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草地》拓展閱讀
記得小時候,每當(dāng)下過雨,我和小伙伴們就到潮濕的墻根捉蝸牛。蝸??偸遣卦趫A圓的螺旋(luó" xuán)形的硬殼里不肯出來。于是,我們就把它們放在平整的石塊上,觀察著它們的動靜。不一會兒,從硬殼里探出一對長著小黑眼睛的觸(chù)角,東張西望地“巡視”一番,直到覺得四周沒有一點兒危險了,才慢慢地伸出頭來。要是輕輕地碰它一下,它便立即把頭縮回去。
有一次,我將一只蝸牛放在墻壁上,想看看它怎樣在垂直平面上爬行。它爬得慢極了,脖子伸得老長,背上重重的殼像一塊大石頭向下墜著。看得出,它爬得很努力。好半天,在它的身后留下了一條彎彎曲曲的爬痕(hén)。我看得有些不耐煩了,可它還在不懈(xiè)地向上爬,只是有時稍停一下,又繼續(xù)往上爬。
我想逗逗它,但是剛碰到它的觸角,它身子用力一縮,就從墻上掉了下來,摔到地上。我真擔(dān)心會把它摔壞了,急忙俯下身子去察看。誰知過了一會兒,它又探出了小腦袋,一對觸角擺來擺去,好像在說:“沒關(guān)系,我沒摔壞?!蔽乙詾樗鼤窇?,會退縮,會放棄爬墻的努力,然而,它又爬上了墻壁,一點兒一點兒地努力往上挪(nuó)動著。我開始敬佩它了,于是用最大的耐心仔細看它往上爬。終于,經(jīng)過幾十分鐘的長途跋涉(bá" shè),它到達了墻壁的頂端。它轉(zhuǎn)過小腦袋向下看了看,似乎在說:“你看到了嗎?我成功了!”
(摘自“21世紀(jì)教育網(wǎng)”)
供稿/廣西 陳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