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還是不戰(zhàn),成了宋高宗的一塊心病。如果不戰(zhàn),對于剛剛建立政權的自己來說,他會失去群眾基礎,也就沒有了基本的安全保障;如果戰(zhàn),那么一旦失敗,金軍揮師南下,自己又不知道落個什么下場;假如戰(zhàn)爭勝利,父親徽宗、哥哥欽宗被接回來后,自己的處境也將十分尷尬。在這種微妙的態(tài)勢之下,宋高宗的態(tài)度愈發(fā)消極了,他更多的想法是先保住自己、皇位和眼前的半壁江山。
在這種心態(tài)的驅使下,宋高宗對朝中主戰(zhàn)、主和兩派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變化,這種變化也反映在主和派代表秦檜與主戰(zhàn)派代表岳飛的命運上。
秦檜,字會之,北宋末年,他已經(jīng)官至御史中丞,是一個專門監(jiān)察官員的高官。早在“靖康之難”時,秦檜曾公開表態(tài)反對立張邦昌為新君,要求繼續(xù)擁立趙宋皇室掌管政權,并由此獲得了相當高的政治聲譽。顯然,這惹惱了金人。后來,秦檜和徽宗、欽宗二帝一同被金軍俘虜而去。但到了1130年,秦檜卻和他的家屬返回南宋,成為南宋主和派的代表人物。
關于秦檜能夠“歸宋”的原因眾說紛紜,長期以來一直都存在爭議。秦檜一直強調,是自己殺了監(jiān)管他的金人,搶了一艘船逃回來的。但可疑的是,在如此緊急的情勢下,秦檜竟然還能把家人、孩子一起帶回來,這確實讓人難以相信。
一些人則認為,秦檜是金人故意放回來的奸細,是為了操縱宋高宗,促使其執(zhí)行對金投降的政策。另一些人則認為,秦檜得到了金人的某種認可。他極力主張求和,是由于目睹了金人軍力的強大,喪失了堅持抵抗的信心和意志。
不論秦檜歸宋的原因和背景有著怎樣的秘密,但他的歸來確實為宋高宗執(zhí)行乞和政策提供了最有效的助力。在秦檜坐上宰相的位置之前,宋高宗先后任命過的幾位宰相都未能解決宋金之間的問題,只有秦檜做到了“乞和求存”。
前任宰相李綱,力主抗金,但因各方勢力掣肘,無法真正施展才能;再如汪伯彥、黃潛善,雖然一路跟著宋高宗逃往南方,但他們缺乏足夠的政治威望和能力,不能服眾;張浚、趙鼎兩人,雖然很有聲望,但在實際施政效果上也不能令人滿意。秦檜上臺以后,一邊壓住了朝廷中爭斗不息的各派勢力,一邊積極向金朝乞和求降。為了順利推進乞和談判的進程,秦檜在高宗的授意與支持下,殺害了當時最驍勇善戰(zhàn)、抗金態(tài)度最堅決的將領岳飛,由此釀成了令后人扼腕嘆息的政治悲劇。
岳飛,字鵬舉,相傳他年少時便志存高遠,能騎善射。宋金戰(zhàn)爭爆發(fā)之后,看到國破兵敗、百姓流離失所,岳飛便積極投身到抗金救亡的斗爭之中。憑借著高超的武藝和頑強的斗志,岳飛在沙場的磨煉中日益成長,特別是在老將宗澤的教導與提攜下,最終成為一員有勇有謀的杰出將領。
在岳飛的直接指揮下,威名赫赫的“岳家軍”取得了郾城大捷、潁昌大捷等,重創(chuàng)了金軍及其扶植的傀儡政權,收復了大片失地。但也正是這樣的赫赫戰(zhàn)功,讓岳飛陷入了危險的境地。
岳飛被害的主要原因是宋高宗并不想打仗。宋高宗對勝利沒有信心,把軍事上的勝利更多地當成一種跟金朝討價還價的籌碼。一旦出現(xiàn)可能讓金朝不悅的情況,宋高宗就特別緊張,生怕引發(fā)金軍大規(guī)模的報復行動。
宋高宗和朝廷中的不少文官都對高級武將保持著懷疑、害怕、警惕的心理,更有人呼吁高宗要加強對軍隊的管理、收回兵權,這對兵權在握的岳飛來說十分不利。
當時南宋抗金前線的將帥們往往各自為政,既有岳飛這種德才兼?zhèn)?、奮勇作戰(zhàn)的真英雄,也有劉光世之類徒有虛名、茍且徇私的投機者。面對岳飛的卓著軍功,冷眼旁觀甚至暗中拆臺的人也有不少。
經(jīng)過多年的較量,金軍不僅沒能消滅南宋,反而遭到宋軍頑強的抵抗。金朝統(tǒng)治集團上層也意識到需要改變對宋的政策,于是雙方開始就“議和”問題展開了實質性接觸。一直到公元1141年(紹興十一年),經(jīng)過宋朝和金朝不斷交涉與反復磋商,宋金最終達成“紹興和議”。
條約規(guī)定:宋向金稱臣,雙方以淮水至大散關為界,宋割讓唐、鄧兩州以及商、秦兩州大部分給金朝,并且每年向金進貢銀25萬兩、絹25萬匹。在條約簽署換文之前,宋高宗嚴令一路得勝的岳飛撤軍。岳飛萬般無奈,嘆息說:“十年之功,廢于一旦!”所有的努力在朝夕之間就被毀掉了。之后岳飛和張俊、韓世忠一起被召回朝廷,張、韓被封為樞密使,而岳飛卻被封為樞密副使。不久后,岳飛和他的兒子岳云、部將張憲,在南宋首都臨安的牢獄中被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決了。
岳飛遇害,直接的劊子手們是當時力主議和的宰相秦檜、受秦檜指揮負責刑訊逼供的官員萬俟卨、與秦檜串通配合的大將張俊等人,而真正下命令殺掉岳飛的則是宋高宗趙構。這是中國古代政治史上最令人痛心的悲劇之一。歷代以來,人們對岳飛盡忠報國的事跡不斷傳頌和演繹,岳飛崇高的愛國熱情和精神將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故事講到這里,請你想一想,宋高宗趙構和秦檜為什么要冤殺抗金名將岳飛呢?
[選自《歷史學家爸爸講中國史》(第七卷),譚木聲主編,安徽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