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這一源于14 世紀中國蘇州昆山地區(qū)的傳統(tǒng)戲劇藝術,被譽為“中國百戲之祖”。它不僅在中國戲劇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更是世界戲劇藝術寶庫中的瑰寶。2001 年,昆曲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這不僅是對昆曲藝術價值的國際認可,更是對昆曲傳承和保護工作的極大鼓勵。
在攝影師逄小威眼中,昆曲不僅僅是一種戲劇形式,它更是承載著中華民族深厚文化底蘊的載體。擁有超過600 年歷史的昆曲文化,雖然古老,卻歷久彌新,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內涵,使得它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逄小威認為,昆曲的美不僅在于它的唱腔婉轉、表演細膩,更在于它所蘊含的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和審美情趣。
今年,逄小威帶著對昆曲藝術的熱愛和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責任感,踏上了尋訪昆曲的旅程。他先后前往浙江京昆藝術中心等多個昆曲表演重鎮(zhèn),用鏡頭記錄下了昆曲演員們表演的精彩瞬間。在逄小威的鏡頭下,昆曲演員們的面容在油彩的裝扮下更加生動而富有表現(xiàn)力,每一個眼神、每一個手勢都蘊含著豐富的情感。
不同以往的是,這一次拍攝,攝影師逄小威除了使用專業(yè)大畫幅膠片相機、中畫幅數(shù)碼相機外,他還帶上了一部vivo X 系列手機。在他看來,使用手機拍攝所具備的便攜性和即時性等特征,為昆曲的影像媒介傳播帶來了新的可能性。
通過《中國昆曲》這一系列影像的定格,逄小威希望能夠為中國昆曲文化的傳承和推廣盡一份自己的力量。他相信,這些照片不僅能夠喚起人們對昆曲藝術的關注和興趣,更能夠激發(fā)新一代年輕人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和傳承。
你拍攝戲曲題材的創(chuàng)作初衷是什么?逄小威:在2008年,我有幸觀看了在國家大劇院上演的京劇新編劇目《赤壁》,這場演出深深地震撼了我?!冻啾凇返拿栏?,無論從服飾、化裝、音樂,還是舞臺設計都讓我深感這種藝術形式的獨特魅力。它是中國文化的瑰寶,讓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在此之前,我所見到的京劇劇照大多是老一輩藝術家的黑白照片,如梅蘭芳、程硯秋等人的作品劇照。這些照片不僅尺寸較小,而且由于當時攝影器材和感光材料限制,品質并不理想。我由此萌生了一個想法:是否可以運用現(xiàn)代攝影技術來重新展現(xiàn)京劇的魅力?
基于這一想法,我決定啟動《中國京劇》這個項目。我邀請全國頂尖的京劇名家們來到我位于北京的工作室,為他們拍攝,以期展現(xiàn)京劇藝術的當代風貌,并為其傳承做出貢獻。
你在拍攝《中國昆曲》系列時,與拍攝《中國京劇》系列有什么不同?逄小威:在拍攝《中國昆曲》系列時,我特別注意了與《中國京劇》系列的區(qū)分。昆曲的藝術特色在于它的優(yōu)美和淡雅,這與京劇的濃烈和張揚的特點形成了鮮明對比。在拍攝《中國京劇》時,我選擇了大畫幅相機,專注于拍攝站立的巨幅人物肖像,統(tǒng)一采用了白色背景,以突出京劇的莊重和傳統(tǒng)。然而,在拍攝《中國昆曲》時,我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我們每到一個劇團,就會根據(jù)昆曲的特點和演員的服裝、化裝來更換背景顏色,以此來體現(xiàn)昆曲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我希望通過顏色、服裝、化裝等方面的變化,與《中國京劇》系列形成較為明顯的區(qū)別。
在這個項目中,我們增加了多種拍攝方式和構圖。比如,我們使用了方形構圖來捕捉昆曲的和諧之美,運用大特寫來展現(xiàn)演員的細膩表情,以及采用半身像來呈現(xiàn)演員的姿態(tài)和動作。值得一提的是,我們還大膽嘗試了手機攝影。手機攝影的便攜性和即時性為我們的拍攝工作帶來了新的視角和可能性。通過手機鏡頭,我們能夠更加靈活地捕捉演員們在后臺準備的瞬間,以及他們在排練過程中那些不經意的、充滿生活氣息的片段。手機攝影的照片往往更加親近和真實,它們?yōu)椤吨袊デ废盗性鎏砹艘环N親切感和時代感。
這種多樣化的拍攝手法不僅豐富了我的視覺語言,也讓觀眾能夠從不同的角度感受到昆曲藝術的魅力。手機攝影的加入,使得我的作品更加貼近現(xiàn)代觀眾的審美習慣,同時也為傳統(tǒng)藝術的傳播提供了新的途徑。通過這種創(chuàng)新的方式,我希望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并愛上昆曲這一中華民族的瑰寶。
你認為手機攝影跟相機相比有什么優(yōu)勢嗎?逄小威:在探討手機攝影與相機的比較時,我認為手機攝影確實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手機的最大特點在于其輕便和靈巧,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拍攝,這種便捷性是傳統(tǒng)相機難以超越的。每種攝影器材都有其自身的優(yōu)勢,例如大畫幅相機的畫質和細節(jié)表現(xiàn)力,中畫幅相機的平衡性等。
我曾經認為自己可能不會使用數(shù)碼相機,但現(xiàn)在我不僅開始使用數(shù)碼相機,而且覺得它們非常出色。一個訓練有素,具備高度審美的攝影師,通常不會過分依賴器材。我對手機攝影的評價非常高,因為它具備多種功能,能夠滿足我對自然、樸素、真實影像的追求。在手機上,我可以輕松地將彩色照片轉換成黑白,調整畫幅比例,甚至模擬膠片的質感。手機攝影的即時性讓我在拍攝時就能清晰地看到結果。
總的來說,一個真正優(yōu)秀的攝影師,無論使用什么相機,都能拍出優(yōu)秀的作品。因為攝影的本質不在于技術或器材,而在于審美和藝術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