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百姓的責任擔當;“入仕則良相,匡扶社稷”,是士子的責任擔當;“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是將軍的責任擔當。
從古至今,勇?lián)熑问冀K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魯迅曾斷言,中國從不缺少仁人志士,作為國之脊梁,他們有確信,不自欺,前仆后繼。他們以責為念,行重之事,不畏艱難,不圖私欲,只愿以身許國,以心許民,托舉著這個古老的民族歷經(jīng)千年而不衰,歷經(jīng)風雨而不倒,時至今日,依然神采奕奕、朝氣蓬勃。
為什么要勇?lián)熑危俊墩撜Z》有言:“不患無位,患所以立?!比松谔斓刂g,各有責任。認識責任、承擔責任是人生成長的必經(jīng)之路。百貨大樓售貨員張秉貴時刻將顧客放在心中,將責任擔在肩上,才能三十年如一日,對售貨這項簡單的工作始終懷揣一腔熱情,扎實鉆研,認真總結,練就了稱糖“一抓準”、算賬“一口清”的絕技,成為人們愛戴尊敬的“糖果爺爺”。由此可見,勇?lián)熑尾粌H是一種情懷,更體現(xiàn)了個人的能力素質。須知敢擔當者必有勇,勇于盡責;能擔當者必有為,為在務實。
為什么要勇?lián)熑??“無窮的遠方,無數(shù)的人們,都和我有關”魯迅這樣說?!拔遗c世界相遇,我自與世界相蝕,我自不辱使命,使我與眾生相聚”,蘇格拉底如是道。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每個人自出生起就是群體的一員,自然而然應當擔負為群體負重前行的責任。這責任是屈原“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慨嘆,是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期盼,是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無畏,是張桂梅“三寸粉筆系深山,燭光千里耀云嶺”的執(zhí)著,是黃文秀“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的奉獻,更是無數(shù)普通人“不為名利,但求心安”的堅守,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化傳承中永不熄滅的火種,是每個中華兒女心中對家國天下的深情與擔當。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躬逢盛世,這是屬于我們的時與勢;萬里路遙,這是賦予我們的擔與責。我們肩負著歷史的重任,承載著民族的希望,必須以昂揚的姿態(tài)、堅定的步伐,迎接每個挑戰(zhàn)。我們不僅要勤勉盡責,做到“在其位、謀其職、負其責、盡其事”,更要心懷天下,秉持“計利當計天下利”的大公品格,練就“泰山壓頂不壓腰”的擔當鐵肩,以青春之我,創(chuàng)建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將個人理想與國家需要相結合,將個人奮斗融入國家發(fā)展大局,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無懼風雨,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