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我,人生的幸福在哪里?我覺得就在人的本性要求他所做的事情里。真正的幸福,就是在心靈召喚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自我。”當(dāng)選“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的樊錦詩,如此詮釋自己的幸福觀,從一個側(cè)面體現(xiàn)出“時代楷?!倍鼗脱芯吭何奈锉Wo利用群體的共同價值與高尚情懷。(開篇以“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樊錦詩的話,引出人生的幸福的話題,指向人生追求。)
人生幸福,蘊藏在個人所做的事情里。做事遵從本性與初心,是一種追求、一種境界。有了這種追求與境界,就有了許多“奔赴”的故事:常書鴻從法國巴黎而來,只為“探尋民族藝術(shù)的寶庫”;樊錦詩從首都北京而來,因為信奉“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有了這種追求和境界,就有了許多堅守的傳奇:段文杰把一生奉獻給了莫高窟,直到生命最后時刻,還清晰地呼喚“敦煌,敦煌”;李云鶴23歲進入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至今已經(jīng)64年。有了這種追求和境界,就有了許多奮進的佳話:他們用雙手和簡陋的工具,清理出幾百年來堆積在300多個洞窟里的積沙,修建了上千米的圍墻;克服飲苦水、點油燈、風(fēng)沙襲擾等常人難以忍受的艱難困苦,用一生心血守護敦煌藝術(shù),卻“身在苦中不知苦”……(此段為現(xiàn)實性分析。列舉常書鴻、樊錦詩、段文杰、李云鶴等人的感人事跡,論述人生幸福蘊含在個人所做的事情里。做事遵從本性與初心,是一種追求、一種境界。)
對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摯愛,對工作和事業(yè)的堅守,對創(chuàng)新精神的弘揚,啟示人們在執(zhí)著堅守中書寫不凡業(yè)績,成就壯美人生。守島英雄王繼才,三十二年如一日,在荒島堅持升起五星紅旗;“水管家”曾治中,勤于實踐和鉆研,總結(jié)出灌溉管理“七字經(jīng)”,被廣泛推廣應(yīng)用;助理工程師吳井泉,每天認真記錄潮汐數(shù)據(jù)、研究規(guī)律,建立了一套全新的潮汐數(shù)據(jù)模型。太多的普通人,太多的平常事,都說明一個質(zhì)樸道理:一個人把該做的事做了、該出的力出了,成就就在其中,幸福亦在其中。(舉例論證在平凡崗位上執(zhí)著堅守,同樣可以成就人生)人因工作而自立,也因工作而美麗。從某種意義上說,工作滋養(yǎng)人生,可為精神賦能。一個把工作當(dāng)事業(yè)的人,就能心無旁騖、專心致志,投入熱情與精力,追求盡職盡責(zé)、盡善盡美;就能兢兢業(yè)業(yè)、埋頭苦干,變困難和挫折為“墊腳石”,在攻堅克難中體味奮斗的樂趣;就能不計名利、甘于奉獻,把自己的命運同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實現(xiàn)從“小我”到“大我”甚至“無我”的精神升華、人生跨越。(此段為重要性分析。列舉王繼才、曾治中、吳井泉等人的事跡,指出人生幸福在于盡職盡責(zé)、竭盡所能,把自己的命運同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
“人類被賦予了一種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長?!保ㄒ谜撟C,升華觀點)讀懂人生幸福的真諦,努力追尋崇高的精神境界,熱愛工作、真情投入、無私奉獻,我們何愁不能自我實現(xiàn),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與幸福。(總結(jié)全文,論述如何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與幸福,點明努力追尋崇高的精神境界,能獲得成功與幸福。)
(選自《人民日報》2020年7月14日,有刪改)
◆賞析
文章開篇由樊錦詩的話引出人生幸福的話題,接著從現(xiàn)實性和重要性兩個方面分析論證做事要遵循本性和初心,工作可為精神賦能,盡心盡責(zé)、升華精神,人生就會幸福。最后,總結(jié)觀點,指出讀懂人生幸福的真諦,努力追尋崇高的精神境界,熱愛工作、真情投入、無私奉獻,就可以自我實現(xiàn),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與幸福。一個人擁有什么樣的精神境界,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追求,我們要努力追尋崇高的精神境界,成就輝煌燦爛的人生。
【程園園/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