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繪本是一種適合幼兒閱讀的文字形式,有著畫面豐富、文字簡單的顯著特點,既有助于幼兒的語言發(fā)展,又有助于增強幼兒的適應能力,為幼小順利銜接提供有力的支持。幼兒教育是一項復雜性、多方參與性的教育活動,尤其需要幼兒園和家庭的密切配合,形成一致的教學理念,才能為幼兒的成長營造出良好的條件。在幼小銜接日益得到重視的新時期,如何借助幼兒喜愛的繪本,以家園共育為載體,促進幼小順利銜接,是現階段不少幼兒教師關注的熱點話題。對此,文章探討繪本在幼小銜接中的價值,結合幼小銜接實際,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實踐路徑。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qū)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庇仔°暯邮墙逃w系的必要構成,這是因為幼兒園和小學有著不同的教育目標和形式,相較于成人、小學生和中學生,幼兒園的幼兒適應能力不強,若不開展幼小銜接工作,對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特殊時期的幼兒而言,小學的差異性會導致其不適應,產生不同程度的入學障礙,影響身心健康發(fā)展。繪本作為學前讀物,不僅能夠為幼兒帶來良好的早期教育,實現閱讀啟蒙的作用,更是幼小銜接中培養(yǎng)語言能力、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教學載體,在幼小銜接中有著很高的價值。它也有利于促進家園互動,獲得事半功倍的幼小銜接效果,實現“家園巧互動,同心促銜接”的教育目標。
一、繪本在幼小銜接中的價值
(一)激發(fā)閱讀興趣,培養(yǎng)閱讀能力
面對幼小銜接中的各種挑戰(zhàn),繪本閱讀展現出獨特的優(yōu)勢,生動的內容、有趣的情節(jié)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促進幼兒認識世界、感知世界,激發(fā)閱讀興趣,形成初步的閱讀能力。例如,為了促進幼兒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幼兒教師在班級內創(chuàng)設閱讀角,擺放一些符合幼兒身心特點的繪本,常見的有《小玻系列叢書》《十一只貓開餅店》《我是霸王龍》《快樂的泰迪熊系列》。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開始關注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具備探索生活的意識。通過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幼兒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感知生活的多姿多彩,自主探索繪本中的趣味情節(jié),促進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為幼小銜接奠定良好的閱讀基礎。同時,閱讀的過程便是學習的過程,很好地拓寬了學習范圍,能夠促使幼兒從感知生活延伸到積累間接經驗與學習科學知識,進而從書籍中構建不同的情境,以一種不同于具象認知的方式發(fā)現新事物,理解事物的內涵與發(fā)展規(guī)律,促進思維不斷發(fā)展。
(二)提供社交經驗,增強情感體驗
幼兒園的幼兒正處于人生的啟蒙階段,能力、思想和意識等方面都處于相對封閉的狀態(tài)。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是幼兒適應小學生活的基礎,也是幼兒良好綜合素質的表現。在幼小銜接實踐中,幼兒教師要注重幼兒社交經驗的培養(yǎng),促使幼兒在遇到困難時通過溝通、交流的方式來解決,形成良好的交往和合作能力。這有利于幼兒入學后結交新朋友、認識新教師,逐步適應小學新的人際關系。以《煩人的兔子》這一繪本為例,以人際交往為主線,講述了大熊獨居的平靜生活被打破,它把兔子們嚇跑后收到一封信和一只小籃子,生活被徹底改變……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也在告訴幼兒,生活中不管做什么都是自己一個人會很孤獨,嘗試融入集體將有意想不到的收獲。繪本通過大熊與兔子之間令人捧腹的互動,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幼兒如何學會交朋友,接納他人并學會分享,可以幫助幼兒積累社交經驗,形成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
(三)培養(yǎng)學習習慣,奠定學習基礎
