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壽平比侯愷年長十八歲。從榮寶齋退休后,一九八一年,七十八歲的董壽平當選全國政協(xié)委員。一九八八年,董壽平將其二百幅書畫作品捐贈山西,省政府就撥款一百萬元興建美術館。香港攝影家陳復禮給董壽平拍照做成了雕像。一九九○年九月『董壽平美術館』在晉祠落成。落成典禮邀請侯愷去,侯愷沒去。他說:『我去了說什么?我對任何人都不會當面恭維?!辉僬?,侯愷是『土包子』,和地主家『闊少』還是有階級隔離。
后來有機會,侯愷去『董壽平美術館』轉(zhuǎn)了一下,他評價說:『董壽平的山水畫受黃君璧(一八九八—一九九一)影響,而梅花是自己獨創(chuàng)的。董壽平的竹子確實比鄭板橋高。董壽平在歷史上的地位應該是了不起的?!虎?/p>
一九九七年,董壽平九十四歲因病住進中日友好醫(yī)院,侯愷去看望過。六月二十一日,榮寶齋的人來電話說:『不行了,讓人看去。』米景揚陪著侯愷去了,董壽平還挺精神的,說:『我不行了,過不了這一禮拜了!』侯愷說:『你扯淡,這是干嗎?著什么急?你慢慢來吧!』
倆人還開玩笑呢,結(jié)果當天晚上董壽平就去世了。幾天后,侯愷參加了董壽平的追悼會。侯愷回憶說:
『董壽平的兒子和李鵬(一九二八—二○一九)是同學,赴蘇聯(lián)學的水利還是電力。他到家里來看我,我說:你明確吧?你是無產(chǎn)階級培養(yǎng)的,可不是你的老子資本家培養(yǎng)的。封資修,封,封建;資,不行,咱沒有那條件;修,那時候還沒有。那就算封吧?!虎?/p>
我一九六五年出生在侯愷所熟悉的漳河水邊上,一九八七年在外讀書返回太行,在一二九師師部駐扎過的桐峪教書,那里的鄉(xiāng)村畫匠劉玉生老師不止一次告訴我:『北京榮寶齋經(jīng)理侯愷就是咱縣上交漳村的人!』一九九六年四月五日我在琉璃廠買了一本《榮寶齋三百年間》,兩天讀完,隨即致電榮寶齋辦公室,工作人員給了我侯家電話,次日第一次登門拜訪,侯愷給我講述了很多故事,當天就盤算著寫一本《侯愷傳》。一九九八年,我在《科技日報》主持『聲像世界』版,將多次采訪素材,寫成了《侯愷與榮寶齋》。
我在這篇長文中說:
『現(xiàn)在榮寶齋是我們民族藝術里的一塊非常重要的「鎮(zhèn)家之寶」。如果沒有榮寶齋,試想一想,我們中國的文化該有怎樣一片無法彌補而永懷缺憾的空白?。?/p>
『然而,一九五○年侯愷奉命入主榮寶齋的時候,榮寶齋還僅僅是一家曾經(jīng)紅火而實際已瀕臨倒閉的私營南紙店,它在琉璃廠并不擁有它今天所占據(jù)的地位。
『是我們的黨和政府,是一批卓有遠見的文化人,與散布在全國各地的普通藝術工作者,共同把榮寶齋澆灌培植成一株「民族之花」,使之成為中國文化皇冠上一顆璀璨的明珠,閃爍在東方藝術的寶庫里,為全世界所矚目。
『侯愷二十八歲受黨的委派擔任榮寶齋經(jīng)理,他這個在革命熔爐里成長、魯藝培養(yǎng)的「土包子」,以他的謙虛、他的坦誠、他的正直,也以他的聰明、他的好奇、他的創(chuàng)新精神,把黨的信賴、政府的關懷、文化人的厚愛、藝術工作者的支持,凝聚成一股無堅不摧永遠向上的力量,帶領大家一步步扭轉(zhuǎn)了老榮寶齋當時的危困局面,使榮寶齋進入了嶄新的發(fā)展階段。
『侯愷主持榮寶齋工作三十五年,將一生中最具創(chuàng)造活力的年華都奉獻給了榮寶齋。在這三十五年里,他經(jīng)歷過榮寶齋的低谷與輝煌,他的個人經(jīng)歷某種程度上可以折射出二十世紀下半葉榮寶齋的變遷史,這也正是侯愷的命運與價值所系。
『我們不敢說沒有侯愷就沒有今天的榮寶齋,但至少可以相信,沒有侯愷,榮寶齋不會是今天的樣子?!?/p>
