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閱讀
曾國藩:從自負到自省
三十歲前,曾國藩“自負本領(lǐng)甚大,每見人家不是”。隨著年齡漸長,他逐漸開始認識到自身的不足,開始反省自身。為了改正缺點,他立下“三戒”,并將自己的缺點寫在日記里,記在家書中,公之于親人、朋友,接受批評、監(jiān)督,自己常?!盀橹と缓钩觥?。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將這種反省自勉的品格堅持了一生。
劉邦的成功秘訣
在劉邦戰(zhàn)勝項羽贏得天下后,有部下問他的成功秘訣,劉邦說:“論出謀劃策,我不如張良;論管理百姓,我不如蕭何;論帶兵打仗,我不如韓信。但我的長處是知人善任,所以我能夠取得天下?!笨梢姡松迫问莿钊〉贸晒Φ年P(guān)鍵。而一個人對自己有清醒的認知,何嘗不是他成功的前提?
托爾斯泰反省自我
列夫·托爾斯泰在年輕的時候曾染上了一些不良嗜好。但不久之后,他幡然醒悟。他將自己錯誤的原因詳細列出來,寫在日記本上。這一次的自省猶如一個霹靂打在他身上,他決心改正不良習(xí)慣。于是他跟著哥哥來到高加索,在部隊里當一個下級軍官,并邁上文學(xué)創(chuàng)作之路。
荀況《勸學(xué)》
戰(zhàn)國末期著名思想家荀況的《勸學(xué)》一文中有這樣一段精彩的話:“木直中繩, 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fù)挺者, 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比松且粋€自我改變與自我雕琢的過程。正像玉雕大師雕玉一樣,在確定形態(tài)之前,就設(shè)計好了如何剔除玉石上諸多的瑕疵。人應(yīng)自省,雖然不能像古代雅士那樣一日三省,但要達到“知明而行無過”的境界,至少也應(yīng)該做到一日一省或幾日一省,只有經(jīng)常自省,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才會有所進步。
人物風(fēng)采
巴金《隨想錄》
巴金先生晚年寫了《隨想錄》,對自己進行反省,并將自己認為可恥的地方公之于眾,這是對自己靈魂的無情拷問,是痛定思痛的自我懺悔。有學(xué)者評論,此舉凸顯了知識分子的良知,樹立了不朽的精神路標。一個人如果經(jīng)常自省,他就會不斷地改正錯誤,不斷地完善自己。
素材解讀像巴金那樣,不僅能夠自我反省,而且能將自己可恥的地方公之于眾,這樣一個勇敢的人,必然會為后人所銘記,一個民族如果能夠經(jīng)常反省,就能不斷進步,變得越來越強盛。
適用話題自省、責(zé)任、勇敢等。
小編有話說自省,是成長的開始,也是成就人生的良方。自省就像照鏡子,能把一個人的成敗與得失都照得透亮。為人處世,如果只盯著別人的過錯,就很難看清自身的問題。只有懂得常思己過,才能知己短、補不足。
古話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自省,是給自己一個機會,以旁觀者的身份去思考問題,實現(xiàn)突破。當一個人懂得自省,他就會明白:多一些捫心自問,就會少一些推諉紛爭;多一些觀心自省,就會少一些躊躇不前。
你來說說看同學(xué),你也有過成敗或得失吧!請寫一寫你的反思。
"
名家解讀
人生的3把鑰匙:自省、自律、自洽
常自省
古人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意思是事情做不成的時候,要多多自我反省。
反躬自省,是一個人根植于內(nèi)心的教養(yǎng),也是幫助自己成長的絕佳途徑。
自省,是成長的開始,也是成就人生的良方。
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觀心自省,審視自我。因為他們明白,不斷省察、檢視自我,才能成為更加優(yōu)秀的人。
懂得審視自己、常思己過,方可知己短、補不足。自省之于人生,是自知、自強與自我提升。
能自律
有這樣一句話:“解決人生問題最主要的工具,乃是自律?!弊月?,是掌控生活的前提。
只有保持自律,調(diào)準生活的刻度,把握生活的節(jié)奏,才能在人生路上篤定前行、滿載而歸。
真正的自律,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行動指南,而是沿著自己既定的目標,有選擇地追求,有選擇地舍棄。
這個過程注定漫長,也正因為漫長,才凸顯出自律的可貴。
當我們能拋開外界的紛繁聲音,只為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強大,自律將能發(fā)揮它最大的積極作用。
懂自洽
有人說:“人生就是不斷說服自己,再好好陪陪自己?!币溃瑳]有完美的人,更沒有完美的人生。
人這一生,最難得的是認清自我,在自洽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
人生如月,盈虧有間。要學(xué)著接納自己的缺陷,擁抱真實的自我,享受和解的暢快。
如果終日與自己較勁,只會陷入疲憊的追逐中,讓幸福一點點被消耗。倒不妨坦然釋懷,淡然自洽。
卸下心靈的負累,擁抱當下的熱忱,如此,便可窺見生活的明媚與通透。
素材解讀
知恥而后勇,見賢思齊焉。一個人只有懂得反省,才能找到自身的不足,進而改正,從而獲得成長。學(xué)會自省,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開始。一個人,只有對自己負責(zé),才能夠真正地掌控自己的人生。當你學(xué)會了自律,也就擁有了改變命運的主動權(quán)。人生,是一場漫長的修行。在這條修行路上,我們會遇到各種難題,也會遭遇各種困境。想要擺脫困境,就必須學(xué)會調(diào)整心態(tài),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唯有如此,我們才不會被困難打倒。
適用話題反思、自省、自律、自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