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具備支撐、保護、運動和代謝等功能,參與人體的整個生命活動。在青少年階段,骨骼不斷汲取營養(yǎng),快速進行合成代謝,到30歲左右達到骨量峰值。充足的峰值骨量對于抵御疾病、衰老,以及保持骨骼健康至關重要。
生長快速:青少年骨骼生長發(fā)育快速,以骨構建為主,骨轉換加快,且骨形成占優(yōu)勢,因此骨量穩(wěn)定增長。青少年是骨骼峰值骨量累積的關鍵時期,到18歲時可以達到個體骨量的90%。青少年時期的骨量是影響成年骨峰值的關鍵因素,若能在此階段實現(xiàn)骨量的理想積累,對于預防多種骨骼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彈性好,硬度差,易變形:相較于成年人,青少年骨骼中的水分和有機物的占比較高,無機物含量相對較少,軟骨成分較多,骨化尚未完成,容易在外力和重力作用下發(fā)生變形。成年人骨骼中有機物和無機物的比例為3:7,而青少年骨骼中二者的比例為5:5。這也是青少年骨骼比較柔韌、不容易折斷的原因。但也正是由于這個原因,他們的骨骼比較容易變形,所以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青少年的不良姿勢。
骨密度:是衡量骨骼健康程度的客觀指標。雙能X線吸收法是檢測骨密度的金標準,具有無創(chuàng)性、放射性劑量低和精準度高等優(yōu)點。通過骨密度檢測,可以了解骨骼的礦物質含量,從而評估骨骼的密度和質量,若骨密度處于正常范圍內,則說明骨骼較為健康。
身姿:代表骨骼的形態(tài),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維生素D和鈣元素含量較低、不良的坐姿和站姿,都可能導致脊柱、肋骨、下肢骨骼出現(xiàn)畸形,嚴重影響骨骼健康。不正確的步態(tài),也會增加下肢關節(jié)部位骨骼的磨損,不利于骨骼健康。
脊柱側彎:指脊柱在冠狀面、矢狀面或軸狀面上發(fā)生了異常的彎曲或扭轉。10~15歲的青少年為高發(fā)人群,以女生居多,且發(fā)病隱蔽,早期無明顯癥狀。根據(jù)脊柱側彎的原因和形態(tài),可分為先天性脊柱側彎、特發(fā)性脊柱側彎和神經肌肉性脊柱側彎。特發(fā)性脊柱側彎在青少年中最常見,是指青春前期或骨骼發(fā)育成熟前的脊柱畸形。如果未及時發(fā)現(xiàn)或治療方法不當,不僅影響青少年的外觀,嚴重時還會造成心肺功能異常,甚至需要手術治療。
腿型問題:在骨科門診,常見“O”型腿、“X”型腿、雙下肢不等長等下肢問題。
青少年骨骼發(fā)育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不可控因素包括種族、性別、遺傳因素等,而可控因素包括營養(yǎng)、運動、體重、吸煙、飲酒、疾病或藥物等。
1.補充營養(yǎng)
鈣:攝入充足的鈣對于維護骨骼健康具有重要意義?!吨袊用裆攀碃I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2023版)》提出,推薦12~17歲的青少年每日攝入鈣1 000 mg,但實際上我國居民平均每人每日攝入的鈣不足400 mg。因此,應重視通過飲食攝入充足的鈣,適量添加牛奶、豆制品、魚蝦貝類等富含鈣元素的食物,以滿足青少年的生長需求。
磷:磷攝入量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其他營養(yǎng)素的吸收,推薦青少年每日攝入700~720 mg,可以從肉類或牛奶中獲取。
維生素D:維生素D能夠增加腸道和腎臟對鈣的吸收,同時促進血液中的鈣質沉積于骨骼,即增加骨骼礦化,使骨骼更加堅硬和強壯。骨骼的生長發(fā)育對維生素D的需求量較高,青少年每天需要8~10 μg的維生素D來促進鈣的吸收,以滿足生長發(fā)育的需要。人體皮膚經陽光照射后可以合成維生素D,因此建議選擇陽光相對柔和的時段,將面部和雙上臂暴露于陽光下10~30分鐘,每周2~3次,能讓身體產生充足的維生素D。
蛋白質:骨基質主要由膠原蛋白構成,膳食蛋白質的缺乏會影響骨基質合成原料的供給。建議青少年蛋白質攝入量為:12~14歲的男生每日攝入70 g,女生每日攝入60 g;15~17歲的男生每日攝入75 g,女生每日攝入60 g。
2.適當運動
體育鍛煉能促進青少年的骨骼發(fā)育,提高骨量、骨密度及骨生物力學參數(shù)。青少年應養(yǎng)成運動的習慣,積極參加戶外活動,如跑步、游泳、籃球、足球、羽毛球和跳繩等。建議每天中高強度運動(有氧運動)不低于60分鐘,每周高強度運動或增強肌肉力量、骨骼健康的抗阻運動不少于3天。運動能促進青少年生長發(fā)育,保持脊柱穩(wěn)定,預防脊柱側彎和畸形。
3.糾正不良生活習慣
吸煙、飲酒、過量攝入碳酸飲料等不良生活習慣會對骨骼健康產生不利影響。煙草中的尼古丁能阻礙血管內外物質的交換,因而不利于機體對鈣、蛋白質的吸收和利用,對骨骼有害。酒精可能通過抑制骨髓間充質干細胞轉化為成骨細胞而直接影響骨骼的形成。碳酸飲料中的磷酸和咖啡因會影響鈣的吸收,增加鈣流失,導致骨骼病理改變,增加骨折風險。此外,碳酸飲料中通常含有大量糖分,長期飲用可能導致肥胖,而肥胖會影響骨骼肌的發(fā)育。因此,建議青少年遠離吸煙、飲酒等不良嗜好,同時減少碳酸飲料的攝入。
4.疾病與藥物
疾病因素:多種遺傳性或代謝性疾病會影響骨骼發(fā)育,包括成骨不全癥、佝僂病、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垂體前葉功能減退、庫欣綜合征、紅斑狼瘡、類風濕等疾病。在青少年中發(fā)病率相對較高的是成骨不全癥,其為I型膠原蛋白合成或代謝障礙相關的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可致骨質疏松、易骨折、身材矮小、藍鞏膜、牙本質發(fā)育不全等。
藥物因素:許多藥物也會影響青少年的骨骼發(fā)育,如糖皮質激素、質子泵抑制劑、抗癲癇藥等。其中最常見的是糖皮質激素,它在抑制成骨細胞活性的同時增加了破骨細胞活性,并間接抑制腸鈣吸收,改變維生素D代謝,從而引起骨量減少。
青春期是建立骨骼健康的關鍵時期,通過補充營養(yǎng)、適當運動、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可以有效促進骨骼健康,助力青少年正常生長發(fā)育,為未來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