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階段作為學生性格和習慣養(yǎng)成的黃金時期,在素質教育不斷改革推進的背景下,對體育鍛煉和小學高年級學生社會支持以及學習倦怠的關系進行研究,關注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身心健康問題,使其保持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生命意義感,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社會支持是學生未來適應社會的核心能力,對學生的成長和幸福起著關鍵性的影響,學習倦怠作為一種消極的學習心理,影響著學生日常的學習與生活,研究體育鍛煉與二者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在體育鍛煉中減輕倦怠水平,提高心理健康承受能力獲得社會支持,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體育鍛煉;社會支持;學習倦怠
課題項目: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一般課題,《體育鍛煉與小學高年級學生社會支持及學習倦怠的關系研究》,課題編號:D/2021/02/61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
小學階段的學生是國家發(fā)展的主力軍,肩上背負著祖國的希望和民族復興的責任,學習壓力與學習時間的不斷增長,使學生在學習中產(chǎn)生了倦怠心理,對于學習已經(jīng)有了消極的態(tài)度和行為,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未來發(fā)展情況。社會支持是指學生在學習中能夠獲取更多的支持與滿意,對減輕學生的孤獨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關鍵性的影響。因此,對體育鍛煉與小學高年級學生社會支持及學習倦怠的關系進行研究,開展符合小學階段身體健康的體育鍛煉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改善自身的身體健康狀況,減輕由于學習帶來的壓力,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幸福感和正能量,對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心理健康狀態(tài)和學習效率有積極影響。
二、核心概念
(一)體育鍛煉
體育鍛煉是指人們根據(jù)身體的實際情況和需求,選擇相應的體育手段進行活動,活動的目的是提高身體素質,養(yǎng)成健康體質,調節(jié)精神,豐富生活等。于曼曼在社會支持和小學高年級學生體育鍛煉的關系中認為,學生應該堅持開展一周達到一定的鍛煉頻率,鍛煉強度的體育活動,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身體健康素質,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認為體育鍛煉是能夠提高學生身體健康能力,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體育認知與信念的有效教學方法。青少年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與體育鍛煉之間是息息相關的,教師應該認識到,體育鍛煉在學生成長中的價值,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信念,引導學生在健康信念下積極主動地參加體育鍛煉,為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社會支持
社會支持是指一個人通過社會聯(lián)系所獲得的能夠減輕自身心理應激反應,緩解精神緊張狀態(tài),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社會支持對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能力的培養(yǎng)有積極影響,研究表明,社會支持水平的高度決定著學生社會與情感能力的強度,小學高年級學生獲得社會支持,一般是由朋友,伙伴,教師得來,通過開展一系列的活動從而獲取社會情感能力,收獲更多的社會支持進而促進學生社會情感能力和自信心的提高。社會支持主要包括情緒支持,手段支持和評價支持,情緒支持是指情感共鳴,依賴他人等,手段支持是指外界對于自身提供的幫助,評價支持是指提供和自我評價相關的信息。教育學家認為社會支持是來自社會的幫助和關愛,是一種廣泛的社會現(xiàn)象,影響著學生社會情感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社會情感能力包括團隊合作能力,紀律性好奇心等,使學生能夠具備豐富的情感體驗,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基礎。
(三)學習倦怠
學習倦怠是從倦怠的概念延伸而出,外國教育學家將企業(yè)用于形容一些學習有壓力的學生,但是學習倦怠本身所帶來的壓力是很嚴重的,并且學生無法通過自己的能力對抗學習倦怠心態(tài),需要教師以及家長進行幫助后來消除學生的倦怠心理,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水平。臺灣學者認為,學習倦怠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學習壓力,個人心理,課業(yè)過多等產(chǎn)生一定的消極心態(tài),主要表現(xiàn)為情緒耗竭,個人成就感低落等,結合我國實際,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情況,可以認為學習倦怠就是學生對于學習缺少興趣和動力,但是又不得不去學習,從而產(chǎn)生疲憊,挫折,沮喪的心理,出現(xiàn)逃避學習的行為以至成為學習倦怠。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學生出現(xiàn)學習倦怠的特征:1.情緒耗竭。情緒耗竭是指學生在學習中面臨著一些過大的壓力或者期望時,表現(xiàn)出的超負荷情緒,使學生在學習箭隊過程中出現(xiàn)缺乏活力,疲憊等狀態(tài),情緒資源被耗盡的感覺,學生在這種心理狀態(tài)下無法專心地進行學習,長期以來,會使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抵觸,厭煩的心理。