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林用三名字的由來,更集中體現(xiàn)了林伯渠的教育觀。
林用三出生時,抗日戰(zhàn)爭正處于相持階段,因此他最初被取名林相持。1945年秋,林相持該上小學了,林伯渠覺得兒子的名字既不好寫,意思也脫離時代,便想給兒子重新起個學名。他在窯洞里踱著步,沉思一陣,對小相持說:“你要上學了,父親給你取個新名字,就叫‘用三’吧。用三就是三用,哪三用呢?用腦想問題,用手造機器,用腳踏實地。”
為了讓林用三能夠真正學到一點東西,林伯渠常常抽空為林用三圈點大字、修改日記,還經(jīng)常檢查用三的作業(yè),了解他的學習成績。林用三回憶:“有時候還讓我唱一兩支歌,考考我的音樂。”
就這樣觀察了一兩年后,林伯渠看出了林用三的志趣,找個機會對他說:“看來你不是天才,也不十分聰明,但是只要努力,還是可以做一個好的技術人員。”
此后,林用三積極參加課外小組活動,做過潛艇模型,做過通電就能轉(zhuǎn)的電動機,也架起過礦石收音機。
1959年,林用三高中畢業(yè),準備報考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林伯渠非常贊同,并囑咐道:“希望你能學到一些真正的本事,腳踏實地地做些工作,為國家建設出力?!?/p>
林用三牢牢記住了父親的教誨,畢業(yè)后,從事了近二十年科學技術工作,始終圍繞“三用”做人、做事。后來,從技術員做起的林用三,擔任了第一機械工業(yè)部儀表局副總工程師、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政府副主席、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等職。其女林利曾留學蘇聯(lián),后任中共中央黨校教授。無論什么時候、做什么工作,子女們都始終牢記父親的叮囑:“你們做什么都要靠自己奮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