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我普普通通,貌不驚人,我可是舊時的交通要道。據(jù)考證,唐朝實行科舉考試,這條路就是當年學子進京赴考的必經(jīng)之路。我活了兩千多年,歷經(jīng)風風雨雨,是斗轉(zhuǎn)星移、滄海桑田的見證者。
在唐朝趕考的年代,我只是一條泥濘的土路。后來我的身邊慢慢有了人煙、村落、商鋪,而我也從一條土路變成了一條青石路。幾百年來,無數(shù)商賈騎著馬,從青石板上踏過;無數(shù)學子背著趕考書箱,從青石路上走過;無數(shù)趕路人,披星戴月,從青石板上奔過……
我,漸漸變得蒼老起來。青石板破爛不堪,馬車走在上面,顛簸得幾乎散架;人們走路稍不注意,就會崴腳。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這是人們走京溪古道的常態(tài)。我遭到了嫌棄:趕路的人,寧愿繞路幾公里,也不愿意從我這里經(jīng)過。我盼星星、盼月亮,期待好心的鄉(xiāng)鄰,衣錦還鄉(xiāng)的學子,能出資修路,讓我舊貌換新顏。又過了幾百年,我雖然偶爾能得到修修補補,但是依舊坑坑洼洼,高低不平。
四十多年前,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了村子,我迎來了最大的一次變化。我身上的青石板被拆除了,人們在原有的路基上鋪了水泥,我變成了一條水泥路。路邊的土屋變成了磚房,小店鋪一家接一家地開起來。摩托車、小汽車在水泥路上歡快地奔跑。
十年前,我又煥然一新了,水泥路升級成了柏油路。道路兩旁是村里的農(nóng)民蓋的樓房別墅,路邊綠樹成蔭,智能路燈照亮每一個夜晚,路口還橫跨一座天橋,白天與白云山遙相呼應,夜晚華燈初上,儼然一個繁華的大都市。
聽說,我還會變呢!村里的人們商議:要把我變成一條大理石路,把兩邊的商鋪變成古色古香的建筑,茶樓、商鋪應有盡有,吃喝玩樂一應俱全。他們想把我打造成為一個旅游景點,讓來這里的人,都能領略到千年古道的風采、精致而悠閑的廣府文化……
這讓我目不暇接,宛若夢中。不過,京溪古道上行人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京溪路上的繁華、熱鬧,讓我知道:這不是一場夢!這是真實發(fā)生的,我能用我的眼睛看到,用我的耳朵聽到,用我的心感受到。
我要感謝誰呢7聽生活在這里的勤勞的人們說:我應該感謝這個時代,感謝繁榮富強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