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哲學家笛卡兒說:“生活是道減法?!?/p>
減法是生活的哲學,less is more。號稱“雜亂終結(jié)者”的美國居家大師皮特·沃什的新書《減法生活:化繁為簡的幸福法則》正在為Simple Life(簡單生活)鋪造捷徑:城市生活叫我們無法止步,我們從一開始就活在加法的“比較級”中,有了good(好),必須better(更好),卻最終看不到best(最好)在哪里——不如換一種思路,用“減法”來凈化生活。一般人最常犯的錯誤是把焦點放在“如何收拾事物”上,他告誡我們,應該想遠一點,想想看我們要過的到底是“什么樣的生活”。
減法是幸福的源泉?!叭螒{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曹雪芹在著作《紅樓夢》中,這樣一語點醒夢中人。對今人而言,過度的生產(chǎn)和耗費使得心率加快、人心更累,放眼所及,人們的消費習慣還逃不開高調(diào)奢華、高耗污染、追隨大眾潮流。其實幸福不在于占有得多,而在于體驗有多深。只有減法才能去蕪存菁、刪繁就簡。
減法是創(chuàng)意的秘密。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埃倫·蘭格說:“不要試圖做正確的決定,只要去做就是了,然后把它變成對的感覺?!彼\用減法的專注力跟藝術家學會了繪畫,并且出版了《學學藝術家的減法創(chuàng)意》一書,在她的引導下,你只要“減少”,不需“增加”,專注力就能幫助你跨出舊有框架,讓創(chuàng)意自然涌現(xiàn),你的生活將從此打開,充滿各種可能!從減法做起,偉大的藝術都是最忠實于自我的藝術。她說,你缺少的不是勇氣、技巧和天賦,而是藝術家的專注力。
埃倫·蘭格提供了減法創(chuàng)意學的秘訣:一、踢開評價的施壓;二、去除對錯誤的恐懼;三、不迷信絕對的規(guī)則;四、拋開社會比較;五、打破天賦的迷思;六、擺脫“知”的盲點。
“+”是枷鎖,“-”是簡愛。從減法開始,生活屬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