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化建設需要以校園環(huán)境文化建設為基礎,以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為核心,以活動文化建設為載體,以制度文化建設為重點,構建富有內(nèi)涵、特色鮮明的現(xiàn)代校園文化?;谛@文化視角,建立小學班級管理制度,就要以“愛”為中心,為小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溫馨的班集體。
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說過:“教師應具備進入學生心靈的本領。育人先育心,只有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孩子心靈深處的共鳴?!毙W教師想要進入孩子的內(nèi)心,就需要發(fā)揮“愛”的紐帶作用,唯有如此,才能提升班級管理水平,提高班集體的凝聚力,讓孩子們在“愛”的氛圍中健康成長。
校園文化對于一個學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學校歷史發(fā)展、辦學風格、教學成績、價值理念在長期發(fā)展過程中不斷積淀下來形成的,是一種環(huán)境教育的力量。良好的校園文化將會潛移默化影響著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這種良好的校園文化表現(xiàn)在教師的教風、學生的學風、校園的環(huán)境、學生的整體面貌等各方面。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學生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能力不強,容易出現(xiàn)紀律差、上課難管等現(xiàn)象,這就需要班主任找到適合本班的管理方法,營造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耐心教導,科學管理,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全面健康發(fā)展。
立足于校園文化視角的小學班級管理,只有班級管理水平高,才能為學生們的生活、學習提供重要的保證。由此可見,強化對該階段學生的班級管理,切實增強教師的整體素養(yǎng),教師學會靈活運用交流技巧,深入每個孩子的心靈深處,拉進與孩子的距離,和孩子們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推動該階段班級管理有條不紊地順利開展。
一、小學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小學班級管理在方法上呈現(xiàn)出單一屬性。班級管理中,在管理的形式、方法層面上,容易呈現(xiàn)出典型的單一屬性,而且有些教師片面突出紀律、習慣等方面的管理,不能結合孩子的特點、個性的需要進行科學培養(yǎng),管理模式主要以說教為主,借助于單一方法向?qū)W生進行價值觀、道德觀的灌輸。這樣的管理模式很容易導致孩子產(chǎn)生厭煩心理,進而讓他們?nèi)狈ο鄳恼J同心理。所以,想要提升小學班級管理水平,就需要教師積極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讓孩子們能夠接受、愿意接受。
(二)在管理理念方面,表現(xiàn)得較為落后。近些年,新課改不斷深化,給班級管理帶來很大挑戰(zhàn)。但有些教師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在管理理念上依舊較為落后,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行為規(guī)范,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關注不夠,也不注重他們綜合素養(yǎng)的培育,這必然嚴重制約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管理思想上被動消極。由于受到現(xiàn)行教育體制的影響,教師和學生的地位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同時,一些偶發(fā)事件與負面新聞的報道,也給一些教師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教師在管理學生時有所顧慮,思想上背上了包袱,放不開手腳,擔心批評學生會影響自己的工作。所以,在班級管理中,被動應對學校的各項工作,不積極主動,只要學生不出什么大問題就聽之任之、得過且過,造成部分學生太隨便、太自由。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班級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學生也會更加難以管理。
二、校園文化視角下小學班級管理的重要性
(一)切實提高班級管理水平。在校園里,班級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單位,若是教師的管理水平較高,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并能促使學生高效率學習。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教師必須要注重和諧、平等的班級環(huán)境構建,注重健康、陽光的校園文化打造,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中,能夠自覺遵守學校及班級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使得班級秩序變得井然有序,也使得各項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開展。
(二)切實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在班級管理中,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無疑是非常重要的。為此,教師要立足于校園文化視角,通過高效的班級管理策略,培養(yǎng)孩子們形成正向積極的團隊精神,提升孩子們的綜合能力,進而構建高效的班級管理模式。同時,在具體實踐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們最大限度釋放潛能,真正成為班級的小主人,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和榮譽感,進而全面提升孩子們的綜合能力。
(三)切實增強孩子們的主體意識。在學校的每一天,孩子們都在不斷學習和成長。除了課本上的知識,學校的文化建設對于孩子的成長有著不可或缺的影響。學校舉辦的各種文化活動,例如:文藝晚會、體育比賽、知識講座等,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展示才華的平臺,更讓學生們在這些活動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而在參與文化建設的過程中,珍惜學校提供的一切資源,為學校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這種責任感和使命感也讓學生們更加珍惜在學校的每一天,更加努力地學習和成長。同時,參加學校舉辦的各種文化活動提升了學生們深入理解班級管理的能力,促使小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管理,鼓勵小學生暢所欲言,敢于發(fā)表意見,為班級管理注入新鮮血液,從而有效提升小學生的主體意識。
三、校園文化視角下優(yōu)化班級管理策略
