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的傳承是國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文化自信和民族認同的基礎(chǔ)。家族傳承也不僅僅是財富的傳遞,其更深層的意義在于家族文化的賡續(xù)。一把二胡,是我們的家族傳承。爸爸帶著二胡和爺爺?shù)膰谕?,從家鄉(xiāng)海陽來到煙臺,從學生到工人、從青春朝陽到雙鬢斑白。當我端起二胡,拉著爸爸喜愛的歌曲時,頓悟了爺爺和爸爸的心愿,原來琴聲中蘊含著國家的興旺與昌盛、文明與傳承。
生活在漫漫黑夜里的人,是多么渴望黎明的到來。生活在20世紀的爺爺拉著二胡的時候,牙關(guān)緊咬,眼里充滿了光,他常常在庭院里拉著自編自唱的二胡曲,琴聲時而激揚,時而悠長,一拉就是一整夜。家里人不解,爺爺奔波勞累一天了居然還惦記著拉琴。1949年10月,天安門城樓上傳來了一聲震天動地的吶喊。爺爺?shù)亩酶饎帕耍隅H鏘有聲了,曲子也改成了《東方紅》,邊拉邊唱,引得鄰居們一起聽一起唱。而人群里的子弟兵就好像熟人似的遠遠地看著爺爺笑,那笑容的背后只有爺爺和子弟兵心領(lǐng)神會。原來,爺爺曾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爺爺家的地窖便是他們開會議事的秘密地方。怪不得爺爺?shù)亩焕褪且煌砩?,原來是在為大家望風,怪不得爺爺從不讓家人靠近地窖。奶奶嗔怪地說:“我還以為你是心疼我,不讓我去地窖干重活兒呢!”一番話說得爺爺羞紅了臉龐。從此,只要爺爺拉起“東方紅,太陽升”,全家人都會放輕腳步,細細地品味著每一句歌詞,因為歌詞里說的都是老百姓的心里話。每次全家團聚時,爺爺都操起二胡,那《東方紅》更成了固定曲目,一家人就在明月的映照下,靜靜地聆聽著悠長的琴聲。那曲調(diào)、那歌詞深深地扎進每個家人的心里。
漸漸地,在爺爺?shù)难障?,爸爸也能拉上幾曲,而《東方紅》是首先要拉的,爺爺還要求爸爸邊拉邊大聲地唱出來。一時間,琴聲、歌聲、笑聲飛滿了家里家外,飛向了大街小巷,飛進了十村八疃的百姓心里。
年少的爸爸還學會了《八月桂花香》《松花江上》《南泥灣》……于是,全家人又唱起了這些紅色歌曲。多年以后,當煙臺的桂花撲鼻香時,爸爸拉著《八月桂花香》,身邊圍坐著爺爺奶奶,我和哥哥邊唱邊舞,就像當年的金寨人民一樣興高采烈。9月18日,爸爸眼含熱淚地一遍一遍地拉著《松花江上》,鄰居們圍坐在大槐樹下,神情肅穆,不自覺地哼唱著,壓抑的氣氛仿佛天要塌下來。此時,爺爺總會語氣低沉卻堅定地說:“那時過的是什么日子呀?”接著,爺爺昂起頭仰臉說,“現(xiàn)在好了,天天都是好日子。”
多少年了,我家祖?zhèn)鞯亩?,從爺爺?shù)桨职?,一直是家里的“國寶”級物件,它不僅是家族物件的傳承,更是堅強不屈精神的傳遞。在我稍大一些的時候,我也能有模有樣地拉著自己喜愛的歌曲,從小學到初中,時光流轉(zhuǎn),從天真無邪到懵懂迷茫。有一次,我搖頭晃腦地拉著街上的流行歌曲,被爸爸大聲地呵斥,罰站到腿軟。夜晚,在悠悠的月光下,爸爸眼含熱淚地講著家里二胡的故事:“解放戰(zhàn)爭時期,你爺爺手中的二胡好比戰(zhàn)士手中的鋼槍,一樣能殺敵無數(shù),讓敵人聞風喪膽;和平年代,爸爸手中的二胡,是工人的鋼釬、農(nóng)民的鋤頭,是建設(shè)社會主義道路上的旗幟,指引著人民前行的方向;如今,二胡傳到你的手里,拉什么歌曲,可要掂量一番?!?/p>
夜深了,鳥兒睡了,閃閃的星星也合上了眼睛,天地一片寂靜,爸爸的話一遍一遍地響在耳邊……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嘹亮”,這是我高聲歌唱的,是我迎著東方日出唱的,是拉著家傳的二胡唱的,唱得昂揚有力,唱得意氣風發(fā),喚醒了家人,唱起了鄰居。從這一天,我黎明即起,洗凈手臉,調(diào)勻呼吸,端正坐姿,一板一眼地拉起了《歌唱祖國》,一遍一遍地拉著,唱著。琴聲、歌聲成為家人的起床號、鄰居的集合哨,開啟一天美好生活的沖鋒號。
夜深沉,鳥朦朧,夜幕四合,琴聲起。一把家傳的二胡,如今已經(jīng)被我的兒子拉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