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桐斌,1922年生于江蘇無錫,冶金學、航天材料專家,火箭材料及工藝技術專家,1999年9月榮獲“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1945年.姚桐斌以全校第一的總評成績畢業(yè)于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現西南交通大學).之后,他考取公費留學,并于1947年赴英國伯明翰大學學習,1951年獲得工業(yè)冶金學博士學位.此后,他進入倫敦帝國學院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同時被聯邦德國亞琛工業(yè)大學聘為研究員兼任助理教授.
1957年,姚桐斌回到了祖國,下決心對祖國的建設事業(yè)作出貢獻.1958年1月,姚桐斌被分配到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那個時候,研究條件落后,材料研究組一共12名工作人員,其中絕大部分是剛畢業(yè)的大學生,每人一張三屜桌,除了一臺共用的顯微鏡,沒有任何設備.當有人問這位歸國專家為什么要到這么一個小單位來工作時,姚桐斌回答道:“我回國不是為了地位和金錢,而是為了把學到的知識貢獻給國家建設,因此,我愿意在基層做一些具體事情.我愿意同大家一起,為我國火箭上天貢獻力量.”
20世紀60年代,我國火箭事業(yè)進入自主研制的新階段,火箭研制工藝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日益突顯.有一種高溫釬焊合金材料,其研制技術是蘇聯不肯透露的機密,按照規(guī)劃,我國獨立研制的火箭發(fā)動機,將使用這種材料,火箭研制是一頂多學科的綜合任務,在制造領域上欠缺工藝技術與材料,意味著后續(xù)工作無法按期進行,這項工作一時成為整個導彈研究院最重要的任務,被稱為我國獨立研制道路上的“攔路虎”.姚桐斌接下重任,他帶領科研隊伍靠著百折不撓的精神,在沒有任何資料可以參考的情況下,通過反復分析試驗,終于確定了這種合金材料的成分與比例,成功研制出高溫釬焊合金材料。這一項目的成功,打破了國外的封鎖,填補了我國高溫釬焊合金材料的空白,使我國火箭發(fā)動機的獨立研制成為可能.
姚桐斌作為我國第一代航天材料工藝專家和技術領路人,對現代冶金學和航天材料研究卓有成績.姚桐斌用一生詮釋了什么是愛國奉獻,他把畢生精力都放在了中國航天上,把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的事業(yè)中.在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心中,熊熊燃燒著不滅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