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冷,花葉落,寒枝瘦。
一棵樹,經(jīng)歷了春的新生,夏的繁茂,終于在寒天里褪盡花葉,只剩下光禿禿的樹枝。樹從春夏的暖色調(diào),轉(zhuǎn)而一變,成了寒天里的冷色調(diào)。
樹枝穿破苦寒,雖枯瘦,卻帶著倔強和驕傲的風(fēng)骨。這何嘗不是一種風(fēng)景?一棵樹,需要春夏的繁華,也需要苦寒里的蘊積。寒枝,正是一棵樹生存的智慧。寒枝瘦的背后,是樹的收斂與積累。如此,才能年復(fù)一年,不斷輪回。
人如樹,再璀璨的人生,也需要三兩寒枝相伴。
泛泛之交,酒肉之友,如春夏的花葉,終會在寒冬來臨時,飄落凋零,離你而去。哪怕你盡心灌溉,全心以對,也改變不了。于是,人生冷下來的時候,唯有三兩寒枝。這寒枝,卻是苦寒日子里的依靠。
沒有寒枝的生命,多的是浮夸,少的是沉淀??傆幸恍r候,我們需要收斂自己,默默地積累,才能迎來人生的另一個春天。否則,即使春天來臨,被揮霍殆盡且缺少韜光養(yǎng)晦的生命,也無法在春光里一展新姿。
很多精彩,是因為苦寒里的寒枝,從此長在了生命里。
就像有些人,經(jīng)歷了生命的寒冬。在最難熬的日子里,也不言放棄,而是默默積累著養(yǎng)分,等待機會的來臨。熬過了這道坎兒,那些曾經(jīng)的苦難,便成了人生的財富。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嚴冬里的寒枝,人才能不懼風(fēng)寒,傲然挺立。
人應(yīng)有傲氣。但若這傲氣是富貴安逸給的,未免顯得浮夸而不實。富貴安逸帶給一個人的,往往是目中無人的傲氣。這樣的傲氣,于人于己,都是敗筆。但還有一種傲氣,如樹的寒枝,是從苦寒中得來的。這樣的傲氣,嵌在了骨子里,是對困境的不屈與奮爭。
一棵樹,走過了熱熱鬧鬧,就必須有孤傲不屈的枯瘦寒枝,才能在冷暖之間游刃有余。一個人,日子再姹紫嫣紅,也需要三兩寒枝,為自己降溫,讓頭腦冷靜。不忘苦寒之得,才能在炎涼之間行走自如。
(苦樂年華摘自《滕州日報》2024年10月14日,趙希崗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