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誤區(qū)
記敘文有六要素,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記敘文寫作中,若能清楚地交代這六要素,作文就會顯得內容完整、中心思想突出。然而,很多同學在寫作時,最常見的問題就是記敘六要素交代不清楚,要么結構混亂,導致內容不完整;要么詳略不當,導致中心不突出。
文題亮相
生活中,你一定有過許多珍貴的回憶,有同學間相伴的美好點滴,有家人間相處的甜蜜時光,也有陌生人留下的珍貴片段……
相信,總有一些人或一些事,如同烙印般深深地刻在你的心中,讓你難以忘懷。
請以“忘不了" "”為題,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記敘文。
要求:(1)將題目補充完整再作文;(2)立意自定,角度自選;(3)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4)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個人信息。
病文在線
忘不了那段路
每次回老家,走在那條泥濘的山路上,我總會想起我小學時走過的那段路,想起爺爺陪我走過的那個童年。
清晨,雞還未打鳴,爺爺便坐在我的床頭,輕聲喚我起床,而我只是坐起來,看著爺爺忙碌的背影發(fā)呆,遲遲不肯從睡夢中清醒過來。①天色朦朧,陡峭的山路愈發(fā)難走,但這條路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有爺爺對我的殷殷囑咐。
到了公交車站,爺爺還在不斷地叮囑我要好好學習,但我只是機械性地點點頭。車終于來了,還是一如既往地擠滿了人。車門剛打開,爺爺便沖了上去,手伸在前面,推進人堆的縫隙,使勁兒往里鉆,同時用一只手拉住我,一彎,一摟,一拽,便把我擠在他的身前。他的任務也算完成了。
下車后的爺爺卻沒有了來時的那份活力,他似乎又成了我印象中的那個孱弱的老頭,走路也變得踉蹌起來。走下車的那一刻,他的背影顯得愈加單薄。他站在路邊,眼睛迅速鎖定我的位置,但眼神依舊堅毅。
那一刻,看著爺爺的眼睛,我醍醐灌頂,他確實忍受著大山的環(huán)境在這里生活,但他那顆與之抗爭的心卻從未被消磨,所以他對我上學這件事是如此認真。②
見我看他,爺爺揮揮手用力地喊道:“打起精神來,到了學校要認真學習!”我猛地點頭,抹去眼角的淚花,車終于出發(fā)了。③
耄耋之年的爺爺,依舊守在大山里,帶著自己未竟的夢想,企盼著他的后代能用讀書之道沖出大山,走向外面精彩的世界。
我永遠忘不了那段路,那段在我記憶中愈加深刻的路。④
①對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交代得不夠具體。爺爺叫醒孫子,應該還有一系列的步驟,這里沒有說清楚。
②這里需要對爺爺的情況進行簡單的交代,要寫清楚他是如何忍受山里艱苦的環(huán)境還依舊選擇在這里生活的。
③這段是爺爺送“我”上學這件事的結果,卻只交代了爺爺的情況,但本文的主人公是“我”,“我”的情況也要交代清楚。
④結尾尚需點題,緊扣題意,突出中心。
病情分析
習作主要記敘了童年時爺爺送“我”上學的事情,從整體上看,記敘文的要素基本具備,只是不夠具體。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對事情的起因交代得不夠清楚。習作第二段,爺爺在叫醒孫子起床后,肯定會有一些事情發(fā)生,但這里只是一筆帶過,無法體現爺爺對孫子細致入微的關愛。
2.對事情的經過敘述得不夠詳細。習作第四段,爺爺的眼神為什么會如此堅毅,根據語境得知,爺爺是有故事的,這在記敘中屬于插敘,應交代清楚。