我以『營造民間故宮』『誠交海內(nèi)畫家』『亮出對外窗口』三個部分,向讀者講述了侯愷的貢獻。
總結(jié)在榮寶齋的成功經(jīng)驗,侯愷說:
『榮寶齋所以能夠得到保留、發(fā)展、提高,皆有賴于社會多方面的外界條件力量的支持。當然國家投資是基本保障,上級正確領導是根本動力,這都是實際條件,但要活躍起來,日新月異的向前發(fā)展變化,則必須在于具體操辦人員的主觀努力。可是具體操辦主持者因不諳此道,那就成了「老牛追兔子,有勁使不上」了。故必須借助外界條件力量的作用,那就是以誠懇的心態(tài),向社會有識之士求教,以榮寶齋為例,堪稱取得事業(yè)成就的「訣竅」?!虎?/p>
『賺錢是賺誰的呢?主要是外國人。但是賺了他的錢,他還感謝你,還起了好作用,那是拿錢買不到的政治影響。
『日本和中國初建交,人家一個地質(zhì)專家來訪問中國,帶了好多科學儀器,都送給咱們地質(zhì)部了。然后,就提出來去榮寶齋。專家看中一幅畫,非要買,一看一萬兩千元,可是專家沒有那么多錢,他把自己帶的照相機也拍賣了,零七八碎也湊不夠。在那愁苦的,地質(zhì)部的人就去跟我們談。
『我一聽,說:「嗨,干脆公家買下,送給他算了?!沟刭|(zhì)部的人說:「能不能降降價?」我說:「你不知道其中奧妙。這種商品它不是國計民生必需的。小米白面漲了價,那不得了。這玩意兒,兩塊錢買的,我這二十萬,再無第二張,對吧?你要就是這,你不要,拉倒,有的是人要。你要了,還得登記你住在哪里,姓甚名誰。如果流出國外,你們都負責任。它是這種商品。所以叫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榮寶齋不是副食店,二兩醋、三兩醬油,便宜點?它不是的?!?/p>
『地質(zhì)部的人說:「公家買禮品的費用也就是一兩千塊錢,也不能有那么高???頂多五千塊錢不得了了,那就是高級的了?!?/p>
『我說可以查一查。一查底賬,進價四十塊錢,賣一萬兩千元。加上稅金、手續(xù)費,一共一百二十塊錢。我說:「一百二十塊錢,公家也送不起?你別把底價告訴他?!?/p>
『這事就這樣辦了。日本客人一天去幾次,見人就鞠躬。臨走上飛機前,還跑來鞠躬。你看這個影響。這是別的都辦不到的?!虎?/p>
離休后,侯愷上了中央電視臺的《東方之子》。他不輕易去榮寶齋。偶爾去了,有新面孔不認識,以前老伙計就嘀咕:『哎呀,老經(jīng)理你可來了,他們把你辛辛苦苦買的東西,業(yè)務趕不上,就給賣了?!?/p>
侯愷說:『嗨,此一時彼一時。人們不理解這個東西是干什么的。中宣部說的很清楚,靠你們賺那兩個錢,不夠喝自來水的,目的不是讓你賺錢的,讓它起了文化交流作用,他不理解?!虎?/p>
進入二十一世紀,侯愷八十多歲之后,想回故鄉(xiāng)。侯曉東記得,山西有個活動,先到太原開了一天會,侯愷堅決不在太原住,立刻要回老家。主辦方晉寶齋就派車送他回去。
『回到鄉(xiāng)下,把他興奮壞了!那會兒他八十一歲或八十二歲了,拄個棍兒滿山跑。到了我們祖墳上,他朝我說:「小子,給你爺爺磕個頭!」我說:「你錯了,你幾十年沒回來,應該你給我爺爺磕頭!磕頭我也不是長孫??!」他說:「那倒也對?!顾捅炯业艿軅z人就磕頭,磕完頭,大家就拽他,不拽起不來了。
『那是他最后一次回去?!虎?/p>
我曾多次到侯宅聊天,侯愷還是有小遺憾。在榮寶齋內(nèi)舉辦『中國繪畫的源流與發(fā)展』大型展覽流產(chǎn)了。但侯愷和同仁們?yōu)榇耸占?、復制出的大量作品,卻成了榮寶齋的『鎮(zhèn)齋之寶』,使榮寶齋贏得了『民間故宮』的美譽。
侯愷說:『要有錢,就給我們村里蓋一個體面的小學校!』
『侯愷:也沒有一張畫值錢。
『侯曉東:您現(xiàn)在歲數(shù)大了,管它呢!
