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荔枝]
至今還記得小學(xué)課本里肖復(fù)興寫的《荔枝》中關(guān)于荔枝的描述:
我打斷母親的話:“這么貴的東西,不興咱們嘗嘗鮮!”母親撲哧一聲笑了,筋脈突兀的手不停地?fù)崦笾?,然后用小拇指甲蓋劃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剝開皮又不讓皮掉下,手心托著荔枝,像是托著一只剛剛啄破蛋殼的小雞……
在當(dāng)時,“不停地?fù)崦薄靶⌒囊硪怼薄巴兄钡茸盅劢o了我內(nèi)心極大的震撼,我十分想嘗嘗這如此貴重的、被人捧在手心里的水果究竟是什么味道。放學(xué)后,我便央求媽媽給我買,可惜的是,那時不是荔枝上市的季節(jié),我沒能吃到。可我一直對這如此稀罕、貴重的荔枝心心念念,總是想一睹其芳容,一嘗其滋味。
后來有一天,我讀到唐代詩人韓偓的詩《荔枝》:
巧裁霞片裹神漿,崖蜜天然有異香。
應(yīng)是仙人金掌露,結(jié)成冰入茜羅囊。
讀完,我心里愈發(fā)想要嘗一嘗荔枝。那時正值盛夏,是荔枝上市的時節(jié)。媽媽便帶著我去附近的水果店買了兩斤??杉幢闶菍τ谕瑢儆谀戏降慕?,荔枝也是貴重的水果。那時候,蘋果是兩塊五一斤,可是荔枝卻要十幾甚至二十塊一斤,荔枝壓秤,一斤荔枝沒有多少顆,平均下來一顆荔枝大概就要一塊錢??粗@買來的兩斤荔枝,我興奮極了,一直將它放在手中觀賞著、把玩著,舍不得吃。等到看得久了,才小心翼翼地剝?nèi)ツ羌t色的紋理似蟬翼的外殼,把晶瑩剔透的果肉放到嘴里品嘗??墒牵@荔枝雖然好吃,但是我心里卻總覺得不是韓偓筆下的那種味道,便想要到荔枝的老家、蘇軾筆下的嶺南去看一看,嘗一嘗荔枝。
[追尋荔枝]
于是,在小學(xué)畢業(yè)的那年暑假,爸爸媽媽帶著我坐火車去了廣東。我們首先來到荔枝之鄉(xiāng)——茂名。盛夏,茂名的天氣十分炎熱,太陽毒辣辣的,高掛在天空,空氣中都彌漫著熱氣。記得那時,媽媽牽著我的手,穿過一個很長的弄堂,賣水果的老婆婆就在那里販賣著荔枝、芒果、香蕉等水果。她們用竹子編織成的籃子裝著新鮮的荔枝,像是剛從荔枝樹上采摘下來的,上面還連著嫩綠的樹葉和褐色的小樹枝,紅紅的荔枝沉甸甸地懸掛在上面。我們立即買來嘗嘗,荔枝外面的殼是粗糙的、硬邦邦的??墒牵粍冮_殼,卻是滑滑嫩嫩的果肉,清白色中帶著一絲朦朧,一口下去,甜蜜的汁水充滿口腔,甜入心底,口齒留香。啊,這才是那種冰涼透爽的“瓊漿玉液”的味道。怪不得蘇軾會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而在茂名的商場里,我知道了原來荔枝不僅有妃子笑這個品種,還有糯米糍、白糖罌、掛綠、狀元紅、黑葉等多個品種,它們各有各的味道。一看到糯米糍這個名字,我就瞬間被它吸引住了。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央求媽媽給我買一斤糯米糍。糯米糍一如其名,甜甜糯糯的,非常好吃,比起妃子笑的甜味,它的甜是一種溫厚的清甜,就像鄉(xiāng)間那溫厚的一泓清泉。
于是,就這樣,我跟著荔枝正式開啟了我的暑假之旅。
[荔枝之旅]
除了買荔枝,我還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當(dāng)?shù)氐睦笾@,真正走近荔枝、了解荔枝、采摘荔枝,感受屬于荔枝的文化。一進(jìn)入荔枝園,我非常興奮。對于我這樣一個吃貨來說,這里簡直就是天堂。一簇簇飽滿的荔枝掛在樹枝上,一棵荔枝樹上起碼有成百上千顆荔枝。對于一個孩子來說,旅行最大的快樂和意義莫過于可以吃到不同地區(qū)的美食了。在這里,荔枝不是稀罕物,而是唾手可得的東西,只要我一伸手,便可以采摘到新鮮而又甜蜜的荔枝,就連空氣中都是荔枝的香甜味。因?yàn)檫@場荔枝之旅,我的整個暑假都變成了我最喜歡的粉色。
看著這一棵棵荔枝樹,吃著如此甜蜜的荔枝,我仿佛回到了大唐時期,看到了妃子笑典故中的女主人公傾城傾國的容顏,想起了李白的那句詩“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聽說,茂名還留存著很多古樹。傳說中,有一棵荔枝樹叫情侶樹,一棵樹上可以結(jié)幾個品種的果實(shí)。它們互相糾纏著,同為一體,所以叫情侶樹。當(dāng)時的我心想,原來荔枝樹還有愛情故事和愛情寓意,怪不得荔枝如此甜蜜。
它為什么叫荔枝呢?我心里始終有這個疑問。聽這里的人介紹說,荔枝的名字來自司馬相如《上林賦》中的“離支”,后來才變成荔枝。而“離支”的意思,是指荔枝不能離開樹枝,如果不連枝一起摘下,保鮮期就會變短。這時候我才恍然大悟,為什么水果攤上老婆婆賣的荔枝都是帶著樹枝和樹葉的,原來是為了延長保鮮期。說起司馬相如的《上林賦》,我還有點(diǎn)兒印象了。
“媽媽,我好像在你給我買的古代詩詞讀本里面看到過《上林賦》,但是我不記得里面提到過‘離支’了?!?/p>
“哦,是嗎?”媽媽帶著一絲疑惑,但嘴上還是掛著慈愛的笑。
“當(dāng)然呀,你可別不信,我還記得他和卓文君的故事。我還背過卓文君的《白頭吟》呢!”至今我還記得自己當(dāng)時說話時的語氣,那種興奮感,就好像和書本上的古人相遇了。
現(xiàn)在回想起來其實(shí)有點(diǎn)兒好笑,年少時的自己總是想要“賣弄”自己的才華,總是想要讓自己所看到的東西和所學(xué)到的東西相結(jié)合,總是想要將事物聯(lián)系在一起。就像是后來初中畢業(yè)那年去廬山旅游,一定要給弟弟講一下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一樣??墒亲屑?xì)想想,如今也真正明白當(dāng)時的自己想要去旅行的目的和旅行的意義所在。對于當(dāng)時的自己來說,所謂旅行,就是一個與古人、與書本里的人對話的過程。
還記得,那時的我,站在水果攤前,好想大聲對著韓偓、蘇軾,對著肖復(fù)興說:“你們好啊,我正在走你們曾經(jīng)走過的路,吃著你們曾經(jīng)吃過的荔枝?!币蝗绾髞淼淖约海驹趶]山的高處,對著天空說出了那句話:“李白,我來到了你曾經(jīng)來過的地方,看到了你曾經(jīng)看到的瀑布?!?/p>
因?yàn)橐欢卧挕⒁皇自?,愛上一顆荔枝、一座城。
從此,愛上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