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痹娙缙淙耍鞒鲞@等絕妙詞句的,正是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F(xiàn)在,就讓我們聽聽這個才女的故事——
李清照的故事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qū))人。她擅長書畫,通曉金石,尤其擅長詩詞。李清照的詞獨樹一幟,流傳千古,被譽為“詞家一大宗”,是婉約派的代表詞人之一。
李清照出身于書香門第,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她的父親李格非是當時著名的學(xué)者,家中藏書豐富,往來賓客眾多。她曾在詩中回憶道:“嫠家父祖生齊魯,位下名高人比數(shù)。當時稷下縱談時,猶記人揮汗成雨。”是說當年她的父親與各界雅士進行熱烈討論的時候,大家都暢所欲言,當說到激動高興處,甚至?xí)]汗如雨。這種熱烈的學(xué)術(shù)討論和思想交流,影響了她幼小的心靈。
李清照自幼聰穎,常被前輩稱贊有“慧根”。她早年創(chuàng)作的詞作就展現(xiàn)出不凡的才華,甚至被誤認為是文壇前輩蘇軾所作。李清照視野開闊,政治眼光獨到,在讀了張文潛《讀中興頌碑》后,立即和詩兩首,總結(jié)歷史教訓(xùn),用以針砭時弊。一位少女竟然有如此的遠見卓識,實在令人驚嘆。
李清照博聞強識,她常常與丈夫趙明誠就讀書習(xí)文進行比試。每當提及一個典故時,她都能迅速說出其在書中的具體位置。
“腹有詩書氣自華”,由于李清照有著深厚的文學(xué)積累,所以下筆才會不同凡響。她的丈夫趙明誠是一位金石學(xué)家,也具備一定的文學(xué)素養(yǎng)。有一次,他在外做官時收到了妻子作的《醉花陰》一詞,對其贊賞有加,同時萌生了與她一較高下的想法。于是他閉門謝客,耗費三天三夜的時間,共填了50首《醉花陰》。隨后,他將妻子的作品混入其中,請詞人陸德夫進行品評。陸德夫看過之后說道:“就這一首好,尤其是‘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一句,十分感人。”趙明誠聽后目瞪口呆,這一首不正是妻子所寫的嗎?
在文學(xué)創(chuàng)作方面,李清照是個多面手。她的詩,在內(nèi)容上多是表達對收復(fù)失地的強烈愿望,充滿了對國家的熱愛;在風(fēng)格上豪放剛勁,雄渾清新。她的文章,簡潔流暢,情真意切,她的《〈金石錄〉后序》與后世的《浮生六記》一同被視為世間至真至情的文章。她的詞,前期主要描寫閑適的生活,表現(xiàn)出她對大自然的喜愛和對愛情的憧憬,情感真摯,清新而活潑;后期則多寫國破家亡后的孤獨凄苦生活,感情深沉,言辭驚人,讀來令人心痛不已,潸然淚下。
時光流轉(zhuǎn),滄海桑田,往事越千年。李清照以其卓絕的才情,在文學(xué)史上留下了巾幗不讓須眉的傳奇,時至今日仍深深地感動著每一個人。
清水出芙蓉,真情流筆端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武陵春·春晚》對比賞析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是李清照少女時代的佳作,《武陵春·春晚》是李清照中年時期的名篇。我們先來看看這兩首詞: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武陵春·春晚
風(fēng)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wù)f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通過對兩篇詞進行對比,你會發(fā)現(xiàn)它們存在諸多相同之處:
白描手法運用純熟。在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中,白描是一種寫作手法,即用樸素簡練的筆墨,抓住描寫對象的特征,如實勾勒出人物、事物與景物的情態(tài)、面貌。白描手法的運用關(guān)鍵在于兩點:一是用筆簡練;二是抓住寫作對象的特點?!度鐗袅睢こS浵と漳骸分?,“驚起一灘鷗鷺”短短6個字,就勾勒出了一幅充滿生機、富有動感的畫面;而在《武陵春·春晚》中,“風(fēng)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一句,更是寥寥數(shù)字,就將景物與人物的情感緊密相連,由景生情,將白描手法運用得淋漓盡致。
遣詞造句別具匠心。杜甫曾經(jīng)說過:“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惫湃艘髟娮髟~,講究字詞的雕琢。李清照的這兩首詞,在詞句的推敲上堪稱典范。在《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中,“常記溪亭日暮”,一個“?!弊郑憩F(xiàn)出所描寫的歡樂場景已經(jīng)銘刻心間;“沉醉不知歸路”,一個“醉”字,既直接描寫出人物的游玩狀態(tài),又間接表現(xiàn)了風(fēng)景的美麗,言簡意賅,令人回味。在《武陵春·春晚》中,李清照聽說雙溪春景很美好,原本心生向往,但筆鋒一轉(zhuǎn),她卻說:“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這種轉(zhuǎn)折句式的運用,增加了詞作的感染力。