『侯愷:他這一說,我死不瞑目。
『侯曉東:有什么不瞑目的?
『侯愷:一張畫可以賣很多錢。給村里蓋個小學,也讓我出出力。
『筆者:算了。
『侯曉東:他老說給村里蓋小學。我說咱要蓋小學,我們哥幾個湊錢,花上二三十萬也不是問題。問題是人家不讓你蓋。你真的拿那錢,他根本也不蓋。你拿錢蓋一個,過兩天養(yǎng)驢使了。你老不信。』⑦
二○○五年十一月二日,與侯愷相伴五十五年的白燕辭世。二○○九年十月,侯愷成為中國出版工作者協(xié)會評選出的『新中國六十年百名優(yōu)秀出版人物』之一。他愛抽煙、愛喝酒。很多時候有人勸他戒煙,說不抽煙有利健康。侯愷總是固執(zhí)己見。
二○一○ 年,侯愷因心臟病住進友誼醫(yī)院干部病房。侯曉明的同學王燕光去探望。王燕光回憶說:『友誼醫(yī)院舊樓是木地板的老房子。老先生雖然得病了,但是精神還不錯,聊起榮寶齋過去的事情,還挺健談?!粌扇肆牧艘粋€多小時,王燕光出了醫(yī)院,想:『侯老爺子身體不太好,又那么大歲數(shù)了,能不能給他寫個回憶錄?』
二○一三年,侯曉明同宿舍的另一個同學、峨眉電影制片廠著名導演米家山來京。米家山、王燕光約了侯曉明,去家里看侯愷。米家山說:『老爺子這么大歲數(shù)了,又給我們講了很多榮寶齋的事,不行咱們拍個片子,把它記錄下來,搞個口述歷史!』
離開侯家返回前門飯店,米家山與王燕光、侯曉明等興奮得睡不著,你一句我一句基本上就把紀錄片雛形勾勒出來了。片子以侯愷的講述為主線,串聯(lián)起大畫家的弟子和后人,片名叫《大師的背影》。
二○一五年二月,攝制組最后一次拍攝采訪侯愷。王燕光回憶:
『春節(jié)前,侯老的狀況已經(jīng)不太好了,眼睛看不見,思維也有點亂。我們?nèi)サ哪翘炜熘形缌?,他剛起床。小阿姨給他煮了一碗面條,里面打了一個雞蛋,老爺子吃。我的印象里,老爺子眼睛已經(jīng)看不見了,但是煙癮還很大,一根接一根。他雖然看不見東西了,但是煙灰他能準確彈到煙缸里。
『跟他說話,他已經(jīng)聽不清了,得大聲喊。他問:「你們是干什么的?」我們說:「采訪的,攝制組!」他問:「攝制組是干嗎的?」大胡子米家山把臉伸過去,侯愷摸見大胡子,突然哈哈大笑:「大胡子,導演!」他兒子說:「最近一段他可沒笑過?!?/p>
『采訪結(jié)束后,需要夕陽西下的鏡頭。我們布上燈光,把一個一個門打開,營造一個夕陽射進來的感覺。一扇門一扇門里面透過來一束一束的光線,老人由兒子扶著往臥室走,走的過程當中,他突然回過頭來望我們,嘴里含含糊糊地說:「我要死了!」他兒子說:「你不能死,冰箱里還有一百個雞蛋呢,一天一個,你得吃完了才能死,不能浪費?!估蠣斪诱f:「那我就不死了……」一步一步回到臥室,這是最后留給我們的鏡頭……』⑧
