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一眾文人雅士聚于蘭亭,曲水流觴,飲酒作詩,37首詩匯編成集,名為《蘭亭集》。當(dāng)時王羲之借著酒意,揮毫潑墨,一篇集序一氣呵成,自此《蘭亭集序》成了千古佳作,蘭亭由此名揚(yáng)四海,成為歷代書法家的朝圣之地。
蘭亭位于浙江紹興西南方,四周群山環(huán)抱,淺溪淙淙,竹林搖曳,曲徑通幽。沿石板路入內(nèi),微風(fēng)吹動竹林,沙沙作響。鵝池內(nèi),幾只正在戲水的白鵝為這座幽靜的園林添了許多生機(jī)。池邊立著清朝同治年間建造的石質(zhì)三角亭鵝池碑亭,相傳碑上的“鵝”字為王羲之所書,“池”字為其子王獻(xiàn)之所書,父子合璧成為千古佳話,被譽(yù)為“父子碑”。王羲之一生愛鵝,他養(yǎng)鵝、看鵝,從鵝的體態(tài)、行走、游泳等姿勢中體會書法運(yùn)筆的奧妙,領(lǐng)悟到書法執(zhí)筆、運(yùn)筆的道理。
待走到曲水流觴處,千年前那場文人雅集似乎就在眼前,只見酒杯從曲水上游緩緩漂下,漂到誰面前,誰就要作詩一首,作不出可要罰酒三杯哦!你聽,有人在念“森森連嶺,茫茫原疇。迥霄垂霧,凝泉散流”,有人在說“清鄉(xiāng)擬絲竹,班荊對綺疏”……朗朗的誦詩聲,罰酒時的歡笑聲,讓花草都不禁搖曳出曼妙的身姿。
這場雅集不僅留下了37首詩和《蘭亭集序》,更是讓許多詩人為追憶此盛況而留下了不少佳句,比如陸游的“曲水流觴千古勝,小山叢桂一年秋”,李白的“今日贈予蘭亭去,興來灑筆會稽山”……此后的歲月里,文人墨客來來往往,他們效仿王羲之,在蘭亭雅集、飲酒賦詩,現(xiàn)在蘭亭還會舉辦一年一度的書法節(jié),古與今在此交匯,與先賢的交流永不停歇。
彈指間,紹興蘭亭因為這場盛會而讓人難忘,那隨曲水流淌的酒杯承載了無數(shù)文人的詩情畫意,那篇有21個“之”字卻字字不同的《蘭亭集序》,使蘭亭的文脈得以綿延千年。
這就是蘭亭,浙東“唐詩之路”上的一抹行云流水,是孟浩然筆下的“日晚蘭亭北,煙開曲水濱”,是崔峒筆下的“遙想蘭亭下,清風(fēng)滿竹林”……這里墨香悠然,這里景色無邊。
指導(dǎo)老師 胡偉芳
名師點評
本文猶如一幅文化與歷史的畫卷,隨著小作者的筆觸,讀者漸漸步入那仰之已久的蘭亭,其中“父子碑”成為千古佳話,而“曲水流觴”穿越歷史的云霧,恍然再現(xiàn)。這場書法史上最熠熠生輝的雅集,在小作者的旁征博引下,被烘托得璀璨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