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挑肥揀瘦”是引申出來的詞,其出自另一個成語典故“瘦羊博士”。該典故出自《后漢書·儒林列傳》。“瘦羊博士”本名甄宇。甄宇出場前,得先請出劉秀。劉秀是東漢開國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學歷最高的皇帝。
劉秀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在洛陽稱帝后,“干戈未休”便先興文教,于建武五年(公元29年)十月在洛陽城南開陽門外創(chuàng)立東漢太學。太學的教學人員通稱博士,個個學識淵博,甄宇就是其中之一。太學剛建立時,外出打仗回來的劉秀前來慰問,分別賞賜博士及其弟子。平時他也很關(guān)心博士們的生活,據(jù)史料記載,建武年間,每到歲末臘祭時節(jié),劉秀都會賞賜每位博士一只羊。羊有大小肥瘦,怎么分成了問題。
這一年,羊被送到太學后,聚在一起咩咩叫個不停。博士們也圍成一堆,七嘴八舌地商量分羊的辦法。博士祭酒(官名,為博士之首)提議,把羊宰了,稱重分肉,公平吧?甄宇表示:“不可?!辈┦考谰朴痔岢鰝溥x方案:那就抓鬮,抓鬮也公平。甄宇依然搖搖頭,一群博士抓鬮分羊,簡直是恥辱!“算了,你們挑肥揀瘦去爭吧,我不在這兒丟人現(xiàn)眼?!彼@樣說著,便走進羊群,從中牽了一只最瘦的羊,扭頭就走。正爭個沒完的博士們一看,都愣了,接著誰也不爭了,你謙我讓,很快就把羊分完了。
后來有一次朝會,劉秀想找甄宇,便問:“瘦羊博士在哪兒?”這下,“瘦羊博士”的稱號就在京師洛陽傳開了。
(摘自《洛陽晚報》 楊文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