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雙減”政策的深度落實,關于初中語文作業(yè)減負、教學增效的研究成了社會各界、廣大師生所關注的焦點。而寫作又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不僅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發(fā)展具有深遠影響,而且是夯實學生語文基礎、推動學生認知發(fā)展的堅實保證?;诖耍治隽恕半p減”背景下“向課文學寫作”之微作文寫作的價值與意義,指出了開展“雙減”背景下“向課文學寫作”之微作文寫作實踐應堅持的基本原則,從以差異化微寫作目標為引領、以批注式微寫作評價為驅(qū)動兩方面論述了“雙減”背景下“向課文學寫作”之微作文寫作實踐措施。
關鍵詞:微作文寫作;“向課文學寫作”;初中語文;“雙減”背景
進入初中階段,隨著生活體驗的日漸豐富、知識儲備的不斷擴充,學生對個性化寫作指導的需求也更為迫切?!跋蛘n文學寫作”之微作文寫作的開展,不僅是對學生身心特點、認知規(guī)律的切實遵從,也是對傳統(tǒng)寫作教學模式的革新。此外,在以課文為依托參與微寫作實踐的過程中,學生語文思維的活躍度、深刻性會得到進一步提高,這也是確保學生寫出情感真摯、內(nèi)涵深邃、妙趣橫生的語文習作的有力支撐??梢哉f,微作文不僅實施范圍廣,且更利于學生寫作基礎的夯實,以及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培植[1]。因此,在落實“雙減”背景下“向課文學寫作”之微作文寫作實踐策略探究時,教師應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通過對學生語言運用、表達能力現(xiàn)狀的深入了解、深層分析,將常規(guī)寫作訓練與微作文寫作有機結(jié)合起來,為學生在課文引領下于生活中、實踐中開展語文創(chuàng)作拓寬渠道,以此減輕學生寫作負擔、增強寫作教學實效。這樣,在確保微作文寫作與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深度融合的同時,使學生的寫作體驗得以無限豐富,寫作興趣更加高漲,為“雙減”政策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深度貫徹注入新鮮血液。
一、“向課文學寫作”之微作文寫作概述
微作文是微型作文的簡稱,其字數(shù)一般在150到200字以內(nèi),且多以簡練的語言文字為主,或抒情或說明或敘事或議論。由于微作文的字數(shù)較少,其多是圍繞一個主題,去描述、表達、反饋作者的看法、認識、感想、經(jīng)歷等。同時,微作文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破題解題能力等均有著很高的要求。因此,要想在短時間內(nèi)完成一篇高質(zhì)量的微作文創(chuàng)作,學生會面臨諸多挑戰(zhàn)?!跋蛘n文學習作”策略的實施,是引領學生高效完成微作文寫作的必然選擇[2]。一方面,以課文為參考,就課文中某一情節(jié)、事件、思想等,進行仿寫、改寫、續(xù)寫等,自然更利于學生對寫作主題的精準把握,同時會為學生思維的活化、理解的深化奠定基礎。另一方面,以課文為輔助,為學生借鑒作者的寫作手法、表達方式等提供支持,勢必會切實促進學生對所讀課文之主旨、思想、情感等的內(nèi)化,這也是降低微作文寫作難度,進而強化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必然選擇。
由此可見,“向課文學寫作”之微作文寫作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實施,既是夯實學生語文寫作基礎的關鍵途徑,也是減輕學生寫作負擔、提升教師寫作教學實效的重中之重。此外,不論在教學定位還是育人導向上,“向課文學寫作”之微作文寫作均是對“雙減”理念的深度落實,也有助于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改革向縱深領域推進。
二、“雙減”背景下“向課文學寫作”之微作文寫作的價值與意義
微作文寫作的實施,對“減負增效”目標的達成,以及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縱深發(fā)展,均具有重要意義,其不僅是革新傳統(tǒng)寫作教學模式的必然選擇,而且對學生語文寫作基礎的夯實、思維品質(zhì)的升華,也會產(chǎn)生積極作用[3]。
(一)有助于全新寫作教學生態(tài)的打造
“雙減”背景下“向課文學寫作”之微作文寫作實踐,為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這既是優(yōu)化寫作教學設計、明確寫作教學定位的有力支撐,又為教師靈活選用多種方式優(yōu)化寫作指導提供了支持。同時,微作文寫作可為減輕學生寫作訓練負擔拓寬渠道,這也是增強寫作教學實效性、針對性的堅實保證。
(二)有助于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培植
