán)境的體驗,如宏偉的峽谷、飛流直下的瀑布等自然美景,正是審美體驗的典型例子。
4.3教育體驗
教育體驗要求個人主動參與并從中學習,這種體驗與被動接受的娛樂體驗截然不同。在教育體驗中,個人必須積極參與,才能從景觀中汲取知識和信息。例如,游客在大唐芙蓉園中,只有通過閱讀唐詩峽的石刻詩詞(圖2),才能真正體驗到唐朝文化的韻味,而那些匆忙走過的游客則無法深刻感受到詩詞的美妙。教育體驗是體驗的更高級形式,它依賴于體驗者的主動性和參與度。
4.4遁世體驗
遁世體驗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沉浸式體驗,與娛樂和教育體驗相區(qū)別,它要求體驗者全身心投入并主動塑造體驗。這種體驗不僅需要參與者的積極參與,并且還需要環(huán)境的有力支持。這種體驗通常在日常難以遇到,其景觀主題往往超越了日常生活的范圍,旨在讓體驗者暫時脫離現(xiàn)實,在幻想的世界中自由探索。
4.5綜合體驗
娛樂體驗帶給人們快樂,審美體驗讓人們感受到自然之美,教育體驗使人們獲得知識,遁世體驗滿足了人們對幻想的渴望。然而,最豐富的體驗是集這四種類型于一體的綜合體驗,它通過不同的組合方式,將娛樂、審美、教育和遁世的元素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全新的、多維度的體驗。
5體驗式景觀設計方法的應用
5.1主題化景觀設計方法的應用
在體驗式景觀設計中,一個顯著的共同點是每個設計都圍繞一個明確且突出的主題。這個主題不僅是設計的指導思想,也是激發(fā)游客體驗的動力。一個清晰定義的主題能夠為游客提供一個初步的景觀印象,這有助于游客在體驗初期就形成深刻的認識,從而更容易沉浸在景觀體驗中。設計時應盡量選擇與當?shù)匚幕o密相關的主題,這樣不僅能夠喚起當?shù)赜慰偷墓缠Q,增強歸屬感,也能讓外地游客快速了解并體驗到當?shù)匚幕莫毺伧攘Α?/p>
5.2感官體驗式景觀設計方法的應用
5.2.1視覺體驗
視覺是獲取環(huán)境信息的主要感官,設計時應考慮空間構成、色彩、尺度和光影效果。空間設計可以通過點、線、面元素引導視線和體驗;色彩設計影響情感和氛圍;尺度設計影響空間感和行為;光影效果通過明暗對比增強體驗。
5.2.2觸覺體驗
在體驗式景觀設計中,觸覺體驗是通過各種材質和設計元素來創(chuàng)造豐富的觸感,如卵石的凹凸、水的冰涼等,這些觸感能增強游人與環(huán)境的互動和親近感。設計時需考慮游人的心理和行為,引導他們去觸摸和感受,從而提供超越視覺的獨特體驗。
5.2.3聽覺體驗
聽覺設計是利用自然聲音和人造聲音,如風聲、水聲、音樂等,創(chuàng)造舒適宜人的聽覺環(huán)境,激發(fā)想象力和精神體驗。
5.2.4嗅覺體驗
嗅覺設計是通過芬芳植物,如薰衣草、玉蘭等,提供愉悅的氣味體驗,同時可能具有醫(yī)療效果,如改善睡眠質量等。
5.2.5味覺體驗
味覺設計是通過種植可食用植物,如水果、蔬菜等,提供觀賞性和互動性,增加景觀的趣味性和參與度。
5.2.6多感官聯(lián)覺體驗
聯(lián)覺體驗是感官間相互作用的一種體驗,如看到美食可能讓人想到其味道。在景觀設計中,利用這種感官交互作用可以提升游客體驗。以揚州個園的庭院設計為例,設計師創(chuàng)造了一個聯(lián)覺體驗的空間。庭院內的假山(圖3)由覆蓋著白色晶體的雪石精心堆砌而成,仿佛讓人聯(lián)想到未融化的雪,并感受到冬日的冷意。緊鄰假山的南墻設有圓形孔洞(圖4),風吹過時會發(fā)出呼嘯聲,宛如北風在耳邊怒吼。這個名為“冬山”的景點,巧妙地融合了視覺和聽覺元素,通過雪石的視覺效果和風聲的聽覺效果,激發(fā)了游客的聯(lián)覺體驗,讓游客仿佛真的置身于一個寒冷的冬日之中。這種設計手法不僅豐富了游客的感官體驗,也加深了他們對環(huán)境的感受,使得整個庭院的氛圍更加生動和真實。
5.3喚起記憶的體驗式景觀設計方法的應用
在體驗式景觀設計中,要盡可能尊重并保護場地環(huán)境,盡量減少對現(xiàn)場環(huán)境的破壞,保留具有歷史價值和意義的建筑與景觀。在歷史場地的修復中,盡量保持其原貌以喚起游客的熟悉感和回憶,從而在精神層面上獲得歸屬感和認同感。通過與這些景觀的互動,游客能夠體驗到情感上的觸動。
5.4互動性體驗式景觀設計方法的應用
在體驗式景觀設計中,設計師可以通過構建能夠促進游客參與的環(huán)境,以提升他們的體驗。這包括設計滿足不同年齡和興趣的活動空間,如老年人的廣場舞區(qū)、兒童游樂場和植物迷宮,鼓勵與自然的互動。這樣的設計不僅提供了視覺享受,還通過參與和探索,為游客帶來了更豐富的體驗和滿足感。
6結論
體驗式景觀是景觀設計發(fā)展的新趨勢,著重于迎合人的感官與精神的雙重體驗。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體驗式景觀設計將變得更加智能化和個性化,將為人們提供更豐富、更沉浸式的體驗。為此,需要繼續(xù)深化對體驗式景觀的研究,并利用其推動景觀設計行業(yè)的創(chuàng)新和可持續(xù)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魏倩.城市公園體驗式景觀設計研究——以河北省正定新區(qū)禪·思公園景觀設計為例[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9.
[2]鄧世維.梅山地區(qū)文化遺產景區(qū)體驗式景觀設計研究[D].湖南大學,2017.
[3]張煜子.多感官體驗式互動景觀的研究[D].南京工業(yè)大學,2012.
[4]余洋.景觀體驗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
[5][美]約翰·O·西蒙茲.景觀設計學:場地規(guī)劃與設計手冊[M].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楊明輝(1998.11-),男,漢族,江蘇揚州人,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環(huán)境設計。
諶多(1973.03-),男,漢族,河南鄭州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環(huán)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