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甲潑尼龍聯(lián)合阿奇霉素序貫療法對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的治療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無錫市第八人民醫(yī)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進行診治的100例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的臨床資料,按治療方案將其分為單一組(50例,采用阿奇霉素序貫療法)和聯(lián)合組(50例,在單一組基礎上給予甲潑尼龍治療)。兩組患兒均治療1周。觀察對比兩組患兒治療1周后的臨床療效,治療前及治療1周后的炎癥因子、肺功能指標,以及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結果 聯(lián)合組患兒療效高于單一組;治療1周后兩組患兒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干擾素-γ(IFN-γ)、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及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較治療前均降低,且聯(lián)合組較單一組更低;兩組患兒最大呼氣峰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氣容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增大,且聯(lián)合組均大于單一組(均Plt;0.05);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結論 甲潑尼龍聯(lián)合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能夠顯著控制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病情,減輕炎癥反應,有利于肺部功能的優(yōu)化,且安全性較高。
【關鍵詞】肺炎支原體感染 ; 甲潑尼龍 ; 阿奇霉素序貫療法
【中圖分類號】R72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24.0052.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24.016
肺炎支原體感染屬于呼吸系統(tǒng)疾病,在學齡前兒童中較為常見,肺炎支原體經呼吸道侵入機體后可誘發(fā)免疫炎癥反應,從而損傷肺部功能,加重患兒身心痛苦,可對其生長發(fā)育造成不良影響。因此,臨床治療應以減輕炎癥反應、優(yōu)化肺部功能為治療目的,以遏制病情進展。目前,臨床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通常使用抗菌藥物,其中阿奇霉素可阻斷肺炎支原體感染,遏制疾病進展,且使用序貫療法可確保藥物濃度,有利于提升患兒耐受性,在控制不良反應方面具有一定意義,但肺炎支原體感染病程較長,單獨使用阿奇霉素治療病情易反復,整體治療效果有限[1]。而甲潑尼龍屬于糖皮質激素,可抑制自身免疫性反應對肺組織的破壞,減輕肺部炎癥,促進炎癥的吸收,還可以緩解支氣管痙攣,發(fā)揮平喘作用,從而減少肺組織損傷[2]。鑒于此,本研究分析對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進行甲潑尼龍聯(lián)合阿奇霉素序貫療法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無錫市第八人民醫(yī)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00例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的臨床資料,按治療方案將其分為單一組和聯(lián)合組,各50例。單一組中男、女性患兒分別為26、24例;年齡1~9歲,平均(5.74±1.37)歲;發(fā)病至就診時間2~9 d,平均(4.44±1.49) d。聯(lián)合組中男、女性患兒分別為29、21例;年齡1~10歲,平均(5.80±1.41)歲;發(fā)病至就診時間2~11 d,平均(4.47±1.52) d。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可比。納入標準:⑴與《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治專家共識(2015年版)》 [3]中的診斷標準相符合;⑵肺炎支原體免疫球蛋白M檢測結果為陽性;⑶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⑴合并重度營養(yǎng)不良、免疫缺陷;⑵合并肺部發(fā)育異常;⑶合并先天性心臟??;⑷對本研究藥物有過敏史。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中的倫理要求。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兒均接受吸氧、霧化吸入等基礎治療。單一組患兒采用阿奇霉素序貫療法,即靜脈滴注10 mg/kg體質量注射用阿奇霉素[成都天臺山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4850,規(guī)格:0.25 g(按C38H72N2O12計)]進行治療,1次/d;患兒高熱消退、病情基本穩(wěn)定后可改為口服劑量為10 mg/kg體質量的阿奇霉素干混懸劑[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60112,規(guī)格:0.1 g(按C38H72N2O12計)],1次/d,持續(xù)治療1周。聯(lián)合組患兒在對照組基礎上靜脈滴注2 mg/kg體質量注射用甲潑尼龍[遼寧海思科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33234,規(guī)格:40 mg(按C22H30O5計)]進行治療,1次/d。連續(xù)用藥3 d后根據患兒病情改善情況調整劑量為1 mg/kg體質量。持續(xù)治療1周。