從幼兒園到小學,幼兒的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對幼兒學習能力、適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幼兒做好學習方面的準備,更有利于幼兒適應小學的學習和生活。例如,為了促使幼兒形成做計劃的意識和習慣,幼兒教師可向幼兒提供《做計劃大挑戰(zhàn)》,這一繪本講述主人翁布雷恩堆積了許多的任務沒有完成,經過媽媽和教師的建議后,他明白了可以按照分主次、做計劃、張貼“計劃表”提醒三個步驟完成多個任務,能夠促進幼兒計劃意識的初步形成?!渡险n我要更專心》繪本通過幽默風趣的方式告訴幼兒,只有認真聽講,才能打敗教室里的“魔法師”。繪本中也提到了保持專注的好方法,能夠幫助幼兒提高學習效率,早日適應小學階段的生活。同時,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幼兒教師也可以鼓勵幼兒用圖畫、符號、文字等方式標識物品,讓他們愿意在生活中再現故事情節(jié),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進而更加主動、持久、投入地學習。
二、繪本在幼小銜接中的實踐路徑
(一)注重理念先行,轉變教育理念
根據哈克教授的斷層理論可知,幼兒從幼兒園進入小學階段會面臨一些斷層關系,常見的便是師生關系的變化,這將給幼兒帶來很大的心理落差。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教師,也是和幼兒最為親近的人,家長的教育觀念和指導對于幼兒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更好地促進幼小銜接工作的高效開展,幼兒教師要轉變家長的教育理念,向家長普及幼小銜接的重要性。當真切地感受到幼兒在繁重學習壓力下的消極情感時,家長將逐步地轉變教育理念,認識到幼小銜接的關鍵是心理準備和習慣準備,有意識地激發(fā)幼兒對小學生活的向往。這樣幼兒才會以良好的心態(tài)迎接小學生活,產生積極的心理情感。繪本是早期教育的最佳讀物,蘊含豐富的教育價值,幼兒教師可引導家長在家庭生活中與幼兒一起閱讀繪本,如《怕分離,怎么辦?》,讓幼兒認識到分離的意義,了解成長的過程,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未來的挑戰(zhàn),形成適應小學生活的能力。
(二)引入繪本資源,做好入學準備
1.精選閱讀主題,做好身心準備
幼小銜接即開展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促使幼兒提前做好進入小學的身心準備,實現幼兒園和小學之間的有效過渡,避免出現焦慮、厭學等入學障礙問題。引導幼兒做好身心準備是幼小銜接工作的一部分,面對新的校園環(huán)境、新的教師以及新的同學,家長和幼兒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擔心,可以閱讀《我要上小學》這一繪本。這是一本緩解入學焦慮的繪本,適合親子閱讀,可以讓家長少一些擔憂,讓幼兒順利適應小學生活。走迷宮、判斷真假、找不同、數數……各種好玩的游戲真實還原了小學的一天,讓幼兒在輕松的氛圍中了解小學日常。在繪本閱讀之后,教師可以開展“我想上小學”討論活動,引導幼兒討論、分享對小學的認識,初步建立對小學的期待感。家長在家庭生活中也要保持良好的情緒,發(fā)現幼兒不高興時接納其消極情緒,通過溝通的方式來緩解幼兒的不良情緒,逐步引導幼兒形成積極的心理情緒,同時不要讓幼兒被過多的作業(yè)束縛。家長可以與幼兒共同探究生活中的事物,培養(yǎng)他們的探究意識。
2.開展實踐活動,做好生活準備
生活準備是指幼兒需要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做好相應的準備,主要包括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衛(wèi)生習慣、具備一定的生活自理及安全防護能力、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日常勞動等。在幼小銜接的過程中,我們更需要關注幼兒的生活習慣,有意識地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自理和安全防護能力。一些家長出于對幼兒的關愛和喜愛,忽略了對幼兒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一些幼兒形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不良習慣,顯然不利于幼小銜接。為此,借助趣味性的繪本圖書開展實踐性的活動,促進幼兒生活能力和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讓幼兒做好生活準備,才能實現幼小順利銜接,如引導幼兒閱讀《整理房間我能行》這一繪本,趣味的情節(jié)符合幼兒的身心特點。繪本中佳佳得到媽媽的“秘訣”后,每天都把房間整理得干干凈凈的,再也沒有臟亂過。通過閱讀這一繪本,幼兒會認識到整理繪本的作用和價值,主動整理房間,知道這件事一點都不難。為了增強生活準備教育的趣味性,幼兒教師可以開展“整理物品小游戲”實踐活動,在活動區(qū)域投放鉛筆、繪本圖書和文具盒等物品。班里的女孩子會在教師的示范下很快掌握物品整理的要領,男孩子學習速度相對慢一些。此時,幼兒教師一定要耐心地鼓勵幼兒:“加油,你一定可以的!”“寶貝,要不要和老師一塊完成物品整理的任務?。俊蓖ㄟ^游戲活動的開展,培養(yǎng)幼兒整理物品的意識和習慣。
