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校園生活主要圍繞“班集體”這一核心展開,我校長期以來始終將班級建設視為各項工作的首位。我們致力于讓每一名學生感受到在班級中的存在,讓每一名學生感受到班級在學校中的存在,讓每一名學生感受到學校在社會中的存在。
自主規(guī)劃—班級藍圖自己繪
我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則是熏陶和浸潤。我?guī)б荒昙墪r,適逢學校剛入駐新校區(qū),校園文化建設是當年的重點工作。我們分析了地域特點、家長受教育程度,結合閱讀教學做了問卷調研,結果顯示蘇家坨地區(qū)家庭教育質量和校本部相比有較大的差異?;诖耍覀冊囍尲议L理解學校、信任老師,支持學校工作。第一年里,我召開了線上、線下四次家長會,這種堅韌和堅持讓我看到了學生點滴的變化,也讓家長越來越相信老師的話,越來越支持班級工作。
我和老師們鼓勵一年級的學生與老師共同設想心中的理想班級,包括班名、班徽、班規(guī)、班訓,動手創(chuàng)作“悄悄話信箱”“繪畫墻”“智慧角”,孩子們年紀雖小,但是一旦為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他們的獨特創(chuàng)意和見解便會層出不窮。老師們的放手實現了對學生自主規(guī)劃的引領,他們將“好好讀書、好好學習、好好寫字”作為班級目標,找到了自己在班級的存在感和歸屬感,強化了主人翁意識,學生、老師和家長為共同的目標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
自主選擇—班級崗位自己選
“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踐行常規(guī)”是我校“修身課程”的兩個抓手。我們充分發(fā)揮“人人事事”小崗位課程和志愿課程對學生的引領作用,培養(yǎng)學生愛班愛校以及責任擔當意識。來到蘇家坨,我們從一年級入學就嘗試“全員參與班級管理”,落實“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管理模式,讓班里的每一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班級管理,成為集體的主人。我們還會鼓勵學生自行尋找、設置班級崗位,并對其進行一對一培訓,崗位評價則會采用個人述職—同學打分—老師監(jiān)督同時進行的方式。定期崗位輪換能讓學生在不同的崗位歷練,讓他們學會選擇,感受不同崗位的難易,培養(yǎng)同理心。我們還根據學生自己的特長和興趣愛好,各班級組成學習、紀律、衛(wèi)生、崗位、考勤、通知等各小組,年級組成志愿團隊,每周召開小組例會,促進矛盾的化解和相互的包容與接納,表彰榜樣和模范,自愿結組讓同學間關系更加融洽,升旗儀式上的“學有榜樣”讓學生感受到個人在班級,班級在年級、學校中的存在和榮耀。
自主創(chuàng)新—班級活動自己創(chuàng)
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是學生感受班級存在的重要載體。我們創(chuàng)設了跳皮筋大挑戰(zhàn)、我是大力王、女生節(jié)、男生節(jié)等班級活動,使學生在參與過程中陶冶情操、增進團結。班級集體生日、班級榮耀日等班級傳統節(jié)日,增強了學生對班級的歸屬感。為進步大的同學喝彩“棒棒,你真棒”、為擅長演講的學生搭設“班級小講堂”……孩子們在自己設計的活動中歷練、成長、收獲,在活動中日漸成熟,逐漸彰顯出陽光大氣、勇于擔當的積極形象。
立足“三個存在”,發(fā)揮學校文化的教育價值及影響功能,讓學生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去發(fā)現、發(fā)揮學生的潛能,助力學生“十年、十五年后走得更遠”,這是學校的辦學使命,更是老師們的初心和責任。
(本組稿件作者單位:北京市育英學校科學城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