1.3 觀察指標 ⑴臨床療效。于治療1周后評估兩組患兒臨床療效。肺部X線片結果顯示陰影消失,氣促、咳嗽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判斷為顯效;肺部X線片結果顯示陰影面積減少gt;60%,氣促、咳嗽等臨床癥狀有所改善判斷為有效;肺部X線片結果顯示陰影面積減少≤60%,氣促、咳嗽等臨床癥狀沒有改善甚至加重判斷為無效[4]。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⑵炎癥因子。于治療前、治療1周后對患兒進行血樣采集,均5 mL,離心處理(10 min,3 000 r/min)后,取上層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干擾素-γ(IFN-γ)、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⑶肺功能。治療前、治療1周后檢測兩組患兒最大呼氣峰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氣容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水平,采用小兒肺功能儀(德國耶格公司,注冊證號M0002182,型號:Master ScreenIOS)進行檢測。⑷不良反應。記錄治療期間患兒發(fā)生皮疹、頭痛、惡心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各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之和為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經S-W法檢驗證實符合正態(tài)分布且方差齊,以( x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Plt;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聯(lián)合組患兒療效高于單一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炎癥因子比較 治療1周后兩組患兒血清hs-CRP、IFN-γ、TNF-α及IL-6水平較治療前均降低,且聯(lián)合組較單一組均更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兒肺功能比較 治療1周后兩組患兒FEV1、PEF、FVC水平較治療前均增大,且聯(lián)合組較單一組均更大,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見表4。
3 討論
肺炎支原體感染是一種由肺炎支原體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臨床中好發(fā)于兒童,主要通過飛沫方式傳播,其發(fā)病原因多種多樣,包括呼吸道傳播、免疫力低下、不良生活習慣、環(huán)境因素及季節(jié)等因素[5]。肺炎支原體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后,在呼吸道黏膜上附著并繁殖,導致呼吸道黏膜受損和炎癥反應的發(fā)生,免疫系統(tǒng)就會產生相應的抗體和免疫細胞來對抗病原體,然而,過度的免疫反應也可能導致肺部炎癥加劇,造成肺組織損傷[6]。阿奇霉素屬于抗菌藥物,具有組織滲透性良好、藥物半衰期較長的特點,可抑制免疫反應,緩解支氣管痙攣,減輕氣道水腫,并減少分泌物積聚,從而改善通氣功能;采用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肺炎支原體感染可降低其不良反應,并提高耐受性[7]。但是,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伴有不同程度的特異性炎癥反應,而阿奇霉素的抗炎作用有限,單獨用藥效果不夠理想,也可能會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因此,需要尋找一種高效且安全的治療方案,以優(yōu)化臨床效果。
甲潑尼龍作為糖皮質激素,具有較強抗感染作用,通過抑制炎癥介質的釋放和減少炎癥細胞的浸潤,從而減輕肺部組織的損傷程度,有助于緩解肺炎支原體感染引起的咳嗽、發(fā)熱等癥狀,還具有緩解支氣管痙攣的作用,能夠改善患兒的呼吸狀況,減輕喘息等癥狀,促使病情緩解[8]。本研究中,聯(lián)合組患兒療效高于單一組,這提示甲潑尼龍聯(lián)合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可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促進疾病轉歸。究其原因為甲潑尼龍經靜脈給藥后能夠迅速發(fā)揮抗過敏、抗炎及免疫抑制的作用,以快速控制疾病,并且阿奇霉素抗菌效果較強,能夠遏制細菌蛋白質合成,進而控制支原體感染,與甲潑尼龍聯(lián)合使用具有協(xié)同互促作用,以延緩病情進展,促使患兒改善各項臨床癥狀[9]。本研究中,治療后兩組患兒炎癥因子水平均降低,且聯(lián)合組較單一組均更低,這提示甲潑尼龍聯(lián)合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能促進炎癥反應消退,減少炎癥因子表達。分析原因為,甲潑尼龍具有免疫抑制及抗炎的雙重作用,可促使局部炎癥反應降低,并增強巨噬細胞功能,以減少炎癥細胞的浸潤。阿奇霉素序貫療法具有一定抗炎效果,可抑制白細胞活性,促使炎癥反應減輕,與甲潑尼龍聯(lián)合應用能夠從不同機制發(fā)揮作用,進而對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機體炎癥狀態(tài)的改善有積極作用[10]。
