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展示一
在繁忙與喧囂的現(xiàn)代生活中,捧一杯香茗,潛心品讀陶淵明的《歸園田居》,感覺有一股清泉緩緩流入心田,讓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寧靜與自由。這首詩不僅描繪了一幅田園生活的美好畫卷,更深刻地傳達了詩人聽從內(nèi)心聲音、追求真我生活的崇高境界。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遍_篇兩句,詩人便直抒胸臆,表達了自己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性格和對自然的無限熱愛。這不僅是詩人個人的寫照,也是無數(shù)渴望逃離塵囂、回歸自然之人的心聲?!罢`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痹娙擞谩皦m網(wǎng)”比喻官場或世俗生活的束縛,表達了自己誤入歧途、虛度光陰的遺憾。然而,這種遺憾并非消極的沉淪,而是對過去的一種反思,對未來的一種覺醒。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薄傲b鳥”“池魚”都是失去了自然本性的事物,詩人以此自喻,表明自己也如同這“鳥”和“魚”一般失去了天性的自由?!懊椭疽菟暮?,騫翮思遠翥。”他原是一只渴望乘長風(fēng)博高空的大鵬,原是一只徜徉于湖海之中自由暢游的鯤,但官場的黑暗與污濁讓他折翼,令他擱淺,他向前,看不見一絲曙光,抓不住一抹希望。于是乎他“戀舊林”“思故淵”,以此明示自己雖暫時失去了天真本性,但卻有著回歸自然、歸隱田園的精神追求。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弊罱K詩人做出了決定,他要遠離塵世,歸隱田園,開荒種地,守護那份質(zhì)樸與純真。這不僅是身體上的回歸,更是心靈上的覺醒與升華。桃李排列于堂前,春日煦暖,桃紅李白,爭春斗艷;一排排的榆柳垂在檐后,夏日濃陰,幽靜清涼;山澗清泉流過草屋堂前,幽深的小巷不時地傳出幾聲狗吠,雞在桑樹之巔自由地啼鳴。閑暇時,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細細品味;農(nóng)忙時,便與菊花相枕相依,樂在其中。在田園生活中,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價值,不再為世俗的名利所累,而是專注于內(nèi)心的平靜與滿足,身上處處洋溢著超塵脫俗的清閑與曠達。
細品《歸園田居》,我深受啟發(fā)。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內(nèi)卷的壓力使我們困在生活的樊籠中,過度競爭讓我們深陷于自己的精神內(nèi)耗,我們被各種外在因素所左右,忘記了傾聽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而陶淵明卻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只有聽從內(nèi)心的聲音,追求真我生活,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與自由。世界這么大,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角落。讓我們勇敢地擺脫束縛,在自己的角落里,聽從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愛自己的所愛,追逐自己的光亮吧!
【湖南長郡·瀏陽實驗學(xué)校】
◆點評
本文結(jié)構(gòu)嚴謹,觀點鮮明。開頭簡要介紹作品內(nèi)容,順勢引出“聽從內(nèi)心聲音、追求真我生活”的主題,為讀者設(shè)定一個閱讀預(yù)期。正文部分,引用原文分析陶淵明回歸田園的原因以及回歸田園后的清閑與曠達,緊密圍繞觀點加以闡釋。結(jié)尾聯(lián)系實際,深度剖析生活現(xiàn)狀,呼吁大家“聽從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愛自己的所愛,追逐自己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