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三歲多時,我給他買圖畫書,其中有一套薄薄的小冊子,講述的是中國傳統(tǒng)寓言故事。他很喜歡這套小冊子,每天晚上都要聽我讀。白天在幼兒園,他不午睡,老師們都陪著他,他就把圖畫書給老師,然后把整個故事完整地背了出來。我十分驚訝孩子對故事的癡迷,于是,又給他買了很多經(jīng)典繪本,比如《大衛(wèi),不可以》《活了一百萬次的貓》《猜猜我有多愛你》《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等。在陪讀過程中,我也漸漸喜歡上了兒童繪本。
后來的一個晚上,我?guī)е找魴C在外散步時,聽到了一個神秘的故事——是安房直子的《鳥》。散步的人很多,也很吵鬧,但我的耳朵和腦海里,只有少女耳朵里面那片神奇的大海,和海邊兩只海鷗的悲傷故事。我很震撼又歡喜。震撼的是,原來這也是給孩子聽的故事;歡喜的是,這個故事仿佛讓我回到了童年,像我那時候所渴望的某種關(guān)懷和撫慰,讓我貧瘠孤獨的童年活色生香。
我出生在山里,喜歡跟小伙伴們漫山遍野瘋玩。但很多時候,我更喜歡獨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邊割豬草、干農(nóng)活,一邊在心里幻想奇奇怪怪的故事。那時候的我性格敏感內(nèi)向,總是把大人的忽視和斥責(zé),暈染為“不愛”“重男輕女”之類的想法,就連聽到父母吵架,我也會把家庭看成是牢籠。我經(jīng)常一邊哭,一邊幻想著自己離家出走,然后換來父母的回心轉(zhuǎn)意。可在大人看來,這是多么的不可理喻,他們只會嘲笑和訓(xùn)斥。在成人眼里,孩子有吃有喝有玩,如果不開心,那只能是太閑了。他們卻從沒意識到,孩子是一個完整的個體,有完整的思想,尤其是敏感內(nèi)向的孩子,更需要被關(guān)注,被合理引導(dǎo)。
也就在讀了安房直子的故事后,我才發(fā)現(xiàn)童年的我,需要重新成長一次。小時候沒有課外書可讀,所以我買了很多兒童讀物給自己。在不同的故事中,去補償童年的自己;小時候沒有人引導(dǎo)我心靈成長,我就用文字引導(dǎo)自己,把自己一些片段式的記錄,也就是所謂的靈感,嘗試變成一篇篇完整的文章。終于,我發(fā)表了兒童文學(xué)處女作《白襯衣藍裙子》……
我很慶幸自己能走上兒童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道路,它使我年齡上走出了童年,心靈還能回到童年。雖然緣起為療愈童年的自己,但我相信,在大人眼里奇奇怪怪的很多小孩,都會在兒童文學(xué)中獲得溫暖和陪伴。
責(zé)編:黃嘉暉
作家簡介
李小菁,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作品散見于《兒童文學(xué)》《少年文藝》《讀友·少年文學(xué)》《東方少年》等刊。曾獲《兒童文學(xué)》第五屆“溫泉杯”短篇童話大賽優(yōu)秀獎、第六屆“溫泉杯”短篇童話大賽銅獎、第五屆張?zhí)煲韮和膶W(xué)獎新人提名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