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shù)的人都會有婚姻,但未必會有真正的愛情。
婚姻,是人生旅程的驛站。有的人會在那里駐足很久,直至生命的終結(jié);有的人卻經(jīng)歷短暫;有的人也許會經(jīng)歷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婚姻驛站,但仍然沒有找到真正的愛情。
如果對婚姻進行最一般的演繹,那便是三位一體:一是伴侶的相對固定;二是經(jīng)濟共同體;三是人類自身再生產(chǎn)的配對。如果您認同這一看法,那么,您可以細看,其實這些都是可以將就的,但真正的愛情不是。
那么,愛情是如何產(chǎn)生的呢?我以為,愛情源自河流,源自人們在河邊對“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無奈與傷感。因為流水,流的是時間,是人的生命密碼。這一認知不僅孔圣人感覺到了,古希臘的哲學(xué)家赫拉克利特也感覺到了,所以他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比藗儗τ跁r間流逝的恐懼是源自心底的,在這種恐懼和傷感之中,人們總想抓住點什么,總是在心靈上渴望得到慰藉。而愛情恰恰是人們在無邊的沉淪中的本能。于是,少男們“在河之洲”思慕著“窈窕淑女”,少女們“在彼中河”思慕著“髧彼兩髦”的少年。這樣的愛情,才足夠明凈、澄澈。
相對于愛情,建功立業(yè)都終將煙消云散?!肮沤駥⑾嘟窈卧??荒冢一堆草沒了?!敝挥袗矍椋屓藗儷@得一種神秘的、永恒的力量,人們就是憑借這種力量與命運抗?fàn)?。這種力量,足以讓情人們在河邊大聲喧嘩,喧嘩聲大大地壓過那讓人恐懼的流水聲。
再讀現(xiàn)代詩人卞之琳的《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fēng)景,看風(fēng)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边@種對于愛情的憧憬,難道不是源自橋下那條奔流向前而不復(fù)歸的河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