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2024年第六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出爐,49位青年科學家獲此殊榮,他們將在未來5年獲得由新基石科學基金會(由騰訊公司發(fā)起)資助的、可自由支配使用的300萬元獎金。
此次,49位獲獎者來自13個城市的28家不同機構,這些機構有高校、科研院所、研究型醫(yī)院。獲獎者平均年齡41歲,最年輕獲獎人年僅31歲,7位38歲以下獲獎人嶄露頭角。
據(jù)了解,2024年“科學探索獎”首次采用終審后第一時間對外公布的方式。第六屆“科學探索獎”產(chǎn)生了7位女性獲獎人,占比超14%,為歷年最高。據(jù)中國工程院院士、“科學探索獎”管理委員會高文介紹,主要原因或緣于獎項今年放寬了女性申報的年齡限制(從45歲以下放寬至48歲以下)、增加了女性評委數(shù)量,同時在評審時強調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女性和年輕人。
2024年“科學探索獎”共有1012人申報,其中自由申報590人、專家提名422人;申報人中女性162人、男性850人,申報人中女科學家比例為16%,亦為歷年最高。另外,2024年“科學探索獎”還評選出兩位在臨床醫(yī)學領域的醫(yī)師科學家。
“科學探索獎”于2018年設立,是一項由新基石科學基金會出資、科學家主導的公益獎項,是目前國內獎勵金額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資助項目之一。獎項意在支持在中國內地及港澳地區(qū)全職工作的優(yōu)秀青年科技工作者,鼓勵他們心無旁騖地探索科學“無人區(qū)”。
除資金支持以外,新基石科學基金會也在探索為獲獎人提供創(chuàng)新模式的學術交流平臺。2024年3月,首場502科學研討會(Xplorer Symposia)在香港舉行,這一科學家自運營的國際學術交流項目,正成為倡導開放科學、鼓勵國際交流的又一項創(chuàng)新嘗試。
2024年,“科學探索獎”仍設置10個領域,包括數(shù)學物理學、化學新材料、天文和地學、生命科學、醫(yī)學科學、信息電子、能源環(huán)境、先進制造、交通建筑、前沿交叉。獎項面向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的10個領域,每年遴選不超過50位獲獎人。
在2024年的發(fā)布活動中,“科學探索獎”管理委員會成員首次亮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高文,分別代表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擔任本屆管理委員會主席。
據(jù)新基石科學基金會介紹,在2024年的評審過程中,秘書處收到舉報,有申報人存在“打招呼”現(xiàn)象,秘書處隨即啟動調查并獲得確鑿的證據(jù),經(jīng)監(jiān)督委員會核實,最終決定取消這名申報人的答辯資格,未來兩年也不可再次申報。
6年來,“科學探索獎”不斷優(yōu)化、不斷迭代,在制度設計和管理運營等方面進行了一場場“自我革新”。2020年,“科學探索獎”首次對港澳地區(qū)放開申請,擴大資助范圍;2022年,獎項增設醫(yī)學科學領域,鼓勵解決醫(yī)學領域的基礎性問題。值得注意的是,為進一步加強對女性科研人員的支持,從2024年起,女性科研人員申報“科學探索獎”的年齡限制由45周歲放寬到48周歲[1975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男性則保持45周歲不變[1978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另一個新變化是,2024年“科學探索獎”進一步明確,在前沿交叉領域重點考察候選人研究工作的多學科交叉研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