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家里有很多書,爸爸的書架上、桌子上都擺滿了書,甚至床底下也堆滿了書。當我學會了認字,我很快就不滿足只翻看《小朋友》《兒童文學》《少年文藝》那樣的雜志了。我開始讀爸爸的那些書,雖然我那時讀書還有些磕磕巴巴,卻絲毫沒有阻擋我讀書的熱情。我想知道每一本書里的故事。我想知道我不知道的事情。(文章開篇記敘“我”小時候讀書的事,娓娓道來,極具生活氣息。)
有一天我發(fā)現爸爸屋里的墻角堆放著一大摞灰蒙蒙的書,十幾本摞在一起足有一尺多高。我很奇怪,忍不住想知道那些書里講的是什么。我問爸爸要來一本,那書又大又厚,灰蒙蒙的紙張很粗糙,紙頁上甚至能看見細碎的草屑。封皮上寫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我于是問爸爸什么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爸爸說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個人,是個蘇聯(lián)老頭兒,他是一位演員,也是一位導演和表演藝術理論家。這些書是蘇聯(lián)專家在中國講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理論的記錄。我又問爸爸什么是表演理論。爸爸說就是演員怎樣在舞臺上演戲的道理。我立刻對那些書著了迷,我對爸爸說我也要讀那些書。爸爸沒有反對,那天他去上班,臨走時將那摞書抱到了我的床前。(通過回憶“我”讀書的時光,為下文寫從書中獲取新生力量作鋪墊。)
門被鎖上了,我又開始打發(fā)孤獨的日子。但是有了書我就忘記了孤獨。我靠在被子上把那沉重的油印本放在腿上,我一頁頁地翻著,一頁頁地讀著,不知不覺我就走到了舞臺上,因為書里總是說,現在你來到舞臺上,你的內心開始回憶……有一頁上他對一位女演員說:舞臺下面坐滿了觀眾,但是你必須忘掉觀眾?,F在你走到窗前,你想象一下,此刻外面正是暴風驟雨,你的心被痛苦折磨著,你的兩手發(fā)抖,淚水從你的臉上流下來,你輕輕抽泣,終于你放聲痛哭……(文章記敘“我”讀書的場景、細節(jié),趕走了內心的孤獨,從書中,“我”汲取了生命的精神營養(yǎng)。)
我于是就望著窗外,想象大好的晴空頓時大雨傾盆。我想象自己很難過,我做出傷心抽泣的樣子,可是我一滴眼淚也沒有,我不知道那會兒我能為什么痛哭。雖然我的雙腿麻木沒有一點兒知覺,雖然我的臀部因為長滿褥瘡涂著呋喃西林軟膏,貼著厚厚的紗布,雖然我每天都得喝像泥水一樣的很苦的藥湯,每天都得打B1、B12,可是我從不為那些事哭泣。我即便有什么難過的事要哭,也不在別人面前哭。假如我在別人面前忍不住要哭,我也只是鼻子頭一酸,讓眼淚靜悄悄地流下來,沒有一絲聲息,別人也就不知道我在哭。我會很快地眨眨眼睫毛把淚水咽回去,或是用手背偷偷抹掉眼淚,用食指蹭掉鼻涕。我覺得越是無聲的哭,心里就越是難過。我不在別人面前哭是因為我知道,我一哭大人們就會更加難過。其實我已會演戲,我會在別人面前心里難過而不哭泣。這是我忍了好多次才學會的??墒菚锏奶K聯(lián)專家卻教給女演員在很多人面前痛哭。我想這比我在別人面前拼命忍住眼淚要容易得多。(通過心理描寫,寫出自己身體殘疾帶來的不便、痛苦,用自己流淚的情景與前文演員流淚作對比。)
我重新望著窗外,想象外面天空灰暗雷電交加暴雨如注。地上被砸起無數水泡,狂風中雨水匯成了河,河水洶涌地向遠方奔流而去,漸漸地風聲小了雨聲小了,河水奔涌融匯到一片綠色的田野里。太陽出來了,天空碧藍,白云飄蕩,小鳥在飛翔。我穿著紅色的雨靴,牽著妹妹的小手奔跑著。我們的身旁是一朵朵盛開的向日葵,向著太陽仰起金燦燦的笑臉,它們的葉子在風中舞著,就像一群孩子快樂拍手的巴掌。蜜蜂嗡嗡地唱著歌,美麗的蝴蝶跳起舞,翠綠的蜻蜓也飛來了。我和妹妹盡情地奔跑盡情地追逐盡情地大笑……(通過塑造想象中的美好世界,寫出“我”經過內心掙扎后重獲新生力量的過程。)
(選自《生命的追問》,有刪改)
賞析
文章記敘作者一邊養(yǎng)病一邊閱讀的場景,通過大量的心理描寫、場景描寫,寫出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作者不免陷入困頓和迷茫,但卻因此對人生產生新的重新認識,樹立信念。文中的表達平淡質樸而意蘊深遠,是作者解開郁結、展開靈魂自我拯救的生動記載。
【韋海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