二○一五年二月十四日(臘月廿六)中午十二點五十分,當很多異鄉(xiāng)人奔走在回家的路上,而大街上的年輕情侶忙著約會的時候,在北京南城萬明路家中,被譽為『民間故宮掌門人』的侯愷,安靜地走完了自己九十三年的人生歷程。二月十六日,我在《北京青年報》以《民間故宮大掌門侯愷人去情在》報道了侯愷的事跡。隨后,他的骨灰安葬在八寶山革命公墓。
與侯愷一樣長眠在八寶山的,都是這個國家的脊梁。侯愷無疑位列于此,毫不遜色。是新生的共和國給了榮寶齋新生。侯愷說,新生的榮寶齋,要為新生的共和國國際地位的確立,做出自己的貢獻。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聲名波及五大洲,國際交往頻繁,對富有民族傳統(tǒng)文化特色的高尚禮品需求量大增。侯愷說,榮寶齋應當自覺地肩負起這一光榮的任務。
榮寶齋印制的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圖》,周恩來總理以此作為國禮贈送給緬甸總理吳努,朱德將它贈送給來訪的蘇聯(lián)領導人伏羅希洛夫。德國施密特總理夫人派專人來北京買了一幅木版水印《韓熙載夜宴圖》。
印度尼西亞總統(tǒng)蘇加諾的藝術顧問阿卜杜勒到榮寶齋,看中了一件非賣品,仿唐木刻臥佛像。外交部同志希望榮寶齋能為對外交往繼續(xù)做些貢獻,侯愷爽快地送出這件作品,他說:只要有利于國家利益,一個企業(yè)犧牲點自己的利益,值!
前民主德國總理格羅提渥、副總理兼外長博爾茨訪華期間,數(shù)次光臨榮寶齋。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亨利克親王也饒有興趣地參觀過榮寶齋。越南胡志明主席對中國是很熟悉的,他每次到榮寶齋,都點名要看宋元某些名家的作品。
日本幾位前首相訪華,都要提前在北京地圖上標明榮寶齋的位置。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訪華來到榮寶齋,用手撫摸任何一件古玩都說:『它存世的時間,比我們建國的年代還要久遠。』
侯愷說,外賓們參觀榮寶齋總會留下一片驚嘆。他們簽名題詞留念外,臨走時除贈送他們的紀念品,他們還要不惜重金大批購買。日本一位社會名流每次到榮寶齋都要購買許多商品,少則幾萬元,多則幾十萬元,并索要很多包裝紙,回國后分別包裝饋贈親友。
由于侯愷與所有榮寶齋人的努力,在國際友人中逐漸形成這樣一種觀念:『到中國不到琉璃廠,等于沒到中國;到琉璃廠沒到榮寶齋,等于沒到琉璃廠。』許多年來,榮寶齋能在北京數(shù)百家同行中成長為最為引人注目,最代表國家形象的一個對外窗口,這與侯愷從一開始就明確自己的責任使命密不可分。他讓一個古老的民族文化藝術品牌,走向世界!
