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爾南多·佩索阿有言:“要變得偉大,變得完整:不可夸大,或遺棄你的任何部分?!闭\然,我們處在一個飛速發(fā)展的時代中,難免會與他人、社會、時代之間產(chǎn)生落差與錯位,我們只有正確看待落差與錯位,定位自己的人生坐標,才能鑄就美好未來。
定位人生坐標,需要堅持做好自己。林則徐因虎門銷煙而被流放邊疆,內(nèi)地的家人想方設法準備按清朝的法律為他贖罪。可林則徐卻斷然拒絕,這樣假罪自贖、自認其咎,何以面對歷史,何以面對國家,何以面對百姓呢?他將自己定位于“上對蒼天,下對百姓,我行我志,不改初衷”的忠臣,不顧家人的勸阻、環(huán)境的苦寒,堅持自我定位,用一生詮釋了何為“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高尚品格。我們在追求個人理想、實現(xiàn)人生價值時,必將聽到質疑的聲音,受到前進的阻力,只有心無旁騖、初心不改,才有可能抵達成功的彼岸。
定位人生坐標,需要“妥協(xié)”他人期許。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我們處在一個巨大的關系網(wǎng)中,可能與很多人都會產(chǎn)生交集。而一生中與我們勾連最深的,往往是家人。當個人理想與家庭期望產(chǎn)生落差,“妥協(xié)”的藝術便顯得尤為重要。妥協(xié)不是怯懦,不是失敗,而是包容,是責任,是不自我的謙遜與睿智。所以,定位人生坐標,不可避免地要考慮家庭期許,只有令個人定位與家庭期望相平衡,才能成為個人進步的重要動力。
定位人生坐標,需要契合時代要求。車爾尼雪夫斯基有言:“生命,如果跟時代的崇高責任聯(lián)系在一起,就會永垂不朽?!敝貞c森林大火肆虐,但總有一些人逆行而上,助力撲滅大火。當國家積貧積弱時,錢偉長棄文從理,只為實現(xiàn)“科技興國”的理想;當國家邊境存在隱患時,王繼才夫婦前赴后繼,只為以一己之力護一方安寧;當國家步于新時代,萬千中華兒女說,“我來”,只為將民族的希望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人生的定位,從來都不是固定的坐標。正視自我與他人、社會、時代的落差與錯位,并努力與家庭、社會期許合拍,既兼顧家國,也擁有自我,既契合時代主旋律,又實現(xiàn)自我的人生價值。
《繁星·春水》中寫道:“創(chuàng)造新陸地的,不是那滾滾的波浪,卻是它底下細小的泥沙。”讓我們每個人都定位好人生坐標,鑄就美好未來,奏響時代最強音。
【安徽靈璧縣第一中學高二(15)班】
◆點評
這篇作文以費爾南多·佩索阿的名言作為開篇,深刻地闡述了人生定位的重要性。作者從個人與他人、社會、時代之間的落差與錯位出發(fā),強調了我們必須正確看待這些差異,以便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正確的方向。作文在論證定位人生坐標的必要性時,提出了三個關鍵要素:堅持做好自己、“妥協(xié)”他人期許、契合時代要求。這三個方面相互補充,共同構成了作者對于人生定位的全面理解。
(指導老師: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