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山東威海劉公島,在紀念品攤上,我的目光被幾只雕有屬相圖案的螺殼吸引住了?!百I一只吧,不貴的,五塊錢?!睌傊鞴媚镎f,“把它貼到耳旁,就能聽到海的聲音?!?/p>
有這么神奇?我不信,但還是把這螺殼舉到了耳邊。嗬,還真是聽到了一種聲音,那么遙遠又那么朦朧的一種聲音,像是濤聲,又像是風(fēng)聲……可是,真的是海的聲音嗎?
不等我發(fā)問,姑娘就用那好聽的聲音向我講解道:“它在大海里待得久了,那潮起潮落的聲音,就留在了里面?!闭媸且粋€非常詩意的解釋。坐在離島的船上,極目眺望碧波萬頃的大海,并將那螺殼附于耳畔。海的聲音遂如漫卷而來的潮水,從遙遠的天邊涌入耳郭……那是激蕩了億萬斯年的海,那是包裹一個星球的海。此時此刻,它以無從捉摸而又生動逼真的聲音,在我的心中展開了另一種景象。那是更為浩瀚、博大、壯闊而又空茫的海,是比視野內(nèi)在烈日下蒸騰的海更有魅力的海。
我屏息傾聽著,竟有些癡迷。我仿佛聽到了整個世界的深沉呼吸,帶有涼意的海風(fēng)不是吹在現(xiàn)實中,而是吹在想象里。前賢的吶喊此起彼9rlO0SesUqOvh+vRfRNLC1PchsWfJ1R35fU38yHi/Mk=伏,徐福、鄭和的船隊在浪涌間顛簸,鄧世昌的臉孔在海水和硝煙中隱現(xiàn)……大海在呼嘯,海浪翻滾著,以心跳的頻率撞擊著胸腔……某一瞬間,我的靈魂出竅,鉆進小小的螺殼中。海的聲音又帶我進入時空隧道,讓我體驗到了莫辨身在何處、不知今夕何夕的感覺……
回到家,我把這寶貝給了六歲的女兒。女兒聽說能聽到海的聲音,歡喜地接過。一聽果然,一再問我為什么會這樣。我便只好拿那姑娘的說法搪塞她。
幾天后,女兒也不信了。她以自己的實驗,證明這種說法是荒謬的。她告訴我,她用任何一種螺殼,或者空瓶,或者紙筒,甚至用攏起的手掌,都可以在耳旁制造出這種聲音來?!笆裁囱剑€‘海的聲音’呢!凈騙人!”
我又一次為這“海的聲音”笑了。是的,女兒自然是對的。但我仍愿意相信,這螺殼,是一只收聚了海的聲音的耳朵。它是想象的螺殼,文學(xué)的螺殼,詩的螺殼。
(本文入選2024年湖北省中考語文試卷,文章有刪減)
洪浩,中國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散文學(xué)會會員。著有長篇小說《北風(fēng)啊北風(fēng)》《美狐嬰寧》等,選評或?qū)ёx當(dāng)代作家文學(xué)讀本十余部。
《意林》:文章的創(chuàng)作緣由是什么?
洪浩:通過螺殼聽“海的聲音”并非新鮮事,但當(dāng)一個人在劉公島上聽這樣的聲音,會有不一般的感受和想象。當(dāng)年鄧世昌曾在此指揮致遠艦勇撞敵艦,與敵同沉。有如此悲情的背景作為鋪墊,便會想到很多關(guān)于海的歷史畫面,會覺得螺殼里那種聲音悠遠而深沉,因而值得一寫。
《意林》:文章最后一段,是想表達怎樣的想法?
洪浩:螺殼作為海聲的載體,體現(xiàn)了詩意和文學(xué)價值。人對信仰和美有所追求值得珍視,即使這追求可能超越了客觀事實。
《意林》:“帶有涼意的海風(fēng)不是吹在現(xiàn)實中,而是吹在想象里”,在表達中有何作用?
洪浩:這句話強調(diào)了內(nèi)心體驗和想象力的重要性。海風(fēng)的涼意在現(xiàn)實中也許并不存在,但在想象中能被深刻地感知。這種涼意代表的是一種內(nèi)在的情感體驗,揭示了現(xiàn)實與幻想的交織,以及情感與記憶的觸發(fā)。而這,正是文學(xué)或者說是詩的表達方式:通過象征和隱喻傳達深層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