一九六四年,十六歲的雷振芳進入榮寶齋的第一天,侯愷跟他談話,告訴他榮寶齋文化企業(yè)的性質(zhì),接觸各行各業(yè)各個階層的人特別多,囑咐年輕人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
雷振芳說:
『我是一九六六年前最后一個進榮寶齋的人,一九六四年以后沒有再招過人,一直就到「文革」了。侯愷經(jīng)理從一九五○年以一個紅小鬼身份邁進榮寶齋工作一直到一九六六年的十六年間,把榮寶齋辦成了這么大一個企業(yè)。這一切,跟侯愷經(jīng)理的團結(jié)與用人有很大的關系,充分發(fā)揮了他的領導才能,這個是很重要的。侯愷經(jīng)理跟王仁山經(jīng)理配合很不錯,說明當時侯經(jīng)理的頭腦是很先進的。包括留下的一些老職工,都在團結(jié)范圍之內(nèi),就是團結(jié)了這些人,團結(jié)了畫家,團結(jié)了社會上的各種人員,榮寶齋在一步步做大,一直到一九六六年。所以我覺得這點來說,侯經(jīng)理是很了不起的。
『還有一個,在政治上,侯老板是不糊涂的,這個是很值得后人反思的。一九五七年反右斗爭的時候,上級單位人民美術出版社劃出了那么多右派,榮寶齋沒有一個。這是很了不起的。后來很多老先生們談起這個事,都覺得侯經(jīng)理這方面挺偉大的,他自己反而因為有時候說話不太注意,背了一個「右傾」的帽子。
『榮寶齋前幾十年的發(fā)展離不開侯經(jīng)理,他團結(jié)各階層的人,團結(jié)內(nèi)部的人把事情辦好。侯經(jīng)理是值得贊揚的?!虎?/p>
侯愷是一個卓有遠見的文化商人,更是一個有藝術良知與民族意識的中國人。同時我說,侯愷是個敢做敢為的好人。在榮寶齋受到重創(chuàng)的五六十年代,在他個人命運極為艱難的日子里,榮寶齋幾百名老技工、老畫師中,沒有一人被打成右派,他以自己一身鐵骨,保護了他能保護的每一個人。
雷振芳記得,侯愷比較隨意,跟員工打成一片,沒有什么架子。大家誰有了點兒稿費就喊:『走,咱們?nèi)タ绝喌瓿砸活D!』大家叫上他,并不是請領導或者故意跟領導接近。榮寶齋沒有抓出『右派』,雷振芳認為,這取決于當時領導如何認識形勢。侯愷頭腦很清醒,政治素質(zhì)極高,才能保下員工,保下榮寶齋的事業(yè)。
『筆者:人家管你可以,你管不了人家。
『侯愷:是,我和誰也嘻嘻哈哈。
『筆者:但你在榮寶齋能管住他們?
『侯愷:我也沒有管過什么。有一次和一個人聊,把人聊哭了,然后我就忘了。前面的人說,那一批日本人要走,你露個面送送,我說應該送送,三十來個人,到了門口一送。大概我批評了他,過來了,我說:「你怎么了?眼淚吧嘰的?!顾f:「你說我了!」喲,剛才我說的重些,把你說哭了?對不起,一會兒咱們?nèi)ズ赛c啤酒。那時候愣著,不知道怎么回事。
『我拿不起官架來,也不會當官?!虎?/p>
一次,不知道為什么,我問侯愷:『王雪濤和榮寶齋有什么關系?』侯愷說:『都是榮寶齋的支持者,我有個名單,三四百個知名畫家。沒有這些人,榮寶齋,一個小古玩店,算什么?那時候中宣部、文化部都交代的很清楚,主要為了保留繼承發(fā)揚民族傳統(tǒng)歷史文化,對內(nèi)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對外增進國際文化交流。后來鬧到外國的部長、將軍都來,以至于國家元首都到榮寶齋,只要來中國訪問,就必然去那兒,而且領導陪著?!?/p>
侯愷常對人說,我一輩子就是個『店小二』,工作是大家做的。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不辭辛苦、不圖名利、不求顯赫而甘為『侍者』的『店小二』精神,榮寶齋才成了『民間故宮』『書畫家之家』『對外窗口』。侯愷的眼光放在『大』上,事卻從小做起。在『大』與『小』之間,侯愷做成了一件事,這就是一個永遠的品牌:榮寶齋!
