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上有這樣一個問題:“請說說你遇到的最幸運的事是什么?”一個網(wǎng)友的回答獲得了最多點贊:“我認為最幸運的事就是有一對從不控制我的父母。他們專注于做自己,同時也允許我做自己?!?/p>
能夠擁有這樣的父母的人,他的童年一定非常幸福。優(yōu)秀的父母會讓孩子自己去探索屬于他的人生,而自己只扮演孩子的向導角色,正如親子教育專家所說:“想要成為一個好父母,就要成為孩子的副駕駛,而不是主駕駛。在復雜的人生道路上,為孩子提供指引和幫助,不奪走孩子掌控人生方向的權利,允許他們?nèi)プ非笞约旱膲粝?。?/p>
渴望獨自上路的新手司機
我曾經(jīng)對一位受到母親嚴格管教、與母親摩擦不斷的高中生提出這樣的問題:“想象一下,如果你和媽媽一起開車上路,你希望自己坐在哪個位置?媽媽又應該坐在哪里?”
聽我這么問,高中生沒有思考太久,回答說:“我希望自己當司機?!边@在我的預料之中。然而,讓我意外的是,我原本以為他會把媽媽安排在后座,這樣或許能少些干擾,但他卻把媽媽安排在了副駕駛的位置上。
為什么會這樣安排呢?高中生沉思片刻說:“其實我自己也不知道要去哪里,也不知道路走得對不對,我心里也沒底。我希望有個人能和我商量,能在必要時提醒我一聲,給我指指路,但別太干涉我,別總是指手畫腳的。”
這番話讓我看到了孩子內(nèi)心的不同側面。盡管他平時對媽媽的管教感到厭煩,但他內(nèi)心不僅渴望獨立,也需要支持和依靠。這看似矛盾,但正是青春期孩子所需要的。
在孩子小時候,父母是坐在司機位的。一切都由父母掌控,孩子只需安安穩(wěn)穩(wěn)地坐在后座。當孩子進入青春期,自主性迅速增長,他開始不滿足于僅僅坐在父母的車后座。他開始嘗試自己開車,開自己的車。然而,作為一個新手司機,他仍然有些膽怯和生疏。這時,他非常需要副駕駛上的人能夠給他指路,遇到問題時能一起商量,這樣他會感到更加踏實。
有些父母,多年來習慣了當司機,總覺得孩子還小,能力不足,遲遲不愿將方向盤交給孩子。即便勉強坐到了副駕駛的位置上,他們也會比孩子更加緊張,總是忍不住指點,甚至會一把推開孩子,自己重新坐回司機位:“你這樣不行,我來開。”
這些父母的擔憂和苦心可以理解,但忽略了一件最重要的事:這輛車是孩子的,去哪里,最終應該由孩子決定。早晚有一天,父母不得不把司機的位置讓出來。但真到那時,如果孩子從未練習過開車,直接上路,可能會更加危險。
在《不被父母控制的人生》一書中,不成熟的父母有著明顯標志,他們總是把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比如,孩子考試沒考好,去參加家長會第一感覺是丟臉。其實,不站在孩子角度考慮,只顧及自己感受的父母,也是沒長大的孩子。
因此,父母如果和青春期的孩子總是沖突不斷,不妨想象一下:和孩子一起開車上路,你坐在了車里的哪個位置?是C位的司機?是指手畫腳的副駕駛?還是放手不管的后座?坐錯了位置,關系也就隨之錯位,自然矛盾不斷。
成熟的父母,懂得站在孩子的視角行事,遇到問題時是孩子的助力者,而非指責者。孩子是自己那臺車的駕駛員,父母是副駕駛,一旦行駛中遇到問題,好的副駕駛需要做的是提供有價值的疏導。
做合格的副駕駛
副駕駛,是青春期家長最適合的位置。一個合格的副駕駛,會引導孩子看到這個世界是有趣的,帶他啟蒙;一個優(yōu)秀的副駕駛,會教會孩子在坎坷的道路上駕駛的本領,教他本事;一個終身陪伴的副駕駛,會告訴孩子即使道路崎嶇,也要充滿信心和耐心,護他前行。
那么,如何能做好副駕駛呢?首先,父母要切記不能搶奪方向盤,這是大忌。車輛屬于孩子,道路屬于孩子,最終還是由孩子來駕駛。如果家長真的手癢,不如專心開好自己的車,走好自己的路。
其次,不要在旁邊不停地念叨,說孩子開得不好,這會讓人非常煩躁。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旁邊有個指手畫腳、抱怨不停的副駕駛,不出10分鐘,大家可能就會憤怒得想把他踢出去。換位思考一下,孩子也有同樣的感受。
再次,不要總是提及自己過去開拖拉機的經(jīng)驗,因為現(xiàn)在孩子開的可能是電車。孩子并不喜歡家長一開口就是自己當年如何如何,我像你這么大的時候怎樣怎樣。副駕駛應該默默地觀察導航,關注周邊情況,必要時提醒一下。
一個合格的副駕駛,應該是新手司機的定心丸,是優(yōu)秀的協(xié)助者和支持者。只要大方向正確,走得快或慢都沒關系,出點兒小差錯也無妨。孩子在青春期,家長也是如此,要學會抓大放小,平時少嘮叨,但遇到問題時要及時提醒,幫助孩子規(guī)避風險。
如果已經(jīng)走錯了路,父母應該趕緊說:“沒關系,不就多繞幾公里嘛?!备改赶胂笠幌?,如果自己是司機且走錯了路,本來就感到懊悔,旁邊的人還不斷地抱怨和指責,難道不會和他大吵一架嗎?家長也是如此。
孩子犯了錯,掉了坑,他們自己心里是清楚的,也會感到愧悔,家長的指責抱怨只會激起孩子的防御心理,用強硬的對抗來保護自己的脆弱。所以,孩子犯了錯,及時安撫情緒,客觀地總結復盤就可以了。誰還沒有犯過錯、走過彎路呢?
父母如果能夠做到這些,基本上就能協(xié)助孩子平穩(wěn)度過青春期,走好這段路程。否則,主駕駛和副駕駛之間的各種爭執(zhí)和內(nèi)耗,只會讓這輛車開得歪歪斜斜,甚至可能翻車。
實際上,那天我還向高中生提了另一個問題:“如果媽媽堅持要成為司機,認為既然你不知道去哪里,她知道哪里更好,她會帶你去那個地方,你會怎么做?”高中生沉思了一會兒,回答說:“我可能會先忍耐,但如果實在無法忍受,我會選擇跳車?!边@句話雖然平靜,卻令人震驚。因此,父母如果希望孩子能夠駕駛人生這輛車,安全且穩(wěn)當?shù)氐竭_他想去的地方,就需要找到自己正確的位置。好的父母,永遠知道車要讓孩子自己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