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籬笆上的牽?;ㄉl(fā)著幽香,院子下面的稻田里蛙鳴一片。木匠蹲在門檻上吧嗒吧嗒抽水煙,煙火忽明忽暗的,像天際深處若隱若現(xiàn)的星子。女兒阿珍在院子里的梧桐樹下捉螢火蟲,月光灑了一地的銀花。
“阿哥山上唱山歌,阿妹繡房織綾羅。聞得山歌就出門,不織綾羅來聽歌……”
女兒窈窕的身影,讓木匠想起了阿珍娘。阿珍娘是被三年前一場大病送走的,女大十八變,轉(zhuǎn)眼,阿珍長成了一個人見人愛的大姑娘。木匠從小曲里聽出了一些滋味,于是試探著問。
“阿珍,這兩天阿俊在忙啥?”
阿俊是木匠的小徒弟,長阿珍一歲,聰明伶俐,手上的功夫一學(xué)就會,將來肯定是個出色的手藝人。出師后,阿俊獨(dú)自外出攬活,傍晚時分不忘過來幫師傅挑幾擔(dān)水、劈一陣柴,順便跟阿珍說上幾句俏皮話,木匠知道小徒弟的心思。
“誰知道?”
是有兩天沒見到阿俊了。阿珍停住了小曲,若有所思,螢火蟲鉆個空兒飛出了手心,越飛越高,像阿俊彎彎曲曲的山歌。
“阿亮好一陣子沒來過了。”
阿亮自個兒沒來,早幾天,還托城里的阿婆過來說道,送給木匠兩瓶窖藏十八年的女兒紅,送給阿珍兩匹上等的絲綢做衣裳。阿亮是木匠的大徒弟,名師出高徒,他早自立門戶,在城里開了木器鋪,風(fēng)生水起的。
“阿亮不是在城里忙活嗎?”
“阿亮的木器鋪缺個幫手,你愿意過去嗎?”
阿爸這是試探來的,阿珍臉上發(fā)燒,不肯作聲。大師兄相貌敦厚,會處世道,二師兄外表俊朗,會唱山歌,阿珍喜歡兩人為自己較勁討好的樣子。只是,一個姑娘不會配給兩個郎,要論選哪一個,阿珍心里還沒著落呢。
月光緩緩地挪著腳步,如水般漫過屋檐,浸入廳堂。木匠吧嗒深吸一口水煙,耐心地等待女兒的答復(fù)。月光下,阿珍看清了阿爸那張瘦長的臉廓,煙氣如霧般籠著額眉。
阿爸犯愁了,阿珍咯咯一笑,問:“阿爸,你說大師兄二師兄誰能做大匠?”
江城山清水秀,一條河水穿城而過,山上林木蔥郁。江城自古出匠人,手藝中平的稱作師傅,手藝絕頂?shù)姆Q作大匠。木匠的手藝是祖?zhèn)鞯?,功夫在江城也有些名氣,只是在他的眼里,江城近百年真正能夠稱得上大匠的只有一個,那是木匠的爺爺。
爺爺?shù)氖炙囈彩亲鎮(zhèn)鞯模贻p的時候走南闖北,中年回到江城結(jié)婚生子,手上功夫已經(jīng)糅合了南北風(fēng)格,達(dá)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此時,爺爺還沒有稱作大匠,直到做的兩盞花燈輾轉(zhuǎn)至一位貴人手里,然后又被送到宮里祝壽,宮里人看了高興,驚訝民間竟有這等能工巧匠,問明情況,于是賞賜了“大匠”的匾額光宗耀祖。
器物終究是器物,是因為人的渲染,才能流芳后世。木匠再吧嗒吧嗒抽一袋水煙,額眉舒展開來,心里有了決定:阿亮阿俊誰的手藝好,阿珍就配給誰。日后既能光大祖?zhèn)鞯氖炙嚕挚梢猿删鸵欢伟嚅T的佳話。
恰巧江城重修一座古剎,善男信女請木匠為寺廟塑兩尊觀音菩薩,木匠把重任交給了阿亮和阿俊。阿亮選用貴重的檀木,阿俊選用上等的樟木,一個月后,兩尊菩薩塑完,一尊請在了前殿,一尊請在了后殿,前往拜謁的人都說兩尊菩薩慈眉善目,莊嚴(yán)如生,仿佛看見了人間的疾苦。師兄弟的手藝難分伯仲。
那年的春天,突如其來的戰(zhàn)火打破了江城千年的寧靜。先是天上有鐵鳥轟隆隆飛過,然后是男女學(xué)生成群結(jié)隊走上街頭高呼口號,江城人這才知道,國家要亡了,民族要亡了。江城不少年輕后生開始瞞住家人,跟隨過路的隊伍奔赴戰(zhàn)場。
一個月色皎潔的夜里,阿珍聽到窗外傳來了歌聲:“五月的鮮花開遍了原野,鮮花掩蓋了志士的鮮血。為了挽救著垂危的民族,他們曾頑強(qiáng)地抗戰(zhàn)不歇……”
有人敲窗三下,歌聲漸行漸遠(yuǎn),窗欞上插著一束染滿芳香的菜花。二師兄走了,把自己讓給了大師兄,阿珍心里不是滋味。然而,很快,大師兄變賣了木器鋪,給阿珍留下一枚祖?zhèn)鞯挠衽?,也走了?/p>
阿亮和阿俊再也沒回來過。多年后,木匠帶著一些遺憾離開了人世,留下阿珍一人。歲月的變遷改變了江城的模樣,幸運(yùn)的是,護(hù)佑江城的那座寺廟沒有在兵荒馬亂中毀敗,兩尊菩薩也保留了下來。
傳聞,大師兄走后加入了國軍,二師兄走后加入了八路軍,救國救亡的時候,兩軍共同御敵,趕走了侵略者。后來,又走上紛爭的戰(zhàn)場,最后大師兄跟隨隊伍去了寶島,二師兄犧牲在解放東北的戰(zhàn)場上,安葬在某個烈士陵園。
美人在骨不在皮。木匠的女兒阿珍也老了,依稀間,撫摸著當(dāng)年阿亮留下的玉佩,唱著當(dāng)年阿俊教會的曲調(diào),身姿還是那么美麗動人。阿妹想念阿哥的時候,就到寺廟里看那兩尊菩薩。江城的匠人說,阿亮和阿俊都是大匠。聽過這個故事的人說,阿珍一生守著青燈,心如菩薩。
到底是喜歡大師兄些,還是喜歡二師兄些,只有阿珍自己知道。就像江城那條清澈的河水,日夜不舍向東流……這阿珍的心吶,正如一位詩人吟唱的:一會兒在這頭,一會兒在那頭……
作者簡介:
趙香遠(yuǎn),男,湖南衡東人,小說散見于《莽原》《中國鐵路文藝》《短篇小說》《小說月刊》《小小說月刊》《蓮池周刊》《佛山文藝》《連云港文學(xué)》《上海故事》《閱讀時代》《微型小說選刊》《傳奇·傳記文學(xué)選刊》等刊,著有長篇小說《開在邊緣的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