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仍舊吹著,在湖畔吹響水波,融進了水里,釀成風的酒,又攜著它,拂過人的發(fā)梢。只是微醺,卻醉了天、柳與人。
高中開學前一星期,我和母親去給二姨丈祝六十大壽,于是又回到了那個曾經充滿我歡聲笑語的地方。飯后,我邀表哥一起出去走走。
雖然離開數年,這里的事物竟不曾發(fā)生許多改變。養(yǎng)鴨場還在,只是那招牌有點褪色。這里的房屋依舊一棟挨著一棟,只是相比從前有些破舊。到了學校邊的小超市,表哥說要買水,我便等他。超市依舊是那家超市,只是店主不知換了沒換。買了水,我們便往路另一邊走去,過了橋,有一條小路,那是通往老房的,我與外婆曾在那里住著。石子嵌著的泥路沒變,所幸不是十分泥濘,路邊修的房子胡亂矗在土地上,散落得稀疏。
走著,走著,風又吹起了,更加猛烈,我們暫緩腳步。路邊有一柴房,曾住著一個老爺爺,是個瘸子,常拄著拐杖到外婆家看電視。我那時并不想讓他來和我爭電視看,外婆還因此斥責我。聽說幾年前他已經故去了。記得他還養(yǎng)了條絲毛狗,白色的毛卻總沾滿泥漬,糾結在一起。那狗曾在我家柴堆里生了兩只崽,我與表哥還去偷狗崽。表哥去柴堆下摸狗,我則拿著竹竿在那攔著,不讓大狗過來,如今我仍記得它吠得有多激烈。
我向前踱著,看見不遠處有一大片的水塘,那里Lqowe2IQjqEQrS9F5KH7CQ==曾經是稻田。我還記得有一天傍晚時分,晚霞已退去,二姨丈來找外婆。我在門外玩著,他倆在堂屋里說話,二姨丈說要把稻田改成龍蝦塘,讓外婆把田租給他。外婆不肯,后來還引發(fā)了爭吵。直到后來,外婆老去了,田產到了我媽手里,我才知道,外婆是怕我媽最小,無依無靠,受了欺負。
我邊走邊想,不知不覺走到了老屋門前,還是那綠色的鐵門。只是這里早已變成了看守蝦塘的一個工作屋。
迎著吹來的風,我不再擔心我眼里噙著的淚水會流下來,在它下來前,風便攜著它走了,走到那林子里,飛到那水塘里,讓它代我去重游一下這片土地。
至今我仍不知道外婆葬在哪兒,母親不愿告訴我,只說等我考上大學再帶我去。如今尋得那一方土地已不重要了,因為風起時,外婆的氣息總會隨風走進我的回憶里。風起時,重要的人總不會遺忘。
【湖南安化縣第二中學】
◆點評
這篇作文以漫步童年曾經生活過的地方為線索,以“風起時,重要的人總不會遺忘”為文眼,將眼前之景與記憶中的景象融合在一起,含蓄地表達了對外婆深深的懷念之情。作文沒有直接抒寫與外婆相處的感人往事,但所憶的人、事、景和那迎面吹來的風,都讓外婆走進了作者的回憶里。外婆的善良、慈愛,都浸在所見之景,所憶之事中。
(指導老師:陳艷輝)