(一)作為教師要發(fā)揮表率作用。立足于校園文化視角的班級管理,對于每位教師而言,都要增強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為班級發(fā)展起到引領作用。教師要對影響班級管理的諸多要素進行分析,深入學習有關教育方面的政策文件,并對教育案例進行細致分析,深入理解班級管理人員的權責等;積極與孩子們進行交流,把握孩子們的實情,幫助他們構建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師要有愛心,給予孩子真正意義上的關愛,而不僅僅只關注學習方面,要構建優(yōu)秀的班級文化,由此提升班集體的凝聚力,增強孩子們的榮譽感;對班級環(huán)境進行切實有效的改善,使得孩子們能夠在和諧的環(huán)境中,更好地愛護班級,與同學能夠團結合作。教師還需要改善自身形象,真正做到言行一致,成為孩子們的表率。老師要讓自己的談吐、舉止變得優(yōu)秀得體,成為孩子們模仿的對象,這有助于班級良好學風的建立,同時亦能提升班級管理水平。例如:若是教室里出現(xiàn)了廢紙,教師能夠直接走到廢紙前撿起,從而讓孩子們知曉要愛護環(huán)境?;蛘呃谜n余時間與孩子進行游戲,讓師生間的關系變得更為親密,這樣也能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們身上的問題,引導他們積極改正。通過教師的榜樣作用,能夠讓班級管理工作變得更為順暢、更有溫度。
(二)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新課改環(huán)境下,教師在開展班級管理中,需要對傳統(tǒng)落后觀念進行革新,積極與孩子進行交流,使得師生關系具有和諧性與平等性,這也能激發(fā)出孩子對老師的尊重與認可。同時,教師要對孩子的思想、行為加以科學引導,對班上的每一個孩子給予關愛,真正走進每個孩子的內(nèi)心,使得師生關系更緊密、更親密,同時也能讓班級氛圍更具和諧性和民主性。在班級里,打造優(yōu)秀的班風與學風,促使師生間的溝通更為緊密與融洽。當然,在師生良好的互動中,孩子的活力也能有效緩解教師的工作和精神壓力,強化孩子對老師的尊重與信任感,并能讓班級管理有條不紊、井然有序。例如:對于某些能力較弱的孩子,教師需要更主動地與之互動,為其提供良好的指導,對學習重難點知識進行細致講解,并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由此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真正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同時,教師要鼓勵孩子積極表達自己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有時間多與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幫助孩子走上健康成長的道路,進而構建起積極健康向上的班集體氛圍。
(三)創(chuàng)設良好的班級氛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在教學教育過程中,“愛”的作用十分關鍵,這也是班級管理的一種核心方法。教師需要對孩子進行愛護、理解與關心,這也是班級管理的關鍵基礎。立足于校園文化視角的班級管理,老師對孩子學習、生活的各種層面都需要加以關注和關心,為孩子構建安全、快樂、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同時,還需要關注孩子的心理與生理健康,讓孩子感受到班級猶如家一樣溫馨,對孩子遇到的困難進行有效幫助,引導孩子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心態(tài),使得孩子能夠更好地感受到來自老師的愛護、班級的溫暖,并能自發(fā)尊重教師與遵守班級的管理制度,使得師生間的溝通更具和諧性。例如:教師可以舉辦班風、班容主題班會,引導孩子們對自身儀表、班級衛(wèi)生、文化建設等內(nèi)容進行深入討論,在孩子深入思考的同時,引導他們充分認識到行為、習慣和性格等密切相關。教師還需要激勵孩子對交流成果進行分享,同時引導孩子們做好責任分工,使得班上每個學生都能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為班級良好管理氛圍貢獻自己的力量。此外,教師還需要綜合班集體情況,組織開展多元化活動,例如:評選優(yōu)秀班干、勞動之星等,借助這些評優(yōu)活動,增強孩子們對自身學習、生活進行自我約束,同時還能提升他們參與的積極性,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與競爭意識,進而立足于校園文化視角,優(yōu)化落實班級管理制度。
(四)美化班級的文化墻。班級文化是師生在共同學習生活中所形成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的總和。班級文化墻建設是學生自主意識培養(yǎng)的有益實踐,班級文化墻建設是構建素質(zhì)教育環(huán)境的有效舉措。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墻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在班級文化建設中,墻面文化可以說是一種“硬文化”,是班級文化直接的展示。墻面文化建設的是否美觀整潔,體現(xiàn)了班級物質(zhì)文化建設的水平;而其內(nèi)容是否以學生為主體,反映的是班級的風貌以及體現(xiàn)了班級精神文化建設的水平。對于大部分學校來說,在物質(zhì)文化建設方面都有比較好的條件,例如:在我校,學校為每間教室配備了專門定制的展示園地空間,有后黑板進行板報制作,有前后定制的標語,在班級門口還有特色班牌……那么,文化墻要發(fā)揮出精神文化建設的水平,就看班主任的“奇思妙想”了。根據(jù)學校文化建設的特點,我利用現(xiàn)有資源,把文化墻布置得五彩繽紛,富有創(chuàng)意和特色,不僅充滿濃郁的文化氣息,同時也體現(xiàn)了孩童的興趣。我所教的三年級教室里張貼了很多勵志格言,例如:“相信自己,我一定行!”“今天,你微笑了嗎?”“誰在游戲中懂得謙讓,誰的朋友就越多?!薄爸耸鼓愕玫娇鞓罚 睂W生在勵志格言中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獲得正能量。設置圖書角,“每月一薦”(即每月推薦一本圖書),例如:九月份《柳林風聲》,十月份《格林童話》,十一月份《昆蟲記》,十二月份《洋蔥頭歷險記》……相信閱讀經(jīng)典一定能陶冶孩子們的情操,讓孩子們獲得快樂和成長。另外,文化墻還設有學習園地、班規(guī)、成長足跡、每月一次班務記錄:我最閃亮等。隨著班級文化建設的開展,給孩子們帶來了無盡的幸福和歡樂,給自己帶來的是感慨和驚喜,給學校帶來的是師生嶄新的精神面貌與心靈的成長。
總之,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要以校園文化建設為基礎,積極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對孩子們的身心健康與未來發(fā)展給予高度關注,努力實現(xiàn)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教育目標。建立良好的班級管理措施,教育工作者要從自身做起,提升自身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豐富自身管理文化知識,愛護學生、尊重學生,給予學生足夠的關心和愛護,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持新課改理念下的人本化班級管理理念,培養(yǎng)孩子們形成良好的行為準則和行為習慣,切實增強孩子們的綜合素養(yǎng)。為孩子未來學習、發(fā)展和成長奠基,是擺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
(侯金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