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雙減”政策的推進,廣大教師為了促進數學教學實現賦能提質、拓展增效,積極運用多媒體技術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本文就具體運用方法展開闡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多媒體設備;數學教學;育人價值;實踐方法
一、引言
“雙減”政策開創(chuàng)了數學教學追求創(chuàng)優(yōu)爭先、生本定位、提質增效的新局面,教師踴躍為數學教學融入新設計、新手段、新資源,建構出高體驗、高價值的人文教學新生態(tài)。為了促進小學生主動化、探究式學習的實效化開展,教師著意引進多媒體設備,借助高品質的教學課件,創(chuàng)設出高層次、素養(yǎng)型的教學信息環(huán)境,引導小學生進行教材研讀、知識提取、能力淬煉??梢姡枚嗝襟w設備提升數學教學物質基礎高度,有助于打造高品質的科技育人環(huán)境。
二、多媒體應用于數學教學的可行性
1.多媒體設備能夠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動畫技術支持、認知情境搭建、感官能力激活、人文情境感染,充分滿足小學生的直觀認知需求與形象思維偏好。多媒體設備能夠弱化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枯燥感,提升教學內容的趣味性與生動性,有效提升小學生對于數學課堂活動的專注度和參與度。
2.多媒體設備能夠提升數學教學的科技感、先進性以及時代感,是數學課堂實現與時俱進、賦能創(chuàng)新、智慧提質等教學目標的有效抓手,有助于打造高層次的教書育人生態(tài)環(huán)境。多媒體設備能夠為數學課堂提供基于思維導圖的集成性知識模塊,有效提升教學內容和過程的體系性與可拓展性。
3.多媒體設備能夠支持教師深度踐行人文思想,有效完成教師與學生角色的轉換,提升數學課堂的開放性、定制化以及互動性,打造學生成長的樂園。多媒體設備還能夠支持教師踐行建構主義理念,大幅度提升課堂活動的科技魅力與生活氣息,借助虛擬化知識情境及生活化的知識場景,讓學生體會知識探究過程的樂趣,感受知識的實踐價值。
三、多媒體應用于數學教學的育人價值
首先,將多媒體設備應用于數學教學,能夠為小學生的知識學習以及數理應用實踐提供高水平的科技環(huán)境。多媒體教學設備能夠讓小學生在高體驗感的科技情境、直觀生動的知識氛圍、趣味感十足的互動體驗中,專注于數理規(guī)律的高階思維活動,成長于個性化探索與團隊協(xié)作攻艱克難的過程中。多媒體設備能夠以探究式學習任務為學生提供良好認知啟發(fā),提升小學生對數學課堂的參與度與數學學習的能動性,培養(yǎng)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團結協(xié)作能力。
其次,將多媒體應用于數學教學,能夠反作用于教師的能力淬煉、理論驗證與職業(yè)發(fā)展。多媒體教學設備能夠為教師提供便捷的教學探索手段、高品質的資源環(huán)境、高效的教學環(huán)境,助力數學教學提質增效。教師能夠基于多媒體設備科學淬煉計算機操作能力,在高頻率的教學課件制作活動中提升個人信息化素養(yǎng)和教學業(yè)務能力。教師立足多媒體的科技助力,能夠有效推動數學教學實現與時俱進、生本定制。
最后,多媒體應用于數學教學,能夠建構科技型施教空間、高品質信息交互、實效性育人環(huán)境,加速科學育人戰(zhàn)略的務實推進。多媒體應用于數學教學,還能夠為小學生提供科技創(chuàng)新應用、優(yōu)質趣味資源,幫助學生進行思維引導、智慧整合,從而科學推進新課程改革工作。多媒體設備應用于數學教學,更能夠激發(fā)生命律動、淬煉認知潛能,實踐落位課程核心素養(yǎng)理念,提升小學生的學習效率、課程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從而滿足“雙減”政策提出的新時代教書育人工作要求。
四、多媒體應用于數學教學的實踐方法
多媒體能夠直接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信息化水平、交互活動品質、教學課件價值等,有助于架構高層次、高效化的教書育人環(huán)境,值得教師深度優(yōu)化落實。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可借助多媒體設備建構高趣味性知識情境,通過對小學生進行氛圍感染、情緒激活、思維導引,提升小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提升教學效率。以科技手段打造的教學情境能夠大幅度提升教學過程的趣味性、簡易度、實效性,易于激發(fā)小學生的探索興趣、表達欲望以及進取觀念。因此,多媒體設備支持下的教學情境擁有突出的生本感召性、趣味啟迪力,能為數學教學提供主體基礎。
在教育部審定的小學數學教材(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第一章“生活中的數字”的教學中,教師需要為小學生展示現實生活中的“數字信息”,在此目標的指引下,教師可以圍繞“生活中的數字”這一主題制作課件,創(chuàng)設出集數字信息、生活情境、知識啟迪于一體的教學情境,幫助小學生樹立基本的數字觀念。教師以此課件進行教學,小學生能夠在其中看到“臥室有1個門,小鳥有2條腿,三腳架有3條腿,泰迪狗有4條腿,眾星捧月平盤有5個把手,裝甲車有6個輪”等,從而沉浸于這些基于簡單數字的知識情境之中。為此,教師應在展示每一件生活實物時都要突出“數字信息”,借助生活素材一點點地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字意識”,幫助小學生在數字信息課程的學習中實現深度沉浸、積極感知、欣然悅納。
