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蝸牛,喜歡它晶體般半透明的黃棕的殼,喜歡它探出的靈動的觸角,還有爬行后在地上留下的一條鍍銀的路。
爺爺也喜歡。雨過天晴,天空架起了一座彩虹橋,房前屋后的樹木、花草都濕漉漉的。我穿著紅色小雨靴,同爺爺一起到樹叢邊捉蝸牛。地面上布滿了閃著亮光的小水洼,空氣也變得清新?!斑@里有只蝸牛!這里!”草葉下,我看見一只蝸牛蜷縮著身子,便興奮地大叫。爺爺趕過來,蹲下,用手指輕輕一捏,提起來裝進玻璃瓶,再摸摸我的頭,夸贊我機靈。我捧著玻璃瓶,對著陽光,看里面囚著的小生靈,那布滿花紋的殼在陽光下一閃一閃。
回到家,我把它們一只一只裝在紙盒里,分別擬好名字。早晨醒來,我跑去看時,發(fā)現(xiàn)它們都不見了,忙去找爺爺告狀:“蝸牛不乖,它們都跑了!”爺爺看了看那幾只空紙盒,爽朗地一笑,說:“它們自有要去的地方,就讓它們走吧?!蔽亦街煲宦暡豢?。
后來,我漸漸不抓蝸牛了,沒時間,也沒了興致,整日里被學業(yè)壓著,好似背上了重重的殼,但記憶里還是擠著草葉、水洼、小玻璃瓶,尤其是蝸牛那憨態(tài)可掬的模樣。
又一次,雨過天晴,我在一株木槿樹底的草根處,發(fā)現(xiàn)了一只小小的蝸牛。它柔軟的身體陷在葉緣的鋸齒間,慢慢地蠕動著,向草尖挪去。“嗬!”我又是驚詫又是嘲諷,覺得眼前這個小東西太自不量力了,準會在半路掉下來。為了捉弄它,我把它從草莖上拎下來,扔到地上。這家伙仍不死心,偷偷從殼中慢慢探出觸角,伸出頭來,觸角不停地搖擺,像是防空雷達似的,大概是在探測方向。
蝸牛最終鎖定了一根草莖,一下,兩下……它的行動實在太慢了,但我分明感覺到它的堅毅。我呆愣地望著它一步一步靠近草根,又似乎是下定了決心要攀到草尖。我想象眼前那金光閃閃的殼成了它的冠冕,它美麗的觸角正對著我這個呆瓜炫耀:瞧!我可是能爬上草尖的!
“有了想去的地方,攔都攔不住!”爺爺?shù)脑捤铺旎[之音,突然撞開我的心扉:小小的蝸牛,為了擁抱陽光,義無反顧爬上那草莖,而身為高等動物的我們,難道還不如一只蝸牛?身上有重重的殼又怎么樣?現(xiàn)在的學習只是為了將來積蓄力量!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去自己要去的地方,去那有陽光的地方!
這個社會,有許許多多如蝸牛一般的人:家庭、夢想、責任是他們背負的殼,他們或直面心中的恐懼奔向陽光;或戰(zhàn)勝殘酷的命運,最終鼓足勇氣探出頭來……
一只草莖上的蝸牛,自此在我的心頭緩慢地爬,緩慢地爬……
(指導老師:謝文龍)
作者自畫
老屋墻面仍殘留著我兒時的涂鴉,雖毫無章法,但能感受到小小的我那想要表達的欲望。抽屜深處也總能翻出不久前制作的黏土手辦,跟各種手工工具混在一起。媽媽說我做啥都是喜新厭舊,老爸卻夸我永遠向前,不被束縛。
大家好,我叫陳锜淇,來自汕頭市澄海區(qū),一個不斷探索,勇往直前,喜歡繪畫、手工與美食的潮汕初中生。
創(chuàng)作感言
本人平日里雖然大大咧咧,但偶爾也會關心“愛護”身邊的小東西。本想著教育教育這小蝸牛,讓它知道生活不易;不承想被小小的蝸牛反過來教育了一番。人生之路上,就算命運給你挖坑,生活給你困阻,咱也要笑著一步一步把路走完。小小的蝸牛也會向陽而生,小時候對蝸牛的理解與喜愛也轉化為努力學習、努力奮斗的推動力,正如文中所言——小小蝸牛,百態(tài)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