在參與微作文寫作訓練的過程中,學生對課文主旨、內(nèi)涵的理解會更為深刻,這勢必更利于學生語言運用、表達能力的增強,以及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全方位培植。同時,微作文寫作能使學生在即興訓練中夯實寫作基礎、活化語文思維,是確保學生帶著濃厚興趣、飽滿熱情向課文學習、向同伴學習的必選育人途徑[4]。
三、開展“雙減”背景下“向課文學寫作”之微作文寫作實踐應堅持的基本原則
在開展“雙減”背景下“向課文學寫作”之微作文寫作實踐時,教師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課文為參考、以創(chuàng)新為驅(qū)動等原則,細化微作文指導過程,確?!半p減”政策的落實[5]。
(一)以學生為主體原則
教師應在深入、系統(tǒng)、充分了解學生寫作現(xiàn)狀的基礎上,圍繞學生個性化發(fā)展需要,確立微作文創(chuàng)作主題、目標、活動等。同時,應將激發(fā)興趣置于關鍵地位,使各項微寫作指導的實施更好作用于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增強與發(fā)展。
(二)以課文為參考原則
課文中的經(jīng)典片段、語句,以及不同的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等,均是引導學生開展仿寫、改寫、擴寫的有力參考。因此,教師應從多維度切入,以課文為參照,優(yōu)化微寫作指導策略,讓學生在課文的支持與引領下,逐步提升寫作能力。
(三)以創(chuàng)新為驅(qū)動原則
在微作文創(chuàng)作中,創(chuàng)新始終是不變的話題。因此,教師應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能力等為核心,多鼓勵、多啟發(fā)、多誘導學生,以增強學生運用語言文字分享、反饋內(nèi)心新感想、新認識、新看法的積極性,挖掘?qū)W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讓微寫作教學釋放出智慧的火花。
四、“雙減”背景下“向課文學寫作”之微作文寫作實踐措施
就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減負增效”所提出的諸多新要求、新規(guī)定,“雙減”政策為微作文寫作實踐提供了理論參考。而“向課文學寫作”之微作文寫作的實施,又是保障寫作教學改革向多維度、多領域輻射的有力支撐。因此,在進行“雙減”背景下“向課文寫作”之微作文寫作訓練時,教師應以明確微寫作目標、強化微寫作點評、設計微寫作項目等為基礎,參考學生寫作能力發(fā)展現(xiàn)狀,從不同維度參照課文對學生進行啟發(fā)與引導,使微作文寫作指導在形式、策略、途徑上,更具豐富性、多樣性,于無聲無息、潛移默化中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推動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改革的高效開展以及“雙減”政策的貫徹與落實。
(一)以差異化微寫作目標為引領,讓學生在有針對性的指導下開展“向課文學寫作”之微作文寫作實踐
現(xiàn)行初中語文教材所選入的很多課文,普遍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典型性,其不論是在語言文字的運用上,還是在思想情感的釋放上,均對學生掌握科學的寫作方法、技巧等有著重要影響。因此,在借鑒教材課文落實微作文寫作指導時,教師應以精心確立的差異化、層次性、延展性寫作目標為引領,讓學生在有針對性的閱讀的基礎上,根據(jù)所得所獲、所思所感等,開展課堂即興微作文創(chuàng)作。同時,在設計微寫作目標的過程中,教師應不斷加強對學情的研判,對課文特點、主旨、情感等的解析,以及對“雙減”政策內(nèi)涵的解讀,讓學生在“以讀促寫”“形式描摹”和“題材拓展”微寫作活動的驅(qū)動下,根據(jù)對課文中關鍵信息、主要內(nèi)容的理解,積極投身微寫作實踐。此外,教師還應兼顧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發(fā)展需要等,適度調(diào)控微寫作的要求,讓每一位學生在“向課文學寫作”的過程中有話可寫,以不斷豐富學生的微寫作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微寫作興趣[6]。
例如,在《中國石拱橋》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先讓學生分享自己所見過的某一座橋的特點、構(gòu)架等,隨后拿出畫筆描繪,以更為形象的方式展示所見過的橋。接著,教師可明確本節(jié)課的微寫作目標:(1)自選課文中所用的不同寫作手法、表現(xiàn)方式、說明方法等,完成一篇150字左右的微作文創(chuàng)作;(2)采用仿寫、改寫等方式,盡量凸顯所寫橋的主要特點、風格等;(3)自選主題、側(cè)重點等,使所寫微作文的特色更為鮮明。而在《蘇州園林》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則可以課文為參考,鼓勵學生以自己所喜歡的某一建筑、名勝、景點等為依托,根據(jù)教師預設的微寫作目標創(chuàng)作微習作,落實對學生謀篇布局、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有針對性的指導的帶動,教師可使“向課文學寫作”之微作文寫作在定位、導向上與“雙減”政策深度契合。
