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在什么時候發(fā)生法律效力?
【案例】
李某的妻子被診斷出患有良性腫瘤,醫(yī)生建議立即做手術切除,告訴他需要8萬元的手術費。但是,一直以打工為生的李某無法拿出這么多的錢。為了自己的妻子能夠早日康復,李某向趙某提出借款8萬元。趙某同意借款,但是要等一星期后自己的存款到期才行。同時,趙某要求李某當下就要給他寫一張借條。李某答應了趙某的要求。一個星期之后,趙某便從銀行取了8萬元借給李某。那么請問,李某與趙某的借款合同在什么時候發(fā)生法律效力?
【解析】
在本案中,李某向趙某借款的行為屬于自然人之間的借款。趙某為了防止李某不承認此筆債務,因此讓李某出具借條,以證明自己曾經借錢給他。在趙某看來,無論采取何種形式,目的是以后能夠證明借款的事實。
根據我國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九條的規(guī)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成立?!薄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九條也規(guī)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視為合同成立:(一)以現金支付的,自借款人收到借款時……”因此,本案中李某與趙某間借款合同的生效時間是在趙某將錢交給他時,而不是李某出具借條之時。由此可知,無論雙方當事人的合同采取的是口頭形式還是書面形式,都是在實際收到借款時生效,利息也從合同生效時才開始計算。
提前履行清償義務,借款利息應該如何計算?
【案例】
吳某大學畢業(yè)之后在當地一家非常有名的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工作一年之后,吳某準備與他的女朋友結婚。兩人計劃在結婚之前買好房子,在精挑細選之后,終于看好了房子。但是,房子首付要30萬元,而剛剛工作的兩個人拿不出這么多錢,又不好意思和父母要。兩人東拼西湊還差10萬元,吳某的朋友林某聽說后,表示愿意借錢給吳某。雙方簽訂了借款合同,約定借款期限為兩年,每年支付本金3%的利息。后來,吳某由于升職加薪,在一年半后就把10萬元還給了林某。那么請問,吳某提前還錢,是否還要支付給林某兩年的利息?
【解析】
本案中,吳某與林某簽訂了兩年期限的借款合同,經過林某的同意之后提前半年履行了還款義務。但是,他們并沒有約定如果提前還錢,利息應該如何支付。根據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七條的規(guī)定:“借款人提前返還借款的,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應當按照實際借款的期間計算利息?!薄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三十條也規(guī)定:“借款人可以提前償還借款,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借款人提前償還借款并主張按照實際借款期限計算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币虼?,在本案中,吳某與林某的利息應該按照一年半的期限來計算。
保證合同沒有約定保證方式,保證人承擔什么保證責任?
【案例】
潘某準備和他的女朋友郭某在結婚之前買房,房地產公司要求收取房款首付20萬元。但是,他們一時拿不出這么多錢。于是,潘某決定向他的好朋友林某借錢。林某同意借錢給他。為了能讓林某放心,潘某請他的表哥譚某做保證人。譚某在他們的借款合同上簽了字。但是,合同中并沒有約定合同的保證方式。那么請問,如果保證合同中沒有約定保證方式,保證人承擔什么保證責任?
【解析】
依據我國民法典第六百八十六條的規(guī)定,保證的方式包括一般保證和連帶責任保證。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一般保證承擔保證責任。據此可知,譚某作為保證人,因未約定保證方式,因此承擔的是一般保證責任。
根據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七條的規(guī)定,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為一般保證。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在主合同糾紛未經審判或者仲裁,并就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zhí)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有權拒絕向債權人承擔保證責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1)債務人下落不明,且無財產可供執(zhí)行;(2)人民法院已經受理債務人破產案件;(3)債權人有證據證明債務人的財產不足以履行全部債務或者喪失履行債務能力;(4)保證人書面表示放棄本款規(guī)定的權利。
訂立抵押合同有什么要求?
【案例】
唐某在當地的一個小區(qū)經營著一家超市,由于該小區(qū)住戶很多,超市的生意非常好。一年之后,唐某決定在其他的小區(qū)開兩家分店。但是,此時正趕上自己的兒子結婚,要買房買車。因此,唐某的資金比較短缺。唐某正為此感到苦惱時,他的朋友告訴他可以向銀行貸款。唐某聽了朋友的建議準備向銀行辦理貸款,用自己的一套房子作為抵押,可是銀行告訴他要辦理抵押登記。唐某不明白為什么還要登記,他覺得這些程序沒有什么用。那么請問,銀行的說法是正確的嗎?
【解析】
根據我國民法典的有關規(guī)定,債務人有權處分的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著物、交通運輸工具均可以抵押。以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著物、建設用地使用權、海域使用權以及正在建造的建筑物抵押的,應當辦理抵押登記。抵押權自登記時設立。以動產抵押的,抵押權自抵押合同生效時設立;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由此可知,唐某用自己的房子進行抵押是要辦理登記的,否則會導致抵押合同無效。因此,銀行的說法是正確的。
留置沒有明確約定履行期限時,留置權應該在何時實現?
【案例】
仲某將自己價值20萬元的一輛汽車放到謝某的汽車修理店進行修理。謝某將汽車修好,通知仲某來開車時,仲某卻拒付汽車修理費。于是,謝某將該汽車留置。但是,雙方并沒有約定期限。一個月之后,仲某仍然沒有將錢付給謝某。那么請問,此時的謝某應該怎么辦?是否要行使自己的留置權?
【解析】
此時的謝某還不能行使留置權。留置權是指債權人因一定的債權債務關系而占有債務人的動產,在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留置該物并從中變價受償的權利。根據我國民法典第四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留置權人與債務人應當約定留置財產后的債務履行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留置權人應當給債務人六十日以上履行債務的期限,但是鮮活易腐等不易保管的動產除外。債務人逾期未履行的,留置權人可以與債務人協議以留置財產折價,也可以就拍賣、變賣留置財產所得的價款優(yōu)先受償。留置財產折價或者變賣的,應當參照市場價格。”本案中,距離留置開始才過去一個月,六十天的期限還沒有到,謝某還無法行使他的權利。如果六十天后,仲某仍然沒有履行債務,此時,謝某就取得了留置權。
借款合同雙方當事人約定的借款利率有限制嗎?
【案例】
徐某三歲的孩子被診斷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醫(yī)生建議做手術,但是手術費要十幾萬元。徐某和妻子都是上班族,每月領取固定的工資,一時無法拿出這么多錢。為了能夠讓孩子早日康復,徐某決定向陳某借錢。陳某答應借錢給他,但是利息要比同期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高出將近五倍。無奈之下,徐某只能答應陳某的要求。那么請問,陳某要求的借款利息符合法律規(guī)定嗎?
【解析】
借款合同雙方當事人在約定借款利率時是有限制的。本案中,陳某要求的借款利息是不符合我國法律規(guī)定的。根據我國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guī)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guī)定,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約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是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的除外。本案中,陳某與徐某訂立的借款合同中所約定的利息已經超過了法律規(guī)定的同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四倍,是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超過部分的利息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