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識海洋中,書籍猶如璀璨的明珠,等待我們去發(fā)掘。然而,若沒有正確的讀書方法,我們就只能在這片海洋中盲目地漂泊。怎樣才能實現高效讀書,讓每一次閱讀都成為充實且有意義的心靈之旅呢?
一、精讀與跳讀相結合
精讀,指細膩的感受、透徹的理解和廣泛的聯(lián)想;跳讀,則是主動地舍棄、有意地忽略某些不重要的內容,以求高效閱讀。這兩種方法在同一閱讀過程中可以交替使用。
精讀,要理清故事的來龍去脈,思考故事情節(jié)、人物描寫等是如何展現人物的精神品質的;對人物的語言特點展開細致的分析;對環(huán)境描寫在小說中的作用進行品讀鑒賞等。
跳讀,即跳過與閱讀目的無關或自己不感興趣的內容,也可以跳過某些不精彩的章節(jié)。如書中一些描繪人物外貌、打斗場面或環(huán)境氣氛的片段,這些大都有“說書人”渲染夸飾過的痕跡,可以略而不讀。還有書中部分套路雷同、情節(jié)簡單的故事,在閱讀過程中也可以跳過。
二、圈點與批注
圈點雖然只是閱讀時的隨手勾畫,但勾畫的內容應是文章記敘的重點、難點、疑點,或是自己深有體會之處。批注則可以從作品的內容、結構、寫作手法、語言特色等方面著手,或展開聯(lián)想與想象,補充原文內容,寫出心得體會。
經典作品需要反復閱讀,每次圈點批注,都可以有不同的側重點,一般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進行,從解決字詞的疑問到對重點語句的理解,再到對全篇內容的把握。
同學們可以給自己設定一些圈點和批注的符號。如用圓點或圓圈表示精警之處,用問號表示質疑,用直線表示需要著重記憶或領會,用波浪線表示重要語句等。
三、摘抄和做筆記
閱讀時,除了在書中直接進行圈點批注外,還可以做一些摘抄和筆記,幫助我們重溫作品內容,積累語言素材,這將有助于提高我們的閱讀質量、提升我們的分析能力、鑒賞能力和寫作能力。
摘抄,就是選摘、抄錄原文中的詞語、句子、段落等,一般根據學習、借鑒的意圖來選擇。如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為了提高寫作能力,我們可以摘抄生動傳神的細節(jié)描寫片段、啟迪思想的名言警句和運用了寫作技巧的精彩語段;為了分析和評價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人物形象,可以摘抄描寫他言談、舉止、心理方面的片段以及他人對他的評價等。
做筆記,主要分為寫提要和寫心得兩種。寫提要,即用精練的語言準確地概括全書的基本內容或要點。寫心得,則是記錄自己閱讀時產生的體會、感想和自己對作品內容和形式的看法與評價,以及自己在閱讀中生發(fā)的新認識、新觀點。
四、選擇性閱讀
興趣選擇:讀整本書,特別是讀大部頭作品時,不是所有的內容都能引起讀者的興趣,但一定有特別吸引人的地方。如,對音樂、繪畫、雕塑等藝術有一定修養(yǎng)或比較熟悉的讀者會對《傅雷家書》中有關藝術的論述產生興趣;相反,如果對這些藝術感到陌生,“談藝”的部分就可以跳讀。
問題選擇:無論是博覽群書,還是讀一本書,都會有一個關注的焦點。像愛因斯坦讀書,一般就只讀與他思考的問題相關的內容,而拋棄那些無關緊要的東西。他邊讀邊拋,書越讀越薄,記憶的負擔越來越輕,思想卻愈加深邃。
目的選擇:根據不同的讀書目的,可選擇不同的閱讀內容。如果是為了與課內學習銜接,就要關注與課內關聯(lián)度較高的內容;如果是為了寫讀后感,就要關注那些令人感受最多、體會最深的內容;如果是為了質疑批判,就要關注你認為可以商討、指瑕的內容。
方法選擇:閱讀不同的文本,可采取不同的方法。實用類文本可以采用“冷讀”的方法,頭腦冷靜,心平氣和,有利于把握概念,抓住要點,深入理解;文學作品可以采用“熱讀”的方法,調動感情,鼓舞精神,以達到感同身受或身臨其境的目的。
五、快速閱讀
快速閱讀是一種基本的閱讀技巧,可以幫助我們盡快把握全書的內容。像《海底兩萬里》此類科幻小說,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和扣人心弦的懸念會令讀者急切地想要知道故事或者人物的結局,這時不妨采用快速閱讀的方法,先把小說讀完??焖匍喿x時要注意集中精力,專心致志;以默讀為主;眼睛的視域要寬;善于抓住書中的關鍵信息和主要線索,同時做到有所取舍。
掌握正確且高效的讀書方法,如同擁有了一把打開知識寶庫的萬能鑰匙,讓我們能夠在書的世界中自由翱翔,不斷地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
愿我們都能探索出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