3.鼓勵交流合作,做好社會準備
不可否認,做好社會準備對于幼兒的順利入學有很大的作用。在教學活動中,我們要引導幼兒與同伴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務,在遇到困難時通過溝通、交流的方式來解決,增強社會性發(fā)展能力。幼兒在3—4歲時會進入人際交往敏感期,通過閱讀《公雞的新鄰居》這一繪本,他們可以從簡單有趣的故事中感受到交朋友的樂趣,從公雞的身上學到交朋友的方法和溝通的重要性。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閱讀《我懂禮貌》,這是一本親和力十足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繪本,作家通過種種小動物在幼兒園里的情境,幫助幼兒了解禮貌的重要性,引導他們在不同的場合表現出正確的言行舉止,變成懂禮貌、有人緣、讓自己和別人都開心的人。家長作為幼兒的第一任教師,在家庭生活中可以開展親子活動,通過共讀《我能解決矛盾》《手不是用來打人的》《我不再大聲喧嘩》《上學不再丟三落》等繪本,促使幼兒形成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同時,結合小學的作息制度,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適應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作息習慣,為進入小學階段學習、生活營造有利的條件。
4.創(chuàng)新學習形式,做好學習準備
繪本是幼兒學習的第一本書,具有兒童性、文學性和藝術性等特征。它將精煉的語言與精致的畫面巧妙融合,更加突出了圖畫與文字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繪本《大腳丫跳芭蕾》的作者埃米·揚運不僅采用不透明水彩勾畫出貝琳達的世界,讓粉紅色的貝琳達成為幼兒注意力的焦點,還采用漫畫手法夸張地展現出了貝琳達發(fā)髻、橡皮一樣的長手,體現了芭蕾優(yōu)雅的藝術美感。在繪本閱讀之后,我們組織創(chuàng)意繪畫活動,讓幼兒自由發(fā)揮想象與個性,創(chuàng)作出芭蕾舞者的各種姿態(tài)。雖然這些作品描繪得不是那么形象,但都是幼兒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表現。教師可以通過“繪本閱讀+創(chuàng)意繪畫”創(chuàng)新閱讀形式,讓幼兒形成良好的閱讀、繪畫、思考等學習習慣。家長也可以在家庭中創(chuàng)設出閱讀區(qū),擺放有利于幼兒學習準備的繪本,如《你會寫字嗎》《遲到的理由》。同時,把一日活動時間表引入家庭生活之中,引導幼兒按照時間表參加相應的活動,以此來幫助幼兒建立時間觀念,提升完成學習任務的效率,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品質。
三、結語
現階段,各行各業(yè)對人才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社會氛圍的影響,教育焦慮呈現出快速下移的現象,導致不少家長和幼兒教師僅重視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幼兒生活、交往等能力的培養(yǎng),不利于實現幼小順利銜接的教育目標?!翱茖W協(xié)同,幼小銜接”是幼兒園的重要工作,家長和幼兒園作為幼兒教育的主體,需要樹立一致、科學的育兒理念,為幼小順利銜接提供良好的支持。閱讀作為運用語言文字來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并獲得審美體驗的活動,是幼兒的關鍵能力與必備品格之一,是他們未來成長與發(fā)展的基礎。繪本是一種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圖文并茂的故事書,具有圖文并茂的顯著特點。在幼小銜接背景下,幼兒教師需要認識到幼小銜接的必要性和繪本閱讀的價值,結合幼兒的身心特點,以家園合作為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引導幼兒形成自主學習意識、健康生活習慣、生活自理能力,增強社會參與意識,促使幼兒在身心、生活、社會、學習方面做好準備,保證從幼兒園向小學順利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