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么背上小書包’……”入學首日,奶奶牽著我的手一路唱歌,送我上學。路上她饒有興致地向我講述著她第一天上學的故事。
奶奶說她第一天上學,教室里來了位非常嚴厲的老師。緊張的奶奶坐得筆直,就像電線桿一樣。老師還當眾表揚她的坐姿呢!可這并沒有緩解奶奶緊張的情緒。至于第一節(jié)課講的什么,奶奶腦子一片空白,一點兒也沒聽進去。這經(jīng)歷雖逗得我哈哈大笑,卻不免讓我多了一些緊張。
不過比起奶奶,我就幸運多了。當我來到學校,老師扮演的卡通熊貓早已站在門口迎接我們。走進教室,微笑的老師一點兒也不嚇人。在和諧的氣氛中,老師用我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授知識,我聽得很入神。同學們也都很友好,主動和我打招呼,幫我領書。和藹的老師、友善的同學,構成了我向往的校園生活。我一點兒都沒有奶奶當時上學時的恐懼情緒,我太喜歡上學了!
《上學歌》陪伴一代代兒童走過了童年,遇見了美好。而今,我仿佛聽到了那些民謠在耳邊輕響,我以自己的《放學歌》作為回應,向那些充滿智慧與溫情的旋律致敬,感謝它們陪伴我們走過每一個學習的日子。
放學歌
太陽西邊照,
青草把頭搖。
蹦蹦跳跳放學好,
今天我又收獲知識了。
(指導老師:張久瑞)
作文畫外音
奶奶送我上學的路上總是哼唱這首《上學歌》,它不僅旋律優(yōu)美,而且富有童趣,也喚起奶奶對童年的美好回憶。我開始嘗試將這首民謠與我的學習生活相結合,我深刻體會到了民謠的魅(mèi)力和價值。它們不僅是童年的回憶,更是人生的財富。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我會繼續(xù)與民謠面對面,探索它們的奧秘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