同時,在炎癥反應的持續(xù)性影響下,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肺部組織存在不同程度損傷,可影響其肺功能。本研究中,與治療前比,治療1周后兩組患兒FEV1、PEF、FVC均增大,且聯(lián)合組均大于單一組,這提示甲潑尼龍聯(lián)合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對患兒肺部功能的優(yōu)化有積極意義。分析原因為,甲潑尼龍利于控制炎癥反應,能夠通過調控免疫機制減少肺部滲出,并發(fā)揮對呼吸中樞的改善作用,以遏制支氣管平滑肌細胞增殖,解除氣道痙攣,從而優(yōu)化肺部通氣情況,利于肺部組織的修復;且阿奇霉素序貫療法可確保藥物快速達到病變部位,以減少支原體感染對肺部的影響,兩者合用能促進效果提升,達到改善患兒肺功能的目的[11]。本研究中,聯(lián)合組并未顯著增加不良反應,這提示甲潑尼龍聯(lián)合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不會顯著提高用藥風險。這可能與用藥療程較短有關,且本研究中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用藥后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均以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癥狀為主,較輕微,短時間內即可緩解,無肝腎功能損傷,安全性良好。
綜上,予以甲潑尼龍聯(lián)合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可提升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的臨床療效,促使炎癥反應減輕,有利于肺部功能的優(yōu)化,且安全性良好。本研究為回顧性研究,且觀察時間較短,未能對遠期療效與疾病復發(fā)情況開展觀察,需要在后續(xù)研究中加以完善。
參考文獻
閻進曉, 郭靜娜, 孫苗, 等. 阿奇霉素序貫療法聯(lián)合復可托對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療效及GSH-Px、ICAM-1水平的影響分析[J]. 貴州醫(yī)藥, 2022, 46(10): 1542-1544.
劉曉萌, 張燕北, 于海明, 等. 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治療兒童重癥支原體肺炎的效果及對炎癥因子的影響[J].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21, 18(29): 98-101.
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 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治專家共識(2015年版)[J]. 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 2015, 30(17): 1304-1308.
周英. 甲潑尼龍聯(lián)合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臨床效果[J].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24, 19(14): 138-140.
王巖, 黃雅玲. 甲潑尼龍聯(lián)合阿奇霉素治療肺炎支原體感染性大葉性肺炎患兒的臨床效果[J]. 中國當代醫(yī)藥, 2020, 27(28): 150-153.
陳海龍, 溫才旺, 凌曦. 甲潑尼龍琥珀酸鈉聯(lián)合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在小兒反復下呼吸道肺炎支原體感染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 2022, 19(36): 37-41.
谷艷娟, 鄧童林, 梁鈺珊. 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時應用風險管理護理對治療安全性與臨床療效的影響[J]. 吉林醫(yī)學, 2020, 41(3): 743-745.
楊艷茹. 甲潑尼龍聯(lián)合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臨床效果[J]. 臨床合理用藥, 2023, 16(25): 33-36.
于明麗. 阿奇霉素聯(lián)合甲潑尼龍治療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性大葉性肺炎的臨床效果[J]. 河南醫(yī)學研究, 2019, 28(14): 2597-2598.
李楊. 甲潑尼龍聯(lián)合阿奇霉素序貫療法對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炎癥免疫的影響[J]. 當代醫(yī)學, 2021, 27(33): 171-172.
張桂欣. 甲潑尼龍聯(lián)合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療效觀察[J]. 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 2020, 37(10): 964-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