3.對事情的結尾記敘得不夠完整。結尾只寫了爺爺的情況,卻沒有交代自己的情況,且沒有扣題,自然無法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化蝶之作
忘不了那段路
◎孫寶成
每次回老家,走在那條泥濘的山路上,我總會想起我小學時走過的那段路,想起爺爺陪我走過的那個童年。
清晨,雞還未打鳴,爺爺便坐在我的床頭,輕聲喚我起床,我迷迷糊糊地坐起身,半睜著眼,看著爺爺忙碌的背影發(fā)呆,遲遲不肯從夢中醒過來。
見我一動不動,爺爺便把洗臉盆端到我的面前,示意我趕快洗漱;我匆匆洗了把臉,爺爺早已背上我的書包站在房門口,手里還捂著兩個熱騰騰的饅頭。見我收拾好,爺爺將饅頭塞到我的手里,大步流星地向外沖去。(升格文將爺爺叫醒“我”后的事情描寫得生動具體,除了送“我”上學外,還負責照顧“我”的生活起居)天色朦朧,陡峭的山路愈發(fā)難走,但這條路上的每一寸土地,都寫滿了爺爺對我的殷殷囑咐。
到了站臺,爺爺不斷地叮囑我要好好學習,我也只是機械性地點點頭。車終于來了,還是一如既往地塞滿了人。車門剛打開,爺爺一個健步沖了上去,手伸在前面,推進人堆的縫隙,然后用另一只手拉著我,一彎,一摟,一拽,就把我送到了他身前,然后把書包遞給我。此時,他的任務就算完成了。
爺爺下車后,卻沒有了來時的那份活力,他似乎又變成了我印象中那個孱弱的老頭,走起路來也變得踉蹌。那一刻,他的背影顯得愈加單薄且瘦小。他站在路邊轉過身,眼睛迅速鎖定我的位置,放出堅毅的光芒。
爺爺曾經為了自己的夢想,每天都走這段難行的路去求學,然而,他并沒有考上理想中的大學,殘酷的命運,讓他只能留在這座大山里度過一生。我本以為爺爺早就放棄了。(這里交代了爺爺的眼神如此堅毅的原因,原來,他也有渴望求學的夢想,而孫子的求學之路猶如他的求學之路,所以眼神才會如此堅毅)那一刻,看著爺爺的眼睛,我醍醐灌頂,他確實忍受著大山艱苦的環(huán)境在這里生活,但他那顆與之抗爭的心卻從未被消磨,所以,他才會對我上學這件事如此認真。
耳畔傳來爺爺的呼喊,我的思緒被拉回。抬起頭,爺爺沖我揮手作別,“小寶貝,打起精神來,到學校要認真學習?。 蔽夷ㄈパ劢堑臏I花,連連點頭回應。
如今的我,早已走出大山,來到江浙發(fā)達地區(qū)求學。(除了交代爺爺的生活外,還交代了“我”的情況,這樣才能推動事件的發(fā)展)已至耄耋之年的爺爺,依舊守在大山里,帶著自己未竟的夢想,企盼著他的后代能借讀書之道走出大山,走向外面精彩的世界。
想到這里,我的眼眶不由得濕潤了。
爺爺陪我走過的這段上學之路,讓我終生難忘。(結尾點明題意,使記敘的要素更為完整。)
【浙江紹興市柯橋區(qū)浙光中學】
升格點評
修改后的作文,以下幾點值得同學們借鑒:
1.以時間為序進行構思。升格文按照時間順序行文,條理清晰,結構完整。
2.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與發(fā)展的過程。比如爺爺的眼神為何如此堅毅,這就是事情的起因,要交待清楚,要讓讀者明白爺爺為什么如此堅定地送小作者上學。
3.結尾緊扣題目。只有結尾緊扣題目,記敘的要素才會更完整,才能表現出記敘的中心。升格文通過結尾的點晴之筆,將記敘要素有機地組合起來,這才是一篇完整的記敘文。
由此可見,記敘的六要素在寫作中主要起到了構建故事結構和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作用。通過合理地安排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體驗故事,增強故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時,還需要注重情節(jié)的連貫性和合理性,讓故事敘述更有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