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英雄
李大釗是中國共產(chǎn)主義的先驅(qū),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最早的傳播者。1916年春寒料峭之時,尚在日本留學的李大釗回望祖國,以一顆赤子之心寫下了著名的《青春》。文章回環(huán)繞梁的韻律、蕩氣回腸的氣魄和精辟透徹的說理,深深打動了陳獨秀,陳獨秀將其作為“發(fā)刊告白”之一,發(fā)表在第一期《新青年》上。
寫這篇《青春》時,李大釗只有27歲,正值青春年華。而他犧牲的時候,也只有38歲,仍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紀。他將短暫的一生,全部傾注到中國的革命偉業(yè)中。那些漫漫長夜里,他高擎火炬,堅信屬于中國的青春終將來臨。在《青春》一文中,他鼓勵中國青年以“青春之我”創(chuàng)建“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堅信中國的青春即將到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火炬在他的手中點燃,照亮了中國的漫漫前路。
李大釗領導的北方群眾革命運動蓬勃發(fā)展,他也因此被反動軍閥視為“心腹大患”。黨組織和戰(zhàn)友們都勸他離開,但他認為北京還有不少重要工作要做,堅持留下來繼續(xù)戰(zhàn)斗。1927年4月,大批軍警包圍了蘇聯(lián)大使館,李大釗連同60多人一同被捕。
李大釗在獄中度過了22天,被施以多種酷刑,百般折磨。電椅、老虎凳、用竹簽插手指,甚至竟被殘忍地拔去了指甲。他卻錚錚鐵骨,一片丹心。李大釗其實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他曾在《犧牲》一文中寫道:“絕美的風景,多在奇險的山川。絕壯的音樂,多是悲涼的韻調(diào)。高尚的生活,常在壯烈的犧牲中?!?/p>
1927年4月,軍閥下令絞殺李大釗和其他多位革命者。臨刑前,李大釗一襲長袍,態(tài)度從容,第一個邁上絞刑臺。他作了此生最后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說:“不能因為反動派今天絞死了我,就絞死了偉大的共產(chǎn)主義,共產(chǎn)主義在中國必然得到光輝的勝利?!彪S后,慷慨赴義。
[素材運用]
信念之火一經(jīng)點燃,就永遠不會熄滅。97年前,38歲的李大釗從容地走上絞刑架,英勇就義,生命定格而精神常青。22年后,“青春中華”——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了。宛如青春之火的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上空高高飄揚。歲月流逝,但英雄不朽,精神永存?!耙郧啻褐?,創(chuàng)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崩畲筢摰暮粲踉诿恳粋€中國青年心中生根發(fā)芽。曾經(jīng),李大釗矢志于民族解放事業(yè),以不朽之“春春”澆筑出共產(chǎn)黨的理想與信念。現(xiàn)在,中國青年正以一段段新時代的“青春宣言”,賡續(xù)他的理想,見證他的初心,延續(xù)著他的“無涯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