語言樸素風(fēng)格清新。雖然華麗的辭藻可以讓詩詞光彩奪目,但最能打動人心的作品,往往是采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表達方式。古人在創(chuàng)作詩詞時常常運用典故和華麗辭藻,但李清照的這兩首詞卻采用了最為樸實的生活語言憶經(jīng)歷、訴衷腸,表達清晰易懂。盡管時隔近千年,我們依然不需要借助注釋就能夠理解作品,從而洞察詞人內(nèi)心的歡樂與憂傷。
不過,兩首詞之間也有著明顯的不同之處:
描寫內(nèi)容不同。從內(nèi)容上看,《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是一首記錄快樂生活的游記,描寫了詞人在荷花叢中蕩舟晚歸的情景,表現(xiàn)出回歸自然的愉悅和生活的無憂無慮;而《武陵春·春晚》則是一首感傷的作品,詞人通過描繪暮春的景象,表達出內(nèi)心深處的苦悶和憂愁。
表達方式不同。《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講了詞人自己少女時期的一段游玩經(jīng)歷,主要運用了敘述的表達方式,但并不是簡單地平鋪直敘,而是擷取其中幾個片段,將變化的風(fēng)景和心理活動勾勒得活靈活現(xiàn);而《武陵春·春晚》則融合了敘述、描寫、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尤其是最后一句,李清照將抽象的愁緒寫得具象化,仿佛愁緒有了體積和重量,甚至沉重到連小船都裝載不動。這種獨特的想象力,將“愁”渲染到了極致,因此這句詞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
1.請你寫出兩句運用化虛為實手法來描寫愁緒的詩詞名句。
2.你更喜歡李清照前期的作品,還是她后期的作品?請簡要說明理由。
1.示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橫江欲渡風(fēng)波惡,一水牽愁萬里長。
2.提示:根據(jù)個人喜好選擇,再結(jié)合李清照前后時期作品的內(nèi)容和風(fēng)格進行分析,說出自己喜歡的理由即可。
李清照的柔美詞句中透露出的點點憂愁令人陶醉,自古以來,她被人們稱為婉約派詞人的代表。實際上,在李清照流傳后世的作品中,除了那些溫婉含蓄的佳作之外,還有不少豪邁不凡的篇章。
李清照的豪邁
邱俊霖
從李清照的著作《詞論》中,我們可以看到她的豪放不羈。在這篇敘述當中,她毫不客氣地將晏殊、歐陽修、蘇軾、王安石、曾鞏等“大咖”級前輩都批評了一頓,并總結(jié)了各家創(chuàng)作的優(yōu)缺點。李清照對前輩名家的點評,可謂前所未有,也是當時無人敢為之的??稍谶@“輕狂”的背后,卻透露著她的才華與自信。
南渡之后,我們似乎更能從李清照的詩詞中窺探出這位女子性格當中的豪邁了。在《夏日絕句》中李清照寫道:“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边@短短的20個字,字字珠璣,鏗鏘有力。這些文字中透露出的正氣,展現(xiàn)出李清照滿腔的家國情懷,表達出她對南宋朝廷茍且偷安行徑的痛斥,一出口便讓多少當時怯懦偷生的男兒感到羞愧。
她曾登上浙江金華的八詠樓遠望怡情,并創(chuàng)作了一首名為《題八詠樓》的詩,其中寫道:“千古風(fēng)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后人愁。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彼日f要放下對國事的憂愁,把它留給后人,卻又說這里水道密集,可以深入江南三千多里,戰(zhàn)略地位足以影響江南十四州的存亡。字里行間透露出她對宋朝衰弱的悲哀,表達出她對守護江山不易的感慨。這些豪放大氣的文字渾然天成,堪稱千古絕唱。
在《詠史·兩漢本繼紹》中,李清照寫道:“兩漢本繼紹,新室如贅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痹姷那耙痪鋵憙蓾h和王莽建立的新朝,后一句寫嵇康慨然赴死,以及他對效力于司馬氏的朋友山濤的痛斥。這首詩借古諷今,用王莽的新朝比喻當時的偽齊、偽楚政權(quán),用嵇康與山濤絕交之事來貶低那些茍且偷生之輩,讀起來儼然是一副大丈夫的氣概。
在《打馬賦》里,李清照最后總結(jié)說:“木蘭橫戈好女子,老矣誰能志千里,但愿相將過淮水?!彼裏崆橘濏灹四咎m這樣的女中豪杰,并表示自己雖已年邁,但仍強烈盼望返回中原。在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滄桑后,晚年的李清照仍能有壓倒須眉的氣概,實在令人欽佩。
透過李清照的人生經(jīng)歷和作品,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她并非是一個只會吟唱“凄凄慘慘戚戚”的弱女子。雖然她也有著“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這樣看似愁緒滿懷的無奈,但是實際上她依舊豪情萬丈。她用慷慨雄健、凜然風(fēng)骨、氣貫長虹的文字來抒發(fā)自己的家國情懷,她活出了自己。而從她的豪邁中,我們能看到的是她那巾幗不讓須眉的風(fēng)采和獨特魅力。(摘自《贛南日報》,文章有刪改)
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總結(jié)全文,用來歸納李清照豪邁作品的文字特點和表現(xiàn)的內(nèi)容,使文章的主題得到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