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河北邯鄲3名初中生霸凌同學,將其殘忍殺害并掩埋的惡性事件引發(fā)媒體及公眾的廣泛關注。這一事件再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抓實安全工作,筑牢安全底線,依然任重道遠。今年是我參加工作的第24個年頭,這些年無論履職何崗位,安全始終是繞不開的話題,尤其任學校安全工作分管領導六年來,對如何抓實抓好安全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及嘗試。
一、進一步深化思想認識
為何校園“意外”事故總是防不勝防?盡管有其“偶發(fā)性”因素,但與我們的思想認知就無關?盡管我們都知道安全工作極其重要,但比之“升學率”如何?有沒有“操碎了心”?盡管我們都明白出了“問題”要擔責,但對學校及個人可能的“傷害”是否了然于心?——如此看來,校園安全并未真正走進我們的“心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首先是學校發(fā)展之基。學校人員高度密集,風險隱患等級高,作為管理者,我們對安全工作的敏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要有充分認識,其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會給全盤工作帶來巨大沖擊。要是沒有安全穩(wěn)定作保障,其他一切都免談。
其次是教師履職之要。盡管學校工作千頭萬緒,但安全穩(wěn)定始終是重中之重。我們開展任何工作都要在安全責任有明確、安全風險有評估、安全措施有保障的基礎上進行,“不麻痹、不僥幸、不冒險”是務必始終堅持的原則。我們抓安全工作可以不“出彩”,但絕不能“出事”。
其三是規(guī)避風險之需。就教師個體而言,我們工作的意義就在于家人能過上更好的日子,老人的贍養(yǎng),孩子的教育,日常的開銷等均出于此。校園安全“事故”的代價是極其高昂的,動輒賠款上百萬,還可能降低崗位甚至要坐牢。作為平凡個體,任何“閃失”我們都“傷不起”,都足以顛覆我們的人生。
二、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
安全工作怎么抓,我們要有清晰的思路,我認為可從以下幾個“字”入手。
首先是一個“合”字,即要形成合力。安全工作絕不能是一個人的“獨唱”,而應是一群人的“合唱”。務必壓實各處室完小及人員的責任,凡出現(xiàn)消極履職、推諉扯皮等情況的,從重從嚴處理。只有將法紀“利劍”高懸,才能震懾形成合力。如我校的防溺水工作,就充分整合了駐村干部、村委會、村民群眾、水域責任人、學生家長、教職員工等的力量:駐村干部動起來、大喇叭響起來、大會小會講起來、警示標牌立起來、救護設施擺出來、家長監(jiān)護嚴起來、氛圍營造濃起來……
其次是一個“實”字,即要務求實效。安全工作要“真刀真槍”,杜絕“花花架子”。前兩天到某完小檢查,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床架的鋼條焊接脫落,床板凹陷裂變,有的連鋼架都已嚴重變形,可學生卻“穩(wěn)穩(wěn)”睡在上面,看得我觸目驚心——要是床架坍塌則后果不堪設想!問隨行的完小校長是否知情,竟支支吾吾答不上來。隨后我在“檢查通報”中明確:“對開展安全工作走過場、裝樣子的處室完小及教師將作通報批評并計入年終考核?!?/p>
其三是一個“慎”字,即要慎終如始?!扒Ю镏虧⒂谙佈ā?,安全工作再怎么小心都不為過,最忌諱的就是麻痹大意及僥幸心理。我們要緊盯學校管理全過程全環(huán)節(jié),以“滴水不漏”的嚴風抓實工作防患未然。以門禁檢查為例,務必嚴之又嚴細之又細,絕不能讓學生把刀具、打火機、煙酒、繩索等帶進校園。之前某校發(fā)生的學生在校服農(nóng)藥自殺事件,如果能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并將農(nóng)藥沒收,或許悲劇是可以避免的。
其四是一個“痕”字,即要痕跡管理。無論我們再怎么努力,客觀上也無法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面對各級的調(diào)查,學校及教師該怎么辦?如何證明我們的“清白”?如何才能不“被動挨打”“無辜受害”?此時“工作痕跡”就顯得至關重要,不僅是有力“證據(jù)”,更是我們的“底氣”和“護身符”。
三、進一步抓實方法舉措
抓實安全工作的方法舉措,常因地因校因人而異,大家盡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此,我就一些共性做法作一些探討。
一是地位要凸顯。安全工作是一把手工程,學校主要領導務必旗幟鮮明地抓大會小會地講。尤其要將“一票否決”執(zhí)行到位,對因主觀過失導致“事故”的責任人員,板子一定要拍到實處痛處,殺一儆百以儆效尤。學校擺明了態(tài)度,執(zhí)行了紀律,大家才會心有所“忌”,不敢兒戲。
二是責任要壓實。安全工作沒有局外人,壓實人員責任是抓實工作的關鍵所在。學校書記、校長、分管領導、班子成員、完小校長、班主任、值周教師、安保人員等均各有職責分工,只有大家齊發(fā)力,才能有更多的“千里眼”“順風耳”及“智多星”,才能收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三是經(jīng)費要保障。之前到某校交叉檢查,發(fā)現(xiàn)滅火器過期,視頻監(jiān)控部分損壞等情況,問其為何不及時處理,被告知經(jīng)費緊張。學校開展安全工作,大到拆除一棟危房,小到更換一個燈泡,每年花在人防、物防、技防等上的錢也不是個小數(shù),但比起“出了事”動輒上百萬的賠款肯定是不多的,肯定也是最經(jīng)濟合算的。盡管學校資金緊張,但安全上的開支應優(yōu)先保障。
四是常態(tài)要抓實。每所學校都有其趨于“成熟”的安全管理體系,其效果的發(fā)揮關鍵還在于“執(zhí)行”。以值周工作為例,同樣是值周,同樣是組織學生晚睡,有的老師只要鈴聲一響,學生宿舍燈一關,就自顧離開,半晌才來巡查;而有的教師則始終放心不下,一直在學生宿舍外來回跟管,直到學生完全睡熟。
怎么還在說教?還不行動?……管學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