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待到茶香彌漫時,便是學成歸來季?!?/p>
——巴桑玉珍
“桑培頓珠!秀角(藏語:加油)!”
巴桑玉珍坐在觀賽臺上,興奮地跟著人群一起吶喊。
賽馬場上,馬背少年馭風飛馳,在一聲聲“秀角!秀角!”中,那匹叫作“桑培頓珠”的棕黃色駿馬,四蹄騰空,長鬃飛揚,遙遙領先地沖過了終點線……
又是一年8月,西藏自治區(qū)那曲市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那曲賽馬節(jié),這是藏北草原最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西藏,有一句諺語:遠在阿里,險在昌都,苦在那曲。那曲市平均海拔4500米,年平均氣溫4℃至2℃,這里高寒缺氧,條件艱苦。但是,在巴桑玉珍看來,那曲市的8月是甜的。因為每逢8月,寒冷蕭瑟的藏北高原會變得風和日麗,草原上水草豐美,生機盎然。藏北各地的牧民們會給自己和自家的駿馬盛裝打扮,帶上美味的青稞酒和酥油茶,從四面八方涌向賽馬節(jié)盛會。
巴桑玉珍從小定居在拉薩,但她每年也會和家人在8月回到家鄉(xiāng)那曲共賀這個盛大的節(jié)日。
賽馬比賽后,人們個個笑逐顏開,巴桑玉珍和家人、朋友以及陌生人圍攏在一起,手拉著手跳起了鍋莊舞《阿拉耶》。他們步伐整齊,不時圍攏、散開,他們唱起高亢的藏族民歌,歌聲和笑聲久久回蕩在藏北高原上。
巴桑玉珍在拉薩長大,在雪域高原的滋養(yǎng)下,她有著小麥色的皮膚和輪廓流暢的圓臉蛋。她能歌善舞,且非常愛笑,性子里充斥著草原民族的熱情奔放。巴桑玉珍的血液流淌著一半藏民的游牧精神,也流淌著一半巴蜀之地的紅色氣質。她的爺爺曾是一位援藏的解放軍戰(zhàn)士,來自四川,在陰差陽錯下,爺爺與生在那曲的奶奶相愛,自此定居在西藏,為西藏的建設事業(yè)奮斗一生。
2020年,巴桑玉珍把爺爺和奶奶的故事寫了下來,把為祖國無私奉獻的家風傳承凝聚在筆端,用文字傾訴自身的夢想,這篇題為“待到茶香彌漫時”的文章在同年獲得了“中國夢·家風美”廣東省少年兒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征文活動的一等獎。巴桑玉珍筆下的“茶”是藏族的酥油茶,酥油茶融匯著薪火相傳的家風,而那茶香也像淡淡的鄉(xiāng)愁,讓巴桑玉珍總能在一碗酥油茶中,回想起雪域雛鷹決心插上理想的羽翼,飛向大海的那一天。
2
“我站在山的頂端,眺望著那片離我很遠卻又很近的大海?!?/p>
——巴桑玉珍
盛夏的拉薩,格?;ㄩ_得漫山遍野,這些看似弱不禁風的花朵在高原上開出了堅韌的美麗,生生不息地裝點著藏族大地。童年的巴桑玉珍最喜歡這些盡態(tài)極妍的花兒,她時常到草原上采摘幾束,獻寶般捧到爺爺面前。
巴桑玉珍知道,這些花和爺爺?shù)牟匚拿忠粯?,都叫作“格桑”?/p>
爺爺格桑曾是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zhàn)士,已至垂暮之年的他最愛坐在一把太師椅上,拉著巴桑玉珍的小手給她講故事。
巴桑玉珍總會聽得入神,她在爺爺娓娓道來的故事里,時常能透過他越來越多的白發(fā)與皺紋,看到西藏和平解放初期那個如火如荼的年代,無數(shù)革命先輩用身軀和惡劣的高原環(huán)境作斗爭。他們翻過了無數(shù)座雪山,穿過了無數(shù)個沼澤,蹚過了無數(shù)條河流,用堅守詮釋家國情懷,在巍巍高原鑄就了精神高地。
“巴桑玉珍,這個名字的寓意是家里的珍寶,我們家的珍寶不僅有你,還有這份‘老西藏精神’?!睜敔敶葠鄣孛嗣蜕S裾涞念^。小巴桑玉珍的心里泛起了一股奇異又溫暖的熱流,她也自此開始向往起雪域高原外的世界。