2.缺乏人性化。缺乏人性化是指學生不再對于周邊的人際關系進行友好相處,個人以不帶感情的方式和態(tài)度與同學以及教師相處,一般是由一些不良的師生關系引發(fā)學生的情緒問題。傳統(tǒng)的小學教學中,教師通常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灌輸知識和控制的對象,忽視了學生的主觀學習,使學生長期處于被動消極的學習狀態(tài),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當學生在課堂上不認真聽講時,教師直接對學生進行批評和懲罰,進而引發(fā)了學生對于教師的消極體驗,并且在情感上產(chǎn)生梳理情緒,使學生在面對教師與學校時,通常以消極,否定的態(tài)度,是學生的學習倦怠表現(xiàn)之一。3.低成就感。學生無法在學習中產(chǎn)生較強的成就感,通常在學習中只感到挫敗和失落,使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和精神長期處在緊張消極的狀態(tài)下,影響學生學習自信心和學習能力的發(fā)展。
三、體育鍛煉與小學高年級學生社會支持及學習倦怠的關系研究過程
(一)研究對象
對體育鍛煉與小學高年級學生社會支持及學習倦怠的關系進行研究,選取的研究對象為某小學的5、6年級學生共600名,每個年級按照班級平均發(fā)放問卷調查收集問卷答案,共回收574份有效答卷,其中男生為312人,女生為262人。
(二)研究工具
1.體育活動等級量表
社會支持量表采用的是由葉悅妹等人編制的《青少年社會知識量表》,表中共有17個題目,分別從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三個維度進行出題,運用理科特量表5點記分,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別由1到5個數(shù)字代表,回答17個題目后,計得總分越高,表明得到的社會支持越高。社會支持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為0.920,三個分量表分別是零點8910.852和0.853。由于研究是面向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所以在社會支持量表中對于一些題目進行了修改,刪除了兒女配偶,戀人,夫妻等相關問題,將工作單位轉化成學校和同學,修訂出更好的測量工具,測量出準確的數(shù)據(jù),為后續(xù)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礎。
2.社會支持量表
體育等級量表運用了梁德清修訂的相關問題,表中一共有三個選項,在測試的前一個月由教師組織小學高年級學生開展體育運動,分別從強度,時間和頻率三個方面進行評定,按照表中所規(guī)定的運動量=強度*時間*頻率,所得的數(shù)據(jù)來評價出運動量的大小。體育活動等級量表一共分為五個等級,要求學生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回答。
3.學習倦怠調查量表
學習倦怠調查量表運用了楊立賢等人編制的,出題一般從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心理出發(fā),采用五個等級的制度,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別是1到5分,最終總分越高,表明學生的學習倦怠程度越高。
(三)結果與分析
在研究體育鍛煉與小學高年級學生社會支持及學生倦怠關系過程中,通過發(fā)放答卷,收集出數(shù)據(jù),運用相關性分析法和回歸分析法進行分析,建立起問卷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分析出相應結果。分析得出,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體育鍛煉情況較差,國家對于學生在校期間的體育鍛煉有明確的要求,要求學生能夠保持每天1小時的鍛煉時間和頻率,學校開展多樣性的體育活動,滿足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的需求,使學生在鍛煉中能夠提高自身的身體健康素質和心理水平。通過問卷的數(shù)據(jù)反映出在調查對象中,只有57.22%的學生能夠保持每周三次的鍛煉頻率,但是鍛煉的時間難以達到1小時,使學生不能夠通過鍛煉獲取相應的價值,長期以來會使學生對鍛煉產(chǎn)生厭煩,抵觸心理,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通過調查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是具備較好的社會支持,從主觀支持,客觀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三個角度,對小學高年級學生的社會知識水平進行評估,可以發(fā)現(xiàn)小學高年級學生獲得的社會支持水平是較高的,能夠接受別人的幫助,獲取較強的滿足感和自信心。學習倦怠調查數(shù)據(jù)反映出的信息現(xiàn)階段小學高年級學生極易出現(xiàn)學習倦怠心態(tài),由于小學高年級學生即將步入初中,初中作為學生人生考試中的第一場大考,為學生帶來了極大的學習壓力和考試壓力,使學生在高年級學習階段產(chǎn)生了學習倦怠心態(tài)。將三者數(shù)據(jù)進行綜合考慮可以得出體育鍛煉,能夠消除小學高年級學生在學習中產(chǎn)生的學習倦怠心理,通過體育鍛煉能夠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滿足感和社會支持。
四、體育鍛煉與小學高年級學生社會支持及學習倦怠的關系
(一)體育鍛煉與小學高年級學生社會支持的關系
