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生,中共黨員,高級教師,丹江口市龍山鎮(zhèn)彭家溝小學校長。他堅守庫區(qū)小學28年,不斷更新教育理念,通過“無邊界教學”“鄉(xiāng)村創(chuàng)客教育”等方式,讓山溝溝里的孩子也能成為教育的主角、成為自己人生舞臺的主角。他先后獲得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希望工程園丁獎、第四屆安徒生教師獎、荊楚楷模等榮譽,曾作為湖北省兩位教師代表之一,在人民大會堂參加全國優(yōu)秀教師代表座談會。
“年輕時,我是孩子們的眼睛,帶著他們看外面的世界;等年齡大了,教過的孩子們回到家鄉(xiāng),和我分享世界的精彩……這就是我理想中的教育閉環(huán)。”談起心中的教育夢想,丹江口市龍山鎮(zhèn)彭家溝小學校長彭玉生淡然一笑,“這樣想其實也不對,孩子們好不容易通過讀書離開了山溝溝,更應(yīng)在外面的廣闊天地自由飛翔!”
彭家溝小學位于丹江口水庫腹地,三面環(huán)水、一面靠山。盡管地處交通不便的山溝里,這所不起眼的小學卻長期承載著周邊5個村、近1000戶家庭的基礎(chǔ)教育重任。28年前,師范畢業(yè)的彭玉生放棄擇優(yōu)進城考試,選擇回到彭家溝小學任教,用自己的青春默默守護著庫區(qū)里的孩子們依靠教育改變命運的夢想。
通往學生心房的路
家訪,是彭玉生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在做的事。
“最初,我們都備有‘三大寶’——手電、雨傘、雨靴?!迸碛裆貞?,一把手電兩條腿、白天上課晚上訪,一天15公里山路,是家訪路上的常事?!昂髞?,又增加了一‘寶’——摩托車。只不過山路崎嶇難行,車胎經(jīng)常被扎破,為了不耽誤事,去家訪還得自備補胎工具?!?/p>
彭玉生始終堅信,家訪的路,就是通往學生心房的路。
一次秋季開學,彭玉生發(fā)現(xiàn)學生小琴沒有到校,當天下午他就到小琴家了解情況,不料吃了個“閉門羹”。
第二天,彭玉生又來到小琴家?!八绞摺拮印ó敱D罚┤チ?。”小琴父親解釋著。撲了個空的彭玉生后來通過小琴同村同伴了解到,小琴還在村里,沒有去十堰。
第三次去時,彭玉生看到小琴父女在地里干農(nóng)活,他二話沒說,拿起工具就幫著干。天快黑時,小琴父親松了口:“明天早上就送她到學校去?!?/p>
返校途中,為了躲避狗的追咬,彭玉生不慎掉進了1丈多高的荊棘叢里,身上被刺破、腳也扭傷了,就連鞋也丟了一只。彭玉生一瘸一拐地摸黑走了3公里山路回到了學校。然而,第二天還是沒有看到小琴的身影。
第四次踏進小琴家門時,小琴父親終于吐露苦衷:“家里實在沒錢了,還指望小琴幫忙干活呢!”
“孩子必須去上學!學費、生活費包在我身上,不讓你們拿一分錢?!笨粗∏傩⌒囊硪韰s又渴望的眼神,彭玉生心一橫,堅定地說。就這樣,小琴重新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學校。
28年來,彭玉生家訪的足跡,遍布半島的溝溝岔岔,他先后勸返面臨失學的學生50多人,并用微薄的收入資助了40多名學生。
庫區(qū)孩子的命運,在彭玉生和同事們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的家訪中,悄然發(fā)生改變。20多年間,從彭家溝小學走出的孩子,有180多名考上了大學,其中不乏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名校。
讓孩子成為教育的主角
彭玉生至今難忘的一節(jié)課,是學生給他上的。
那是一次主題為“父母”的班會,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小玲說,看到家里的雞蛋好想吃,媽媽卻舍不得吃,因為要賣了錢交學費、買文具;小燕說,媽媽每天早上5點多起床做早飯、喂豬喂雞、下地干活、挑水洗衣,一天到晚忙個不?!f著說著,幾個孩子哭了起來。不一會兒,教室里哭得稀里嘩啦。
孩子們的真情流露讓彭玉生得到啟發(fā),課堂形式不是一成不變的,合適的方式可以讓孩子們更能融入教學內(nèi)容,他們也可以成為自己的老師!
