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自畫
我十分熱愛寫作,身邊的許多美事美景都會被我收入眼底,成為我寫作的素材,我認為這無疑是一個令人享受的過程。我喜歡思考,對于過去和將來發(fā)生的事情,我總會用一種全新的眼光去審視它;無論是美好的,還是不完美的事情,我都會用一種新的視角去面對它。我時不時把記錄下來的事拿出來翻看,感受時間留下的痕跡。
我家后院有一棵老槐樹。
它高大而雄偉,靜靜地矗立在那個狹小的院子里,筆直粗壯的樹根,穩(wěn)穩(wěn)地支撐著上方濃密的綠葉。葉片繁多,曾經(jīng)被認為空曠的院子,如今也如籠子一般,“限制”著老槐樹的生長??勺杂傻乃?,又怎會被小小的圍墻所限制?一根根細長的枝丫,透過圍墻的縫隙不斷生長著,果真是“春色滿園關不住”。我不曉得它的年齡,但自我記事起,它就一直存在,如同我的玩伴,陪我度過無趣卻也不失燦爛的童年時光。
在我記憶中,那濃濃的樹蔭下,永遠站著一個老人——我的祖母。她臉上常常掛著和藹的微笑,小小的身軀卻將慈祥無盡展現(xiàn)。我喜歡我的祖母。在兒時的回憶中,她眼中永遠都有一個閃亮的我。在炎炎夏日,我會坐在老槐樹下,感受它帶來的清涼。祖母格外疼愛我,從不叫我下地干活,那我就待在樹下,向老槐樹訴說著自己的心聲,吐露那些天真的想法。微風拂過時,老槐樹便發(fā)出“沙沙”聲,像是在回應我那些無趣的話語。
夏日的夜晚,我和祖母一同來到槐樹下,祖母坐著,我躺著,我看星星,她看我。我會時不時無厘頭地問她:天上的星星有多少?她總會笑著回答:就跟槐樹葉子一樣多。
“啊——真的嗎?”
我天真地望向樹葉,企圖從中得出正確的答案,可最終,總是會被如潮水般襲來的困意所打敗。這時呢,祖母便會輕輕拍著我的背,而我,則在這片寂靜與美好中睡去。
我的童年就是在老槐樹下,在祖母的微笑中度過的。
又是一年夏天,我離開了村子,去到市里念書。全新的生活令我感到新奇,槐樹與祖母的身影,則是漸漸淡化。就在我離開的第三個月,家里突然傳來一個令人久久不能平息的消息——祖母過世了。
“這……怎么可能?”
對我來說,這無疑是晴天霹靂,明明只隔了幾個月的時間,這期間都發(fā)生了什么?霎時間,祖母與我的種種記憶如走馬燈一般,從腦海中閃過,傷感如洪水般涌上心頭??缮碓谒l(xiāng)的我,又能做些什么?
這個夏天,雨水繁多,同時也澆滅了我心中的一盞小小的明燈。后來,我從母親那里得知,后院的那棵老槐樹,被暴風雨摧殘了大半,與祖母一同沉睡在那漫長的“苦夏”之中。
夏,本該如兒時一般,熱鬧非凡,幸福滿溢,而這一年的夏,卻是苦澀艱難的。后來過了許多年,每年夏季,都令我煩躁不安。
許多年過后,又是一年的夏天,我與母親一起回到那個村莊。我依舊有些悶悶不樂,母親看出了我的心事,便安慰我說待會兒會給我一個驚喜,我疑惑,但沒有繼續(xù)深究。
又一次經(jīng)過了那個布滿回憶的院子,母親說進去看看吧,去看看那棵老槐樹。我愣了一下,但還是跨入了那個跨過千百次的大門。這次,沒有想象中的遍地荒草,沒有槐樹的殘骸,沒有荒涼與死寂,取而代之的是一抹耀眼卻又熟悉的綠色。
那年的暴雨并沒有擊垮它,它依舊頑強,依舊堅韌不拔,盡管早已千瘡百孔,但無法否認它超強的生命力。它重新長出枝芽,開出更燦爛的花,仿佛是站在生命的頂端,嘲笑著災害的無能。
古老的槐樹戰(zhàn)勝了自然的摧殘,而我又為何要被困于名為“思念”的牢籠?
死亡不是終點,我們終會相見。
(指導老師:曾江保)
創(chuàng)作感言
《槐樹的故事》的創(chuàng)作靈感來源于我的祖母。她的和善與慈祥深深刻在我的心中,于是我便提起筆,以“槐樹”為故事的暗線展開了對祖母的回憶。在這篇文章中我想表達的是:勇敢面對挫折,不要因挫折而停下自己向前的腳步,并認真對待今后的每一天。這也是我創(chuàng)作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