(二)以批注式微寫作評價為驅(qū)動,讓學生在個性化點撥下落實“向課文學寫作”之微作文寫作訓練
批注式微寫作評價,為學生個性化寫作的實施提供了有力支撐,其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不僅是激活學生語文思維、深化學生語文理解的現(xiàn)實需要,更是推動學生語文寫作能力深層次、全方位發(fā)展的關鍵所在。因此,在落實“向課文學寫作”之微作文寫作訓練時,教師應將批注式閱讀與個性化微創(chuàng)作有機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在評述、解析所讀課文中的作者觀點、寫作文筆、行文結(jié)構(gòu)、用詞用典等的基礎上,將自己的認識、看法、感想等,隨機在課文中進行批注,使學生的語文思維品質(zhì)得以形成。同時,教師應以師生、生生的課堂互動、研討、交流等為鋪墊,將不同學生所做的批注進行展示、分享,讓學生在向課文學習、向同伴學習的過程中,切實豐富參與微寫作的情感體驗[7]。
例如,在《濟南的冬天》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從“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兒雪”中的“臥”字入手,進行批注式微寫作評價指導,讓學生圍繞“臥”字就自己眼中的美景進行描述。又如,在《社戲》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課文中所描繪的慶祝場景為參照,讓學生在批注式閱讀中,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體驗等,以批注式評價的方式開展微作文創(chuàng)作,使被動的強制性寫作訓練,轉(zhuǎn)變?yōu)轶w驗式主動創(chuàng)作實踐,讓“向課文學寫作”之微作文寫作訓練成為保障學生微習作真情實感流露的支持與保障。此外,通過對學生批注式評價中所寫的微習作的個性化點評,以及學生互相間的溝通、互評、借鑒等,教師能使學生所寫的微作文情感更充沛、內(nèi)涵更豐富、語言更優(yōu)美。
結(jié)語
總之,將“向課文學寫作”之微作文寫作指導貫穿于初中語文教學實踐的全過程,為學生靈活借鑒、參考不同課文的多樣寫作手法、表達方式,落實寫作訓練提供支持。其不僅是減輕學生寫作訓練負擔、增強語文寫作教學實效的堅實保證,而且對傳統(tǒng)寫作指導模式的革新也有著重要影響。同時,在開展微寫作的過程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語文理解能力等,均會得到充分提升,這是拓寬育人渠道,進而塑造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必然選擇。更為重要的是,微作文徹底規(guī)避了傳統(tǒng)寫作教學模式的諸多缺憾與不足,勢必更利于學生寫作興趣的激發(fā)、語文思維的活化、創(chuàng)新意識的強化,為習作訓練中“減負增效”目標的達成助力[8]。因此,在進行“向課文學寫作”之微作文寫作指導時,教師應從多角度切入,深化對學生寫作水平、表達能力等現(xiàn)狀的了解,進而以課文為參考,切實明確微作文之寫作定位、導向、目標等,讓學生在積極參與微寫作的過程中,領略語文寫作之魅力與韻味、感受語文創(chuàng)作之快樂與幸福,將“雙減”背景下的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推向更好地服務于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深度塑造的全新高度。
[參考文獻]
朱燕飛.初中語文微作文教學的有效指導[J].中學語文,2024(14):73-74.
曹陽.“雙減”背景下微作文寫作教學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2024(18):77-79.
陸昌勇.初中語文“微作文”教學策略[J].云南教育(中學教師),2024(4):31-32.
夏志紅.初中語文如何進行微寫作教學[J].好作文,2024(4):55-56.
劉智敏.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初中語文“微作文”教學方法分析[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2(2):65-67.
李瑞旭.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初中語文微作文教學要點[J].試題與研究,2021(13):103-104.
趙桂金.微文大涵:初中語文微作文的訓練實踐[J].文理導航(上旬),2020(9):11.
吳燕珍.初中語文微作文寫作教學策略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2020(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