從那時起,彭玉生開始了“無邊界教學”的課堂探索:語文課變成科學課,孩子們可以用銅絲和綠豆學習拼音;老師可以是校園邊的水稻,也可以是天上的云,還可以是花鳥蟲草……
2004年7月1日,彭玉生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不久被任命為彭家溝小學校長?!包h員的身份是神圣的,又是很普通的?!闭劶叭朦h感悟,彭玉生說,“作為黨員、作為校長,我的責任更大。我能做的,就是努力為師生搭建舞臺,讓每一個孩子都能走上舞臺中央,成為教育的主角。”
為此,他開設(shè)了《四季自然課程》,領(lǐng)著孩子們在山間田野認野菜、找草藥,看害蟲、摸土壤;組織自制玩具比賽,孩子們撿起碎瓦片做陀螺、摘下扁豆夾做口哨……“一根野草也能玩出新花樣”。
而在《看看我的家鄉(xiāng)》課程中,孩子們會在語文老師的帶領(lǐng)下,走進大山寫下蝴蝶、麥田的小詩;會跟著數(shù)學老師,從山這邊跑到那邊體驗往返問題;會跟著美術(shù)老師走進大自然,畫一畫豐收的金絲皇菊;還會跟著勞動老師帶著燒烤架在戶外品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樂趣……
彭家溝小學的學生以留守兒童居多,普遍膽怯不自信,平時沉默寡言、羞于開口,如何讓他們開口說話成了難題。對此,彭玉生提出一個辦學實踐:每個學生到學校,要先打開他們的話匣子,讓他們“張口大聲說、暢懷開心笑”,同時要搭臺讓學生“大膽跳”,建設(shè)幸福家校文化。在彭玉生的影響下,鄉(xiāng)村音樂會、校園T臺秀等低成本校園活動迅速辦了起來,孩子們也逐漸變得陽光自信、開朗活潑。
彭玉生還推崇“不唯分數(shù)唯成長”評價方式。每個孩子都有一本“成長銀行存折”,存折的“存款”可以是不愛笑的孩子愛笑、愛說了,也可以是愛畫畫的孩子越畫越好,還可以是寫詩的孩子,寫出了誰都沒有注意到的細節(jié)……
“知識來源于生活。直觀教學,讓人印象更為深刻。通過開展這些活動,就是要進一步打開孩子們的眼界?!迸碛裆f,“要讓孩子們學會在生活中學習,培養(yǎng)終身學習的能力?!?/p>
“我愿成為孩子們的眼睛”
從小小庫區(qū)到繁華都市,隔著千山萬水。如何讓庫區(qū)的孩子共享城市的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收獲優(yōu)質(zhì)教育成效?