這樣的教學方式,能讓小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生活情境、濃厚的數字氛圍中高效集聚“數字信息”,從而提升個人的數字意識。所以,多媒體設備可憑借其創(chuàng)設的集趣味化體驗與沉浸式感知于一體的教學情境,助力小學生專注于知識的學習與探究中,輕松愉悅地進行課堂學習,從而成為小學生知識學習、課程發(fā)展的“啟動鍵”。
(二)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學生儲備
在當今信息化時代,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為教育領域不可或缺的部分,特別是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應用多媒體,不僅能夠幫助教師豐富教學內容,還能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儲備。筆者以“認識圖形”這一教學主題為例,探討如何利用網絡資源和多媒體技術來提升教學效果。在“認識圖形”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藝術、科學等其他學科的內容,通過多媒體展示圖形的藝術應用(如建筑設計中的圖形運用)和自然界中的圖形(如植物葉子的形狀),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師可以展示圖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實例,如交通標志、家具設計等,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圖形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增強學習的實用性。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不同圖形的組合和變換,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比較和分析,培養(yǎng)他們的邏輯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傊?,教師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結合多媒體技術,設計富有創(chuàng)意和互動性的教學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教師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為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改進教學過程,實現師生互動
多媒體技術具有較強的交互性,能為學生提供直觀、生動的學習材料。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各種圖畫、視頻等,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認識時間”為例,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真實的鐘表圖像或動畫視頻。通過這些視覺材料,學生能夠直觀地觀察到鐘表的結構特點,如鐘表上有12個數字,有三根針,其中一根是短的,另外兩根是長的。教師還可在屏幕上展示不同類型的鐘表圖像,引導學生觀察并指出鐘表上的數字和指針。通過播放鐘表指針移動的動畫,幫助學生理解時針、分針和秒針的運動規(guī)律,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在展示過程中,教師可向學生提出問題,如“當時針指向3、分針指向12時是幾點?”等問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幫助學生通過回答問題加深對時間的認識。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除了展示信息外,更重要的是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比如在“認識時間”的教學中,教師便可采用多媒體設備實時收集學生的回答,并給予即時反饋,幫助學生糾正錯誤,鞏固正確知識。
問答環(huán)節(jié)結束后,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利用多媒體展示的材料作為討論的基礎,讓學生在交流中深化理解。此外,教師還可設計與時間相關的互動游戲,如“找找看”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時間的表示方法,從而增加學習的趣味性。通過多媒體提供的直觀、生動的教學材料,學生不僅能夠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還能在互動中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未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解決教學難題,提高教學質量