雷振芳認為,侯愷為了干事業(yè),能團結(jié)人,甚至能忍讓,而絕對不會貪腐,辦事清清白白。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啟功全集》的責任編輯李強說:
『我見侯先生的時候,他已經(jīng)離休了。他聊起故人,很親切,也很平常。
『侯先生給人的印象就是第一代革命者進城以后的精神。他跟榮寶齋的這些藝術家們精神上是平等的。新中國是侯先生一代人打下的。新中國成立以后發(fā)展文化,這些大藝術家跟侯先生共同努力過。他們之間是互相崇拜,互相信賴的,這里邊你感覺不到利用,所以我覺得他們是肝膽相照的。
『侯先生理解為什么要革命,為什么要建設新中國,為什么要保護這樣一種文化。他是保持共產(chǎn)黨優(yōu)秀品格和初心的文化領導人。既能體現(xiàn)黨的精神,又能使頂尖藝術家佩服。當然,也是我們應該敬仰的?!?/p>
著名電影導演丁蔭楠一九六二年就接觸到了榮寶齋。后來有機會拜訪侯愷,他甚至希望以侯愷為主角拍攝一部故事片。他告訴我:
『侯愷如何接受這些文化,怎么會愛上書畫呢?他是共產(chǎn)黨員、窮小子、革命者,他怎么會這樣?可見中國文化的魅力,榮寶齋給他的真切的感受。他一定是熱愛上了這個事業(yè)。不熱愛,他怎么會這樣弄呢?
『因為侯愷周圍云集的全都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大名家,他就變成了專家。理解并接受了傳統(tǒng)文化,愛上傳統(tǒng)文化,自己成了行家里手,進而做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守衛(wèi)者。
『表面上看,他有著軍人的樣子,但他懂行。因為他義氣,他保護員工,大家都喜歡他。他非常和藹,接近老百姓,替人辦事。
『榮寶齋如果不是他,也許就像其他南紙店一樣了。侯愷的成功是中華文化魅力無窮的證明。侯愷從不了解中國文人文化,最后了解、熱愛、保護中國文化,這個過程是非常值得歌頌、值得描繪的?!?/p>
當二○二二年即將到來,用十萬個漢字追溯了一九二二年誕生在漳水邊的侯愷的一生,我感觸良多。我以為,侯愷掌門榮寶齋有:
『四大原則』:國家利益高于企業(yè)利益;文化責任高于個人得失;人性原則高于政策指令;事業(yè)發(fā)展高于暫時
是非。
『四大定力』:對員工有親和力;對畫家有凝聚力;對事業(yè)有向心力;對逆遇有抗擊力。
『六股神氣』:赤膽忠心講正氣;內(nèi)外團結(jié)講和氣;鉆研業(yè)務講靈氣;肝膽相照講義氣;斥責陰邪講勇氣;兩袖清風講浩氣。
漳水丹青不盡流,太行赤子夢未休!
注釋:
①④侯愷訪談,二○○六年十一月十四日,侯愷家中,劉紅慶采訪,弓宇杰整理。
②⑤⑦⑩侯愷訪談(二),二○○七年六月二十五日,侯愷家中,劉紅慶采訪,弓宇杰整理。
③侯愷《往事漫憶·六》,載《滄?!范稹鹨荒甑诹?。
⑥侯曉東訪談,二○二一年十月二十九日,東方飯店,劉紅慶采訪,弓宇杰整理。
⑧王燕光采訪,二○二一年十月二十九日,東方飯店,劉紅慶采訪,弓宇杰整理。
⑨雷振芳訪談,二○二一年十月二十七日,榮寶齋會客廳,弓宇杰采訪并整理。
李強談侯愷,二○二一年十月十五日,李強家中,劉紅慶、陳曉宏、弓宇杰采訪,弓宇杰整理。
丁蔭楠談侯愷,二○二一年八月二十一日,超星公司,劉紅慶、弓宇杰采訪,弓宇杰整理。
(本文作者系傳記作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研究推廣者,感謝北京星河公益基金會支持)
(責編 王可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