對體育鍛煉與小學高年級學生社會支持的關系進行研究,通過上述所得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相應結論:體育鍛煉與社會支持各維度之間都具有明顯的正相關關系,適當?shù)捏w育鍛煉能夠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社會知識水平,促進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和語言溝通能力的發(fā)展。適當?shù)捏w育鍛煉活動能夠使學生在活動中提高自身的人際交往能力,與同學和教師進行有效的溝通,獲得廣泛的人際交往網(wǎng)絡和密切的人際關系,社會支持就是由這些人際關系所組成的,因此,小學高年級學生體育鍛煉與社會支持水平是正相關的關系。社會支持具有社會強化的作用,小學高年級學生通過體育鍛煉能夠提高社會支持水平,培養(yǎng)社會情感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通過鍛煉提高自身的身體健康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體育鍛煉過程中積極地與同伴和教師進行交流溝通,形成良好的團隊和集體認識,獲得主觀上的情感和精神上的支持,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積極的影響。對于鍛煉能夠促進學生社會支持水平的提高,通過數(shù)據(jù)可以得知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鍛煉量越大,社會支持的得分越高,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鍛煉頻率和鍛煉時間,物質多樣化的體育鍛煉活動,增強學生在鍛煉中與其他人的互動頻率,擴大學生的社會交際網(wǎng)絡,進而使學生在鍛煉中提高自身的人際交往能力和社會情感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
(二)體育鍛煉與小學高年級學生學習倦怠的關系
對體育鍛煉與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學習倦怠關系進行研究,通過調查數(shù)據(jù)可以得知體育鍛煉有利于消除學習倦怠,減輕學生的學習疲勞,使學生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投身到學習中,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學習倦怠是一種綜合性的心理狀況,與學生的心理因素和日常生活相關,當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的學習壓力超出個人能力時,便會對學習以及生活產(chǎn)生一定的疲憊,厭煩,抵觸,煩躁等情緒,使學生不能夠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開展學習活動,抑制學生學習能力的發(fā)展。通過上述研究得出的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適當?shù)捏w育鍛煉能夠調節(jié)學生的心理狀況,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培養(yǎng)學生堅韌的品質,當小學高年級學生體育鍛煉達不到國家所規(guī)定的標準時,使學生的心理和生理活力水平較低,在高強度的學習壓力下極易產(chǎn)生學習倦怠心理,對學習產(chǎn)生厭煩,因此,加強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體育鍛煉,為其提供豐富的體育活動,按照國家提出的相關標準制定體育鍛煉計劃,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促進學生學習質量和效率的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正面臨著升學的時期,在這個過程中學校可能會讓學生保持一個高強度的學習狀態(tài),為考試做出良好的準備,但是高強度長期的學習會使學生產(chǎn)生學業(yè)壓力和學習倦怠心理,使學生以一個消極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學習,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針對這一問題,對體育鍛煉和小學高年級學習倦怠的關系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體育鍛煉能夠預防或者減緩學生的學習倦怠水平,通過相關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體育鍛煉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健康素質,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鍛煉的過程中學生極易感到滿足感,充實感和愉悅感,有利于消除學生在長期學業(yè)壓力下而產(chǎn)生的消極心理,減輕學習倦怠,促進學生堅毅人格的培養(yǎng),使學生在體育鍛煉過程中獲得更多的自信心和滿足感,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學習,進而促進學生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的提高。
五、結語
體育鍛煉不僅能夠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社會知識水平,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減緩學習倦怠,通過調查數(shù)據(jù),在小學高年級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開展多樣化的體育鍛煉活動,使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和頻率符合國家所制定出的相關標準,引導學生在體育鍛煉中改善由于學習壓力產(chǎn)生的消極心理,獲得更多的滿足感和愉悅感,從而促進學生學習質量和學習水平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煒.小學高年級學生體育鍛煉、社會支持與學習倦怠關系研究[D].江蘇:揚州大學,2023.
[2]魏功晉.淄博市小學生課余體育鍛煉的社會支持研究[D].山東:山東體育學院,2021.
[3]薛超宇,鐘燚,李永雪,等.課后延時體育服務對學習倦怠的影響:認知參與和自我效能感的鏈式中介作用[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23,31(4):571-577.
[4]王悅,陳經(jīng)龍.體育課堂學習情境下尷尬情緒對體育學習倦怠的影響:羞怯與青少年社交焦慮的鏈式中介作用[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21,37(4):74-80.
[5]羅理宗.高中體育特長生學習倦怠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社會支持的調節(jié)作用[D].廣西:廣西師范大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