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常常面臨如何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轉化為學生易于理解的形式這一難題。多媒體技術可為解決該問題提供有效的途徑,從而降低知識的難度,顯著提高教學質量。以“克和千克”這一知識點為例,盡管大部分學生知道1000克等于1千克,但對于1000克和1千克到底有多少,學生往往缺乏直觀的感受。這時,多媒體技術的介入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動畫、視頻等形式,展示1000克和1千克的實際重量對比。如通過動畫展示1000粒米的重量大約是1000克,而一袋標準面粉的重量大約是1千克。這樣的視覺呈現,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起對克和千克這兩個單位的直觀認識,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一知識點。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互動性。教師還可通過多媒體課件設計互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點擊屏幕選擇不同物品的重量,或者通過拖拽操作來比較不同物品的重量,這種互動學習方式能夠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從而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五)建構高水平課堂,實現高效教學
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建構高水平的課堂效果,全面優(yōu)化情境質量、資源層次、活動水平、交互效果,從而在既有條件下為小學生建構最優(yōu)化學習環(huán)境。多媒體設備能夠為數學教學提供全方位、層次感、優(yōu)質化的建構支持,幫助教師打造高價值、高效能的教學環(huán)境。因此,多媒體設備支持下的數學課堂能夠承載教師的育人智慧、教學策略,實現高效教學和高質育人。
在教育部審定的小學數學教材(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第六章《購物》的多媒體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為小學生展示“人民幣知識”與“人民幣的簡易加減計算”。為此,教師可以為小學生提供“人民幣”的教學課件,為小學生展示硬幣、紙幣兩種現實生活中常見的貨幣形式。通過教學課件,學生可以看到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等不同面值人民幣的圖片,幫助小學生迅速對“人民幣”的面值與形態(tài)建立初步感知。另外,教師還可基于“1、2、5”三個數字之間的有效組合,幫助學生習得“人民幣”在消費時的找零計算。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建立對人民幣基礎知識的認知,還能通過消費場景中常見的數字組合運算練習,提升他們在日常消費時付款與找零的計算能力,進而有效提升他們的財商。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雙減”政策開啟了數學課堂走向科技創(chuàng)新、人文進階、資源優(yōu)化的變革進程,督促教師促進數學教學實現智慧減負、課件賦能、提質增效,助力小學生知識的高效積累、綜合素養(yǎng)的快速提升。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可以科學架構高水平的課程教學生態(tài),建構高趣味的知識情境、高品質的教學資源、高層次的探究活動、高價值的育人體驗、高水平的課堂效果,打造出高品質、高價值的教書育人環(huán)境,幫助小學生在科技魅力吸引、趣味認知體驗、優(yōu)質資源支持中主動參與、多維交互、集思廣益,從而實現學習效率和綜合素養(yǎng)的快速提升。 因此,將多媒體應用于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活動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和實踐價值
參考文獻
[1]孫宇寧.新課程標準背景下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的整合[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 2023, (24) : 126-127.
[2]強海波.小學數學引入多媒體畫圖培養(yǎng)學生數形結合思維的教學設計[J].教書育人, 2023, (34) : 54-56.
[3]巴永惠.讓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小學數學教學插上騰飛的翅膀[J].數學大世界(下旬), 2023, (11) : 86-88.
[4]王梅英.讓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小學數學教學插上騰飛的翅膀——以“簡易方程”為例[J].新課程, 2023, (23) : 163-165.
[5]任成安.小學數學課堂中信息化手段的運用研究[J].中小學電教(教學),2023, (11) : 88-90.
[6]吳煒琨.素養(yǎng)導向下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深度融合教學策略[J].天津教育,2023, (30) : 116-118.
[7]劉敏.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 2023, (09) : 69-71.
[8]徐微.淺析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 2023, (09) : 28-30.
[9]袁娜娜.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安徽教育科研, 2023, (25) : 90-91+115.
[10]王晶.基于多媒體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探討[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 2023, (08) : 19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