彭玉生想到了網(wǎng)絡(luò)。從2009年開始,他就注重利用網(wǎng)絡(luò)上的教學資源,幫助學生開拓視野。“傳統(tǒng)教學方式畢竟效果有限?!迸碛裆f,“網(wǎng)絡(luò)是新鮮事物,學生更感興趣,教學效果也會更好。”他多方協(xié)調(diào),積極爭取公益機構(gòu)資助,建起電腦教室,募集電子閱讀器、平板和筆記本電腦等,開設(shè)了網(wǎng)絡(luò)素養(yǎng)課,讓學生學會在互聯(lián)網(wǎng)里去探尋世界。
“當孩子們第一次出現(xiàn)在屏幕上,他們以為自己上了電視,坐得格外端正,有的小姑娘還不停地捋著自己的頭發(fā)……”學生第一次上直播課堂的場景,讓彭玉生記憶猶新。
從彩虹花晨讀、智慧美育等互聯(lián)網(wǎng)課程,到學校智能閱讀區(qū),再到華中科技大學的創(chuàng)客課程和機器人課程,庫區(qū)的孩子在這個小小的教學點里,盡情享受著最前沿的科技帶來的現(xiàn)代化教育氣息。
彭玉生深知,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全國希望工程園丁獎、全國模范教師,受邀赴天安門廣場參加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顒印陙?,彭玉生獲得的獎項越來越多,出席各類活動的機會也越來越多,他也多了一個習慣:走到哪兒,拍到哪兒。
天安門廣場、人民大會堂、長城,飛機、坦克、導彈,晚會現(xiàn)場、特色小吃……只要是學生們感興趣的,彭玉生都不停地拍、不停地記,“我知道,我是在帶著孩子們看世界”。
回到學校后,彭玉生會和孩子們分享照片、視頻、所見所聞所感,孩子們總是聽得格外認真。
“農(nóng)村孩子走出去看世界的機會很少。我愿成為孩子們的眼睛,通過這種方式,給他們增加一個‘看世界的課程’,看到他們渴望探索的眼神,作為老師我很欣慰?!迸碛裆f。
做好庫區(qū)“留守老師”
全市第一所村小教師周轉(zhuǎn)房、第一個村小運動場硬化、學生宿舍、學生餐廳……從2012年開始,為持續(xù)打造小而美、小而優(yōu)的示范教學點,丹江口市教育局先后投入200多萬元,對彭家溝小學軟硬件設(shè)施進行改造。而且,只要彭家溝小學教師出現(xiàn)缺額,就會優(yōu)先調(diào)配到位。
隨著一批批年輕教師陸續(xù)到來,彭玉生更加忙碌。新老師大都是外地人,對本地情況不熟悉,衣食住行他都會安排得妥妥帖帖。
“保安帶打雜、門衛(wèi)兼教書,彭老師基本上是萬能的?!?020年入職的英語老師王瑾瑾說,網(wǎng)絡(luò)故障、宿舍漏水、電線短路……哪里出現(xiàn)問題,哪里就有彭玉生的身影。
“彭玉生對年輕老師的培養(yǎng)非常用心,也有自己獨特的思考和方法?!饼埳芥?zhèn)教育黨支部書記、中心學校校長李玉華說,“每周,他都會組織老師開展讀書沙龍、茶會等活動,交流留守兒童教育教學心得?!?/p>
“點亮一名教師,就能照亮一群孩子。讓老師們安心在這里工作,鄉(xiāng)村教育就有希望?!迸碛裆f,盡管學校工作經(jīng)費不多,但每年他都會組織老師外出學習培訓。學校的每位老師都有一門特色課程,大家?guī)е⒆觽儗W編程、做PBL項目式學習……就連臨近退休的老教師,也能熟練運用平板電腦上課。
然而,每當年輕老師因各種原因調(diào)離學校,彭玉生就會像送學生走出庫區(qū)一樣,為他們?nèi)ネ玫钠脚_提供便利。
據(jù)統(tǒng)計,2014年至今,先后有15名年輕老師,從彭家溝小學調(diào)往更好的平臺工作。彭玉生也有很多機會走出去,但他卻說:“城里多一個少一個彭玉生無所謂。但在彭家溝小學,我這個黨員、這個本地老師都不能堅守,又怎么讓其他老師長期堅守在這里呢?”
近年來,隨著庫區(qū)移民搬遷和城鎮(zhèn)化工作的推進,彭家溝小學學生由最多時候的400多人,減少到即將秋季開學的3個年級13名學生。這所“麻雀學?!痹摵稳ズ螐?,彭玉生有過迷茫,但有一點他堅定不移:“即便最后只剩一名學生,我也會堅守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