再大些,巴桑玉珍到了上學的年紀,那時幾乎所有藏區(qū)學子都知道雪域高原之外有內地西藏班,她萌發(fā)了到內地求學的夢想。這不只是她一個人的夢想,巴桑玉珍說:“到內地求學是很多西藏孩子的夢想,因為我們從小就知道內地有西藏班,也知道要很努力學習才能考進西藏班?!?/p>
在巴桑玉珍的文章里,有許多關于“雪山”和“大?!钡拿鑼懀?/p>
“朔風呼嘯,仿佛呼喚著我踏上征途。登上山頂,不知怎的,耳邊突然響起一種聲音:走!那是一個多么溫柔而堅定的聲音。我想,那就是夢想的聲音。我站在您的肩膀上,眺望著那個離我很遠卻很近的大海?!?/p>
她筆下的“大?!?,就是海濱城市——珠海。2015年9月,巴桑玉珍憑借著優(yōu)異的成績順利通過西藏自治區(qū)區(qū)內的考試選拔,考上了珠海市第四中學的西藏班。
離家前往珠海那天,巴桑玉珍坐在火車上,緊緊抱著爺爺臨行前送給她的本子。這個泛了黃的本子是陪伴爺爺大半生的筆記本,翻開本子,里面是爺爺寫下的藏區(qū)日記和三兩句日常記錄,它們是巴桑玉珍最初的文學啟蒙,而最新的一頁,夾著一朵淡粉色的格桑花,還有爺爺那遒麗的筆跡——“珍兒保重”。
背井離鄉(xiāng)去求學,巴桑玉珍的眼淚決堤般地流,實現(xiàn)學業(yè)夢想的喜悅和對親人的不舍讓她百感交集。臨行前,爺爺那句“學成歸來建設西藏”的殷殷囑托,更是從此烙印在了她的心里。
3
“我躺在大海的臂彎里,眺望著那個離我很遠卻很近的故鄉(xiāng)。”
——巴桑玉珍
不同于西藏地區(qū)的雪域高原以及常年干燥寒冷的氣候,廣東省珠海市潮濕的空氣、冬季的暖陽、潮漲潮落的大海讓初來乍到的巴桑玉珍有了許多截然不同的體驗。欣喜與奇異的感受就像濕潤的海風一樣時常包裹住她,她即將在南海之濱度過中學時光。
“來到這里,除了第一年經歷回南天的時候很不適應,其他時候都很順利,因為老師們都把我照顧得很好。”巴桑玉珍感到在珠海市第四中學的學習生涯,讓這里成了她的另一個家。能歌善舞的她很快加入了學校的舞蹈隊和合唱團,跟老師學生們打成了一片。
許多南方人不可一日無茶,藏族也有一句老話:沒有喝茶就等于沒有吃飯。在西藏,巴桑玉珍每天都習慣喝一碗酥油茶,本以為在珠海求學再難品嘗到家鄉(xiāng)味道,但在開學第一周的周日晚上,包括巴桑玉珍在內的西藏班學子們都在學校的食堂里喝上了熱騰騰、香噴噴的酥油茶和用青粿做成的糌粑,這是學校老師們特意為他們準備的。一碗酥油茶消解了巴桑玉珍的鄉(xiāng)愁,也啟發(fā)了她的創(chuàng)作靈感。
2020年的一天,語文老師宋薇給同學們宣布了“中國夢·家風美”廣東省少年兒童征文活動的通知,正讀高一的巴桑玉珍當即報了名,她想寫寫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從爺爺身為解放軍戰(zhàn)士來到西藏解放西藏,再到爺爺奶奶相識相愛;從父母都用自己的力量投身到西藏的建設,再到自己來到內地求學……但要用一個怎樣的意象來串聯(lián)起她的家風故事呢?為此,她冥思苦想。
“這茶有這么燙嗎?都拿了多久了,你還不喝呀?”同學的話將巴桑玉珍拉回了現(xiàn)實,原來她一直捧著老師每周為他們準備的酥油茶在構思文章,入神得都忘了喝,也忘了放下。
看著手中這杯茶香彌漫的酥油茶,巴桑玉珍的心里有了答案。
文章完成后,語文老師宋薇對巴桑玉珍的文章框架進行了進一步的調整和完善,最終經過班級、年級、學校,再到市級、省級的層層篩選,她的《待到茶香彌漫時》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斬獲了高中組省級一等獎。
2021年1月7日星期四上午,巴桑玉珍和指導老師宋薇一起參加了紀念珠海市關工委成立20周年暨全市關心下一代工作總結大會并領獎。
會后,一位退役軍人緊緊握住了巴桑玉珍的手,稱贊她的文章寫得好,他告訴巴桑玉珍:“我也在西藏駐扎過幾年,有很多西藏本地的戰(zhàn)友,退役后回了內地當老師,這篇文章讓我想起了以前的日子……”聽完這番話,巴桑玉珍比當初得知獲獎消息時還要高興,她知道爺爺教導她的都是真才實學,只要注入自己的真情實感,就會成就一篇好文章!
她翻開爺爺送給她的筆記本,拿出那朵夾在本子里的格?;?,這朵花象征著一顆文學的種子,她在那一頁認真寫下自己的感言:“這次征文帶給我的,不僅是掌聲和榮譽,更是難得的經歷和最深刻的成長。從曾經的討厭寫作到接受寫作再到與‘她’磨合,漸漸地離不開‘她’,熱愛‘她’。原來,格桑花的種子早已在我心里生根發(fā)芽、含苞欲放?!?/p>
此后,受到鼓舞的巴桑玉珍更加熱愛文學,她對自己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多棲發(fā)展,充分展現(xiàn)藏族兒女能歌善舞的才藝,在舞臺上綻放青春的風采,還通過競選擔任了校學生會主席和校團委副書記。2021年,巴桑玉珍還獲得了廣東省宋慶齡獎學金。
雪域雛鷹在南方羽翼漸豐,那顆從西藏帶來的格桑種子已經生根發(fā)芽,在南海之濱傲然綻放。2022年9月,巴桑玉珍以優(yōu)異的高考成績被江南大學錄取,爺爺在同年5月也已駕鶴西去,他那句“學成歸來建設西藏”的囑托,成了巴桑玉珍的終身夢想。完成學業(yè)后,巴桑玉珍想回到西藏,爭取成為一名公職人員,像她的父輩們一樣,用青春賡續(xù)“老西藏精神”,讓象征著幸福美好的格?;ㄩ_遍雪域高原。
責編:黃嘉暉
雖然已經畢業(yè)一年有余,但你的勤奮自立、能歌善舞、樂于助人都深深刻在我的記憶中。學習上你努力刻苦,在校生活中遵規(guī)守紀,自律自強,出色的工作能力使你在強手云集的學生干部中脫穎而出,在校期間負責多項學生干部工作,憑借出色的表現(xiàn),在各項大賽中屢次獲獎。你勇于擔當,富有集體榮譽感,平衡學習與生活、用合理、規(guī)律的作息保障生活的活力和學習的精力。希望你在大學期間繼續(xù)努力學習,不斷增強本領,力爭為祖國富強、民族團結貢獻力量。
—李淼老師
身為學生會主席的你,為老師做了大量細而實的工作,既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又規(guī)范了自己的言行,使自己在學習上有了很大的進步,能力上有了顯著提高。雖然任職期只有一年,但你已明確自己的方向。你前面還有很多路要走,腳踏實地,積極主動,相信你一定會做得更加出色。無論是誰,在現(xiàn)實生活中受到的誘惑都會很多,苦難的經歷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可以做到的,不是陷入困苦之中而迷失自我、迷失人生的方向,而是要清醒地把握自己,跳到生活之外去欣賞生活、去反思生活。這樣,你也許可以像陶淵明一樣獲得更多的生活認識,走向一個新的更高的人生境界。
—許平老師
親愛的寶貝,媽媽希望你不要只滿足于昨天的成功與成就,因為那畢竟已成歷史,人只有在不斷努力和進步中,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你是一個善良、開朗、有愛心的女孩。你對人有禮貌,尊敬老人,懂得理解父母的辛苦,也懂得保護和教育弟弟妹妹。你的成長一直以來都不用我們操心,學習是自覺的、努力的、用心的。你熱愛自己的民族和國家,常常因為一些國家時政新聞而感慨萬分。你用自己的言行給弟弟妹妹們樹立了一個好榜樣,爸爸媽媽都為你驕傲。
—拉珍(巴桑玉珍媽媽)
風采檔案
巴桑玉珍,西藏自治區(qū)那曲人,2003年2月出生,藏族,愛好寫作、唱歌、跳舞。2020年至2021年擔任珠海市第四中學學生會主席和校團委副書記。因在校期間表現(xiàn)優(yōu)秀,獲2021年度廣東省宋慶齡獎學金。在校期間參加校舞蹈隊及校合唱團,2018年代表學校及珠海市參加廣東省第六屆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獲表演項目一等獎及個人體育道德風尚獎;2020年參加“中國夢·家風美”廣東省少年兒童征文活動獲省一等獎及珠海市高中組一等獎;在第十五屆語文報杯全